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与行为

学一学

字体:16+-

长寿的人有什么特点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弗里德曼(Howard S.Friedman)教授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健康心理学。在20世纪90年代,也就是弗里德曼教授萌发了研究人类长寿的想法之时,当年推荐招募的一大群天才少年们早已变成了寥寥无几的风烛残年的老人。所以,他认为这是一个绝好的被试群体来探究长寿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过早染病或者因为其他的一些原因早早的离开人世,而另一些人却健康快乐地生活着?因为有着前期大量连续的数据作为支撑,使得这样的探究成为了可能。

2011年3月,弗里德曼和另一位作者马丁(Leslie R.Martin)结合了他们以往研究中所得到的大量研究结论,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出版了一本名为长寿工程(The Longevity Project)的图书,书的副标题是Surprising Discoveries for Health and Long Life from the Landmark Eight-Decade Study(从里程碑似的长达80年的研究中得到的关于健康和长寿的神奇发现)。书中通过丰富的实证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长寿进行了令人信服的说明。

1.稳定的婚姻。一段稳定的婚姻可以使双方都有所获益。不过事实上,那些终身单身的人死亡率并不比婚姻美满的人高,他们甚至还会比那些曾经有过多次离婚史的人长寿。而且离婚或丧偶对于男性的伤害要大于女性。

2.事业心。生活中有计划,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很强的人通常不会英年早逝。虽然他们可能看起来很忙碌,但实际上他们在晚年也可以保持良好的时间安排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那些经常跳槽换工作,生活没有计划和连贯性的人往往去世得很早。

3.多操心不是坏事。爱操心的人更长寿,适当的操心可以使人们更关注自己的健康,对自己更认真负责,而且操心也会使人们对于事情的考虑更加周全。

4.适当的压力有益身心健康。如果你讨厌所从事的工作,那么工作压力就是有害健康的“坏压力”;如果你热爱自己的事业,因力争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而产生的压力,就是有益健康长寿的“好压力”。关键一点是,工作必须是你所热爱的,而且能让你产生成就感。

5.多参加社交活动。经常与亲朋好友联络的人更长寿。在交往过程中给予他人帮助,有益长寿。如果你朋友不多,建议多参加社会组织或者志愿工作。

6.宠物无法替代人的关系。养宠物的确有益健康,但是宠物毕竟无法代替人与人之间的接触。研究发现,养宠物的人并不比其他人群更长寿。相反以宠物取代人际交往的人,寿命更短。

7.过度乐观容易短命。过度乐观的人往往没有那些小心谨慎的人细心。为了保持健康,小心谨慎的人更懂得自我防护,更少从事高风险活动,比如,抽烟、酗酒、吸毒或者飙车等。这些人也会远离有不良嗜好的人群。

8.不要强迫自己锻炼。尽管健身有益,但研究发现,一些长寿者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并不怎么锻炼,反而是通过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让自己活动起来更能长寿,比如种花、种菜、做木匠活等。锻炼身体要按自己的兴趣来,不喜欢就不要强迫,引起自己的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