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1]在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众多创新之中,实践创新是源泉和动力。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告诉我们,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践,社会历史是人类不断实践的结果,“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马克思强调:“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由此可见,实践中的“改变世界”比理论上的“解释世界”更为重要。
科学社会主义是建立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之上的。从它产生之日起,就不只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活生生的实践,是经久不衰的社会运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一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多国建立社会主义,从一种发展模式到多种发展模式,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实践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也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正是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二次伟大尝试,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是社会主义由实践到一种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建立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新时代,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传遍全世界;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结束了资本主义独占天下的局面,开辟了通过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新道路,极大地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由于社会主义并没有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首先在生产力发达的欧美国家率先建立起来,因此,对于俄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来说,如何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就成为全新的时代课题。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就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虽然这种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但它毕竟一度成为与资本主义模式相对的发展模式,并对苏联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今天,我们不能因为苏联已经解体而否定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积极作用。
在中国,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开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抑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都离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创新。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经济特区的建立,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基层民主建设,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中的若干制度的建立等,都是实践创新的结果。广大的人民群众在改革中进行的许许多多创造性实践,成为社会主义改革经验的源泉,成为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基础。邓小平曾说,改革开放中的“很多事是别人发明的,群众发明的,我只不过把它们概括起来,提出了方针政策”[4]。回顾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尤其是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没有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创新,就没有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
今天,当我们再来考察社会主义的未来时,我们不得不面对社会主义的现实。虽然社会主义代表人类未来的一种理想,也是现实中一种比资本主义优越的制度,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的一种社会形态,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严重曲折,除执政的共产党人数有所增加之外,其他共产党党员人数锐减。环顾今日世界,95%以上的国家都在资本主义和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只有中国、越南、老挝、古巴、朝鲜五个国家在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虽然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了资本主义,但同样也重创了社会主义。虽然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世纪,但社会主义仍然处于低潮,中国成为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大国,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
面向未来,要使社会主义走出低潮,再现辉煌,必须首先依靠实践创新解决社会主义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壮大社会主义的力量,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对于发达国家的共产党和无产阶级来说,要通过实践创新不断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不断积累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壮大无产阶级政党的实力;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产党和无产阶级来说,要通过实践创新不断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积累向更高社会形态迈进的社会历史条件。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不管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还是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也不管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跨越“塔西佗陷阱”,还是跨越“修昔底德陷阱”;也不管是通过发展促进国内和谐,还是通过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需要实践、实践再实践,要依靠全体中国人民的智慧。要通过实践来形成解决问题的中国方案,通过实践创新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通过实践创新取得的成就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当代中国和世界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在实践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因为社会主义事业是千百万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二是要尊重客观规律。实践创新需要解放思想,需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但“试”和“闯”必须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