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去考察,放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中去检验,放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实践的比较中去考量。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列宁曾说:“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16]“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17]因此,概括提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建立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进程和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的基础之上,必须建立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基础之上。
第一,必须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资本主义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而言的。当今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果按社会制度进行划分,主要分属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制度。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制度,其形成和发展已经走过了近500年的历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生的社会制度,如果从俄国十月革命算起,刚刚走过了不到100年的历程。
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较,的确是一大进步。资本主义制度在其实践过程中,也确实显现出它相对于封建主义的优越性。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曾给予高度的肯定。但资本主义的确不是一种美好的制度。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曾制造了历史上著名的“羊吃人”的凄惨景象。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为积累财富,曾远渡重洋,进行过血腥的殖民掠夺。在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时期,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争夺势力范围,曾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直接或间接造成全球2亿多人伤亡。实践表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是一部血淋淋的历史。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18]
就现实资本主义来看,虽然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但最不发达的国家也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据世界银行统计,截至2002年,全球最不发达国家增加到50个,它们建立的都是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并没有使它们发达起来,反而越来越落后。2014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采用人均收入、人力资产以及经济脆弱性三项标准,仍然评出48个“最不发达国家”。有许多国家在选择资本主义制度之后,饥饿和贫困问题越来越严重,全球范围内的两极分化与民族国家内部的两极分化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又与精神危机、能源危机、气候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政治动**等交织在一起,构成对人类生存的威胁。
仅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矛盾并没有缓和,反而有了新的表现。不仅其内部的贫富两极分化极为严重,而且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张使经济增长与人类生存的矛盾激化。目前尚未结束的金融危机表明,正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过度需求”创造了庞大的经济泡沫;正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倡导的“过度的消费”和“过度负债”最终导致实体经济难以为继;正是发达国家金融产品的过度创新、过度虚拟而导致监控失效;正是资本主义国家对美国新自由主义政策的“过度”追捧而使金融危机波及整个世界。一句话,资本主义制度出了问题,它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没解决效率问题;它使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没有解决公平问题;它只代表少数银行家、金融家的利益,因而带来了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发生在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行动、发生在英国的骚乱,发生在埃及、叙利亚的危机,都充分说明资本主义存在的合法性正在逐步丧失。
实践一再证明,马克思所揭露的资本主义弊端,今天并未消除,而且有了新的表现。不看到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弊端,就不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就难以凸显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优越性。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实践取得的辉煌成就。现实社会主义并未像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那样,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建立,而是建立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之中。从它建立的那天起,它就处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生产力发展的先天不足和外部环境的极端恶化使社会主义的发展困难重重。但即使如此,我们仍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制度从建立之日起,就充分展示了它的优越性。
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之后,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苏联的落后面貌就得到了改变。十月革命之前,俄国是一个欧洲落后国家,工农业总产值仅相当于美国的6.9%,但在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短短几十年时间,就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强国,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正如毛泽东所讲:“苏联人民在一个不长的历史时期内,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俄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且在征服宇宙空间方面,把西方国家远远地抛在后面。这充分显示了苏联人民的伟大创造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19]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至少显示出如下优越性:其一,它使中国彻底结束了100多年来受压迫、受奴役、受侵略的黑暗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黑暗历史,彻底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历史;其二,它使一个曾经一穷二白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三,它使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不断巩固,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其四,它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力量。尽管在前进的过程中,也曾有过这样那样的失误、挫折和教训,但总体上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中国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归结起来就是确立和不断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辉煌成就,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
社会主义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自产生以来,在以下几个方面充分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其一,社会主义制度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它不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而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其二,社会主义制度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社会公平。它建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不断扩大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平等,从而避免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两极分化。其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彻底改变了人民群众受压迫受剥削的社会地位,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保证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一切爱国人士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权利和他们的民主权利。其四,社会主义显示出比资本主义更强的凝聚力。它不像资本主义制度把自身的发展建立在对内剥削、对外掠夺的基础上,而是依靠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通过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
第三,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在其实践进程中出现的失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科学的预测,是一种应然状态。而现实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实践中的体现才是实然状态[20]。历史经验表明,应然与实然之间总是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距。现实社会主义制度在其实践过程中,已初步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实然表现与应然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概括提炼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难度。
不可否认,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确实出现过许多问题,比如,苏联的肃反扩大化、中国的“**”,都曾暴露出社会主义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邓小平曾指出: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21]针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曲折,邓小平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22]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强调要加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通过改革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这也表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并不等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会自动表现出来。我们只能用相对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能因为社会主义制度不够完善而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现实社会主义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在当今中国,贫富收入差距较大,地区发展不平衡严重,公共权力的腐败现象突出,民众的政治参与渠道不畅通,思想道德领域内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社会主义的中国在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现在还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是事实。但是这不是由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从根本上说,是由解放以前的历史造成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造成的。”[23]因此,我们在概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时,还必须弄清楚,现实社会主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到底哪些与制度有关?哪些是因为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哪些又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不够充分造成的?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能因为现实社会主义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总之,当我们理性地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时,既不能因为社会主义曾经取得过辉煌成绩而夸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不能因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出现错误、现实社会主义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复杂问题,就否认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不仅应该从理论上概括,更应该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经验中提炼。要相信:“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这是资本主义所绝对不可能做到的。”[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