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175—210年),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人,东汉末年孙吴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
赤壁之战的总设计师
周瑜出身官宦之家,身材高大,长相俊美,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学识出众,志向远大,很擅长音律,对事情有独到的见解。
东汉末年,长沙郡(今湖南省大部)太守孙坚讨伐权臣董卓,事先将家人迁往周瑜的家乡。他的儿子孙策和周瑜同岁,两人十分投机。
周瑜将自己的大宅院让给孙策居住,登上厅堂拜见孙策的母亲,生活上互相帮助,两人建立了深厚的交情。
孙策自立后,准备东渡长江夺取江东,第一时间给好兄弟周瑜写信。周瑜收到信,准备好粮草辎(zī)重,马不停蹄地率领军队去迎接。有了周瑜雪中送炭的帮助,孙策在江东连战连捷,周瑜的才华也逐渐显露出来。
其间,周瑜因为要向叔父复命,暂时离开了孙策。割据淮南的袁术发现周瑜是个人才,也想任用他,周瑜看出袁术不是成事之人,决意回到孙策军中。
得知周瑜归来,孙策非常高兴,亲自前往迎接,委以重任。周瑜一跃成为孙策集团的核心人物,为平定江东立下了汗马功劳。
孙策不幸遭遇刺杀,临终前将军国大事托付给弟弟孙权。周瑜马上从外地赶来奔丧,因为孙权年少,就与长史张昭一同辅佐他。当时,孙权的职务只是将军,但周瑜坚持行君臣之礼,以此表达对他的支持,又将鲁肃举荐给孙权。
枭雄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两年之后,曹操以皇帝的名义责令孙权送人质入朝。孙权召集群臣商议,一时间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孙权带着周瑜,与母亲商议。周瑜说:“江东兵精粮足,人心安定,没有送人质的必要。一旦送了人质,就要受制于人,无法创建功业。应该静观局势,如果曹操符合道义,到时归附也不晚,如果他骄纵,必然不长久,更没有送人质的必要了。”孙权和母亲都表示赞同,最终没有送人质。
曹操平定北方之后,率军南征,企图统一天下。荆州牧刘琮没有抵抗,举州投降。刘琮投降时,并没有通知驻守新野的先主刘备,先主来不及组织有效的抵抗,仓皇逃走,曹操马上将目光转向江东。
孙权询问众臣该如何应对,大部分人认为曹军实力雄厚,又有天子的名义,长江天险在荆州水军面前,也不那么可靠,主张投降。
周瑜说:“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他的后方,反对势力还很强。曹军都是北方人,远道而来,水土不服,不习惯水战,没有什么可怕的。”孙权对曹军的实力依然心存忌惮,周瑜说:“曹军号称八十万,其实只有十几万人;虽然收降了荆州部队,但人心不附,各怀猜忌。我们内部团结,只要数万精兵,必然能获胜!”孙权十分高兴,决意与曹操一决高下。
孙权任命周瑜为主帅,率领三万人先行,又派鲁肃配合他,自己亲自调集军队、粮草,随后策应。周瑜领军出发,联合先主,双方组成孙刘联军,与曹操在赤壁对峙。
曹军不习惯舰船在水上颠簸,便将舰船首尾相连,固定在一起。周瑜的部将黄盖发现了这个破绽,建议用火攻。周瑜认可,让黄盖诈降曹操,又暗中调来几十艘蒙冲斗舰,装满柴草、油脂,由黄盖率领,驶向曹营。曹操果然中计,黄盖趁机点火,火船突入曹军阵营。曹军的舰船很快被烧毁,火蔓延到岸上,人马损失不计其数,大败而逃。
曹操留下曹仁等人驻守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自己径直返回北方。周瑜和曹仁在江陵对峙,经过一年多苦战,曹军伤亡惨重,曹操的势力基本退出荆州。
赤壁之战后,周瑜利用曹操新败,谋划夺取益州,孙权同意了他的方案。就在周瑜踌躇满志之时,突然一病不起,在巴丘(今湖南省岳阳市)病逝,终年三十六岁。
周瑜主导的赤壁之战成为我国历史上最经典的战役之一。
【原文】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曰:“今曹操新折衄(nǜ),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cù)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摘自《三国志?卷五十四》
【译文】当时刘璋担任益州牧,外有张鲁的侵扰,周瑜于是进京拜见孙权说:“如今曹操刚刚遭遇挫折,正有内部的忧患,不能与将军交兵作战了。我请求与奋威将军一起进攻蜀地,得到蜀地,再吞并张鲁,然后让奋威将军在当地固守,以便与马超结为外援。我回来和将军占据襄阳来逼迫曹操,就可以谋求北方了。”孙权同意了他的计划。
词语积累
顾曲周郎:顾,回头看;周郎,周瑜。乐曲弹奏有误,周瑜听到了,回头看弹奏者。泛指精通音乐戏曲的人。
升堂拜母:升,登上;堂,前屋。到前屋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世家之好。
总角之好:总角,古人在少儿时期,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像长了两个角,借指童年时期;好,友爱。小时候很要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