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史学志(第五卷)

第一章 中国史学发展的历程(上)

字体:16+-

第一节 史学的产生与成“家”

一、远古的传说与原始的历史意识

中国史学的发展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这一发展历程,经历了四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个发展阶段是先秦、秦汉时期,这是史学从产生到成一家之言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这是古代史学的发展和转折时期。第三个阶段是五代至清代前期,这是古代史学的繁荣和嬗变时期。第四个阶段是清代后期以至于今,这是史学的近代化趋势开始和走上科学道路时期。这里所叙述的,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为下限。

伴随着中国历史步入文明的门槛,经过漫长的道路而建立了秦、汉统一皇朝,中国史学亦由产生而逐步达到“成一家之言”的阶段。这就是先秦、秦汉时期的史学。

史学的产生同文字的出现有直接的联系。这是因为,人类只有在创造了文字以后,才得以记载自身的历史,进而产生历史撰述,于是史学沛然而兴。

但是在这之前,人类却早已有了关于自身之所由来,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种种猜测、解释及与之相应的故事,经口耳相传而世世代代流传下来。这就是后人所谓神话与传说,并借助于文字对其进行加工、整理后记述下来。它们多少反映了人类在跨入文明门槛以前的活动的历史踪影,以及人类最早的历史记忆和原始的历史意识。这跟后来史学的产生是有联系的。

中国远古时代产生的神话和传说得以保存下来的,主要见于《左传》、《国语》、《山海经》、《穆天子传》、《楚辞·天问》和成书较晚的《淮南子》中,在先秦的其他文献里也有关于这方面的零星记载。其中有不少是神话,也有一些是传说或带有神话成分的传说。

现存远古的传说所反映的历史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事件和人物。第一个方面是关于氏族社会的生活和生产的,第二个方面是关于人们同自然灾害的斗争的,第三个方面是关于部落首领和部落战争的。每一个方面,几乎都突出了英雄人物的故事。

衣、食、住、行历来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主要内容。关于这方面的传说,有所谓有巢氏教人们“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改变了穴居野处的条件;有所谓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1],“教民熟食,养人利性”[2];还有所谓包牺氏(亦称伏羲氏)教会人们“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有所谓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3]。这是关于社会生产方面的传说。有巢氏、燧人氏、包牺氏、神农氏,相传都是受到人们崇敬的氏族或氏族首领。由于农耕是生产上的一大进步,所以关于神农氏的传说也就比较多。相传“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4];“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5];神农还“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日而遇七十毒”[6]。这些传说,大多是比较晚出的,其中有较多后人加工的成分。

还有一些传说,保存着较多的原始成分,因而有更重要的价值。例如,洪水和干旱是自然灾害中对人们最为严重的威胁,所以远古传说中有不少关于治理洪水和抵御干旱的英雄的故事。在许多治水英雄中,禹是备受崇敬的大英雄。相传禹用疏导的办法平息了洪水,他的功业一直使后人感叹不已。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卿士刘定公说:“微禹,吾其鱼乎!”[7]孔子也一再说:“禹,吾无间然矣。”[8]相传在尧的时候,出现了严重的干旱,“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同时还有其他许多灾害。尧命羿为民除害,“上射十日”,解除干旱,“万民皆喜”[9]。治理洪水和抵御干旱,都同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紧密的关系,所以关于禹和羿的故事自然流传久远。

关于部落首领和部落战争的传说,一方面包含着神话的色彩,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同文明时代的历史有更密切的联系。如关于禹的诞生有种种神奇的说法:有的说禹的母亲因吞吃了一种植物薏苡而生了禹;有的说他的母亲嬉于砥山,意若为人所感而孕;有的说禹本是天神,见洪水泛滥,乃化作一粒如珠的石子,其母汲水得石,爱而吞之,有娠而生禹;有的说禹父鲧死后其尸三年不腐,人剖其腹而禹乃生。这些无不出于有趣的神话。同时,禹又是夏部落的首领,其子启建立了夏王朝,禹就是夏王朝的始祖。商部落的首领契的诞生也有类似的传说,所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10],说契母简狄行浴,见玄鸟堕其卵,取而吞之,因孕。契因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成为商王朝的始祖。周部落的首领弃的诞生,相传其母姜原因践巨人足迹而孕,生弃。弃长成后,继承了烈山氏之子柱“能殖百谷百蔬”[11]的本领,被尧举为农师,被舜封于邰,号曰后稷,成为周王朝的始祖。尽管这些传说都带有神奇的色彩,但远古时代的人们在治水和耕稼中,会产生出来一些英雄人物并成为部落的首领,却是符合那时的历史面貌的。部落之间或部落联盟之间也有战争。相传,尧、舜这样著名的部落首领都是黄帝的后人。黄帝是北方部落联盟中最善于指挥作战的,他曾与同一部落联盟中的炎帝战于阪泉之野(阪泉,相传在今河北省怀来县),三战而胜之;他又同东方部落联盟的首领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涿鹿,相传在今河北省涿鹿县),蚩尤战败被杀[12]。黄帝不仅善战,而且是讨伐强暴、维护部落及部落联盟间的和睦关系的象征,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

传说不可能把远古时代的历史都传述下来,而传述下来的部分在具体的事件和人物上又往往带着神话和传奇的成分,因而不能完全视为真实的历史。但传说所反映的远古时代人们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却是历史上存在过的;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或是某一部落的代表,或是某一历史时代的代表与象征,或是先民对于古代杰出人物的神化,等等,却也不是完全没有现实生活的依据而幻想出来的。因此,这些传说作为原始社会时期的“口述史”,无疑反映出那个时期历史的踪影。而作为初民历史记忆和历史意识萌芽之载体的传说,在给予后人追寻历史踪迹的兴趣和发展历史意识方面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这两个方面来看,传说是从原始的意义上,为文明时代史学的产生准备了一定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