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178—220年),字子明,汝南郡富陂(pí)县(今阜阳市阜南县)人,东汉末年孙吴名将。
刮目相看的吴下阿蒙
吕蒙出身贫寒,年少时南渡淮河,依附姐夫、孙策的部将邓当。十五六岁时,吕蒙瞒着邓当,偷偷上了战场,邓当发现后大吃一惊,呵斥他,但吕蒙依然如故。
邓当没有办法,把这件事告诉了吕蒙的母亲,母亲想惩罚他,吕蒙说:“贫贱的生活我实在难以忍受,万一立下功劳,就能富贵了。”母亲虽然感到哀伤,但只好随了他。
邓当去世,长史张昭推荐吕蒙接替,担任别部司马。孙权掌权后,准备合并那些年轻且作用不大的将领的部队。
吕蒙知道一旦合并,自己很难出人头地,便暗中赊(shē)账给士兵,让他们添置新装备。到了检阅之时,他的部队军容醒目,操练娴熟。孙权非常高兴,认为吕蒙是个将才,反而增加他的兵卒。
吕蒙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赤壁之战中,吕蒙跟随都督周瑜大破曹军,后来在夺取南郡(今湖北省南部)的过程中又大放异彩,吕蒙的职务不断提升。
孙权欣赏吕蒙,劝他说:“你已经身居要职,责任重大,不可不努力学习。”吕蒙推脱军务繁忙,没有时间。孙权严肃地说:“寡人不是要你成为学识渊博的学者,但至少要了解历史。你军务繁忙,难道比寡人的事情更多吗?寡人常常读书,感到受益匪浅。”吕蒙深感羞愧,一有时间就读书,读过的书甚至超过了很多学者,见识也大有不同。
鲁肃接替周瑜的职位,路过吕蒙的驻地。鲁肃是儒将,对吕蒙的印象还停留在武夫的阶段,难免有些看不起他。有人告诉鲁肃:“吕将军现在功名显赫,不能用老眼光看待,应当去拜访一下。”鲁肃便去拜访吕蒙。
酒喝到兴头上,吕蒙问鲁肃:“将军接受重任,与关羽相邻,准备用什么办法防备意外呢?”鲁肃仓促回答:“到时候视情况而定。”吕蒙说:“孙、刘虽然是一家,关羽却是虎将,怎么能不事先想好预案呢?”随即献上五个计谋。
鲁肃大吃一惊,越席靠近吕蒙,拍着他的背说:“吕蒙啊,真没想到你的才略已经到了这种程度,不再是以前那个乡下阿蒙了!”吕蒙笑着回答:“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鲁兄知道这件事有点晚了吧!”随后,鲁肃亲自拜见吕蒙的母亲,两人成为至交好友。
孙权对于先主不肯归还荆州一直耿耿于怀,吕蒙献策讨伐,兵不血刃拿下荆南三郡。鲁肃死后,吕蒙接替他的职务,辖区与关羽相邻。吕蒙知道和关羽的摩擦只会越来越多,开始拟定针对关羽的作战方案。
鲁肃一直主张巩固孙刘联盟,吕蒙不认可,曾经向孙权表示:“不能把刘备、关羽当成好朋友,现在关羽之所以不敢攻打我们,是因为陛下英明,我们这些将领还在。应该尽早解决关羽的问题。”孙权表示认可,让他暗中准备。吕蒙发现了关羽骄傲的弱点,对他加倍殷勤,成功地获取了他的信任。
关羽放松了警惕,在后方留下一些部队,然后开始北伐曹魏,围攻樊城。吕蒙马上请求孙权散布他生病的消息,命他回建业养病。关羽彻底中计,将留守后方的部队全部调往樊城前线。
吕蒙暗中行动,让士兵化装成商人,将战船伪装成商船,成功骗过了驻守江防的蜀国士兵,将他们全部俘虏。又劝降了驻守公安(今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的守将,他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江陵,关羽还被蒙在鼓里。
吕蒙命令军队不许骚扰百姓,很快稳定了民心。关羽在前线被曹军将领徐晃击败,听闻后方丢失,急忙撤军返回。途中数次派使者与吕蒙联络,吕蒙都热情接待,带使者周游城池,慰问将士家属。使者回到军中,将士们得知家人平安,顿时失去了斗志,纷纷逃亡。
关羽身边仅剩少数骑兵跟随,而孙权和吕蒙编制的罗网越收越紧。一代名将关羽走投无路,被俘身亡。孙权对吕蒙大加赏赐,吕蒙却突发疾病,孙权想尽一切办法为他治疗,都没有起色。
220年,吕蒙刚刚立下赫赫战功后就病逝,终年四十三岁。
【原文】时当职吏以蒙年小轻之,曰:“彼竖子何能为?此欲以肉喂虎耳。”他日与蒙会,又蚩辱之。蒙大怒,引刀杀吏,出走,逃邑子郑长家。出因校尉袁雄自首,承间为言,策召见奇之,引置左右。——摘自《三国志?卷五十四》
【译文】当时邓当下面的一个小吏因为吕蒙年轻,看不起他,说:“那小子有什么能耐?这是想用肉喂养老虎罢了。”有一天,小吏与吕蒙相遇,又羞辱他。吕蒙非常愤怒,拔刀杀了小吏后,逃跑了,跑到同乡人郑长家里。又出来通过校尉袁雄自首,承蒙袁雄在中间为他说好话,孙策召见吕蒙,认为他不一般,就把他安排在自己身边。
词语积累
吴下阿蒙:吴下,吴地;阿蒙,吕蒙。居住吴地一隅(yú)的吕蒙。比喻学识肤浅的人。
刮目相待:刮目,擦亮眼睛。擦亮眼睛来对待。比喻抛弃从前的看法,用新眼光来看待人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