董卓(?—192年),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今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人,东汉末年权臣。
祸乱汉朝,罪恶滔天
董卓性格粗鲁凶猛,有谋略,年轻时曾到羌人部落游玩,结交了不少羌人首领。后来,他靠耕种为生,有羌人首领来看他,他就杀掉耕牛设宴招待,大家觉得他有情义,名声也就传开了。
董卓练过武艺,臂力过人,身上挂着两副箭囊,骑在马上左右射箭。他接受征辟,在州里担任属官,在抗击匈奴中立下战功。
汉桓帝末年,董卓得到举荐,又在对抗羌人的战争中立下功劳,得到九千匹缣(jiān)的赏赐。董卓说:“功劳记在了我的身上,但立下功劳的都是将士们。”于是把赏赐全都分发了,自己一点没有留。
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凉州的军阀趁机发动叛乱。第二年,董卓被任命为名将皇甫嵩的副手,率兵平叛,连连失利。有一天晚上,天空突然有流星划过,光芒万丈,驴马等都一起鸣叫起来。董卓非常高兴,第二天与另一路兵马联合出击,大败敌军。开始时,朝廷一共派出六路人马,只有董卓的军队取胜,全军而还,于是董卓被封侯。
三年后,朝廷征召董卓入朝担任少府,管理皇帝的生活事务,他不肯就任,上书说:“臣手下的匈奴兵士都说,粮饷不齐,赏赐也没了,妻子儿女都挨饿受冻;他们拉着臣的车子不让我走,臣实在没办法,只能留下来安顿他们,担心发生意外情况,臣随时向朝廷汇报。”朝廷拿他没办法,对他很不放心。
后来,汉灵帝病重,命董卓把军队交由皇甫嵩指挥,董卓仍不肯,上书说:“这些兵士跟着臣很多年了,彼此亲如一家,他们愿意跟随臣为朝廷效力,请让臣带领他们效力边疆吧。”
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掌权,何进想诛灭宦官,跟自己的妹妹何太后商量,何太后不同意。于是召董卓进京,想利用他逼迫何太后。董卓很高兴,上书说:“宦官扰乱天下,民怨很大。臣听说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臣现在就赶赴洛阳,帮助朝廷消灭奸党。”于是董卓马上率军出发。
董卓还没到达京城,宦官们已经诛杀何进,劫持汉少帝和陈留王刘协出逃。董卓领兵加速前进,听说少帝被劫持到了北邙(máng)山(今河南省洛阳市北郊),又率兵去追。少帝看到董卓,吓得直哭,董卓询问事情经过,少帝说得很混乱,刘协却说得井井有条。董卓看刘协聪明,知道他是由董太后抚养,认为董太后与自己同宗,便有了废立之心。
何进死后,手下的部队都归到董卓麾下。董卓又**猛将吕布,收他为义子,让他杀死前义父丁原,趁机兼并了丁原的部众,自此威势渐盛。为了进一步立威,董卓召集群臣说:“这世上最大的是天地,然后是君臣,这是从政的根本。当今皇帝懦弱,不能事奉宗庙,我想依照先例,改立陈留王为帝,众卿以为如何?”众臣不敢说话,唯有尚书卢植说:“从前的废立之事,都是因为皇帝罪过太多,当今皇帝还年轻,行为没有什么不当的,不能相提并论。”董卓非常生气,第二天就召集群臣,逼迫何太后下诏废汉少帝,改立陈留王为帝,是为汉献帝。董卓又把何太后逼出皇宫,谋害致死。自此,董卓掌握大权,权倾朝野,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董卓掌权后,放任他的部下在洛阳城里烧杀抢掠,挖开灵帝的陵墓,把里面的珍宝全部抢走;**公主,霸占宫女,滥施刑罚;但凡和他有仇的,都一一报复;毁坏原来的钱币,另铸新钱,导致物价飞涨,官民们都处于水火之中。
董卓倒行逆施,引发很多士大夫不满,各地纷纷起兵讨伐,但都被他镇压下去。不久,董卓带着汉献帝迁都长安,自封为太师,位居百官之首,又命人制作新衣服,几乎与天子衣服一样,公卿大臣们见了他都要行跪拜之礼。
众臣不堪忍受董卓之苦,司徒王允说服董卓的义子吕布,设计将董卓诛杀。听到董卓的死讯,士卒们高呼万岁,百姓们手舞足蹈,纷纷饮酒庆贺。因为董卓肥胖,有人在他的肚脐上点火,整整烧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人们又把他的骨灰撒在路上,这才解恨。
董卓生性残暴,赶上天下大乱,执掌大权后烧杀抢掠,祸害天下,使官民的怨恨到达顶点,被挫骨扬灰,后世唾骂不止。
【原文】百僚大会,卓乃奋首而言曰:“大者天地,其次君臣,所以为政。皇帝暗弱,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今欲依伊尹、霍光故事,更立陈留王,何如?”公卿以下莫敢对。卓又抗言曰:“昔霍光定策,延年按剑。有敢沮大议,皆以军法从之。”坐者震动。——摘自《后汉书?卷七十二》
【译文】百官汇聚大殿,董卓于是昂着头说道:“天地为大,其次才是君臣,这是为政的根本。当今皇帝糊涂懦弱,不能事奉宗庙,不能做天下的君主。如今我想依照商朝伊尹、汉朝霍光的先例,改立陈留王为帝,如何?”公卿以下大臣没人敢回答。董卓又高声说:“之前霍光定下废除昌邑王、拥立孝宣帝的决议后,助手田延年按剑监督。有人敢阻挠大计的,都按军法处置。”在座的人震惊不已。
词语积累
抽薪止沸:薪,柴火;沸,沸腾。拿掉锅底的柴火,使锅里的水不再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残暴不仁:凶狠毒辣,没有一点同情心。
罗纹结角:布满四周各个角落。
前街后巷:前后的街巷。
倒山倾海:将高山、大海都倾倒。形容声势十分浩大,力量无比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