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主义美学是实用主义哲学在美学上的应用和体现。实用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后期美国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其创始人是皮尔士,他首次提出概念的意义在其效用这一实用主义基本主张,后经詹姆士、杜威等人的发挥和系统化,成为很有影响的哲学派别,20世纪初逐渐流行于西方各国。40、50年代以后,实用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合流,发展为逻辑经验主义和操作主义。
实用主义哲学把客观世界(自然)归结为“经验”,反对把主体经验与客观自然截然分开,认为主客体的区别只是经验内部的区别,从而用主体对客体的经验吞并了整个客观世界,堕入主观唯心主义。实用主义还认为,人要生存,就得靠经验来适应环境,科学就是人应付环境的工具,只要它是“方便的”,并能获得成功与效用,便是真理。这种工具主义的真理观最典型地体现了实用主义的处世态度,长期以来被奉为美国官方的正统哲学。
实用主义最主要的美学代表是杜威,他的美学著作《艺术即经验》不仅集中体现了杜威本人的美学思想,而且也是整个实用主义美学流派的代表作。此外,刘易斯、佩帕等人也继承并发挥了杜威的实用主义美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