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与行为

子项目一 老年人休闲心理与行为

字体:16+-

项目情境

【情境一】留守老人养兔休闲又致富[1]

“200只兔子卖了6000元,春节前,我还要陆续卖200多只兔子。”近日,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保安村58岁村民陈开华,脸上常常挂满了笑:“如果往年,儿女这时还没寄钱回家,我就心焦,今年不靠儿女也能过热闹年啰!”

“这段时间,每天在丰乐镇都要收四五百斤灰麻兔。”泸州商贩邓明权说:“丰乐镇集中养殖灰麻兔,正好赶上国内灰麻兔皮市场缺口,价格一路攀高,一张皮毛收价11元,比肯脱毛、白毛兔皮,整整高出了8块多!”

让留守老人养兔

在该镇五里村村委会老年活动室,屋内聚集了100多位老人。村支书王朝权指着黑板上写的养兔技术和灰麻兔、白毛兔销售价信息告诉记者,全村246名留守老人,有农技员来讲课时,老人们全都会赶来听课,平时就在家里按农技员讲课传授的农村养殖技术来喂兔。

陈开华养灰麻“齐卡”兔赚钱后,拆了柴房建养兔场,兔场保持200多只兔。他与老伴李世琴君子协定:一个在家管半天兔,到老年活动中心玩半天,挣钱、娱乐两不误。

【情境二】休闲娱乐,增添情趣

一场大雨过后,军都山愈加青翠。山脚下的翠湖岸边,几十位老人手持长竿,怡然自得地垂钓。湖边的绿地上,老人们悠闲地打着太极拳。还有三三两两的面对平静的湖面,促膝交谈。更有许多老人在一起引吭高歌。这是在北京市昌平爱地老人颐养中心见到的情景。

夏天,北京郊区掀起了一股“银色夏令营”热。各大旅行社、郊区度假村纷纷提供面向老年人的服务项目:“银色之旅”郊区行、老年消暑一个月、老年之旅燕山行、夕阳红老年游、京郊缅怀之旅平西行……,在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类似宣传或广告。据一家郊区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反映:“没想到,夏天老年人郊区度假火爆极了。就我们这个小旅行社,一个月就接待18批900多人。”

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里老人愿意到郊区度假。住在爱地老人颐养中心的100多名老年人分别是首钢、中科院、北京大学、铁道部、全国总工会、国家工商总局等单位的离退休干部和知识分子。铁道部离休干部伊兴林老人高兴地说:“这儿的环境多好啊!青山绿水,空气清新。我今年80多岁了,子女都各有各的事。他们忙他们的,我给自个儿找乐。伏天了,我到这里住一个月,避避暑,天凉快了再回去。人家管我们这样的叫‘候鸟式’老人。”据了解,老年人到这儿度假一个月收费一千多元,管吃、管住、管娱乐、管日常医疗保健,很受老年人欢迎,价格也能承受。一位老人坦言,他是在京郊的9家度假村中经过对比挑选出一家的。比较起来,公办的度假村服务显得单调死板,而民办的服务显得体贴周到。据了解,有的度假村还开设了“门对门”班班车,直接到老人家接送,老人还可以随车带些家具到郊区。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退休教授王老先生说:“我在这儿度一个月伏天,早晨出去遛遛弯儿,打打太极拳舞舞剑,回头到屋里整理科普文章。你看,我把电脑都带来了。”来自某国家机关的局级退休干部赵老先生说:“你看,我现在正给在国外的儿女写信呢。让他们放心,我在度假村生活得很好,不但衣食不愁,还有玩有乐。我还准备写写回忆录,把我这点儿经验留给后代。”据了解,目前老年人下乡度伏天的旅游度假在郊区方兴未艾。各旅行社、度假村正在厉兵秣马地准备“银色之旅金秋游”。[2]

【情境三】李大爷的日记生涯

年过古稀、性格内向的李大爷,退休后在家,每天读书看报,坚持写日记。多年写日记,使他感受很深。部队退休归来17载寒暑,30多本日记,是他晚年生活的真实记录。那一页页泛黄的日记,记载着他的起落沉浮、得志和失意;那一行行的喜怒哀乐、嬉笑悔恨,都是心灵的对话,也是感情的真实流露,同时也延缓了衰老,使他富有朝气。

李大爷说,写日记是读初中时的一位语文老师教的。老师说,写日记有益身心健康,是宣泄人们感情的窗口,又是平衡心理祛病延年的良方,使人好心情常在,幸福常在;写日记助长记忆,增强记事功能,打开思路,提高写作能力,有百利而无一害。李大爷记住老师的话,30年戎马生涯从没有过间断写日记。

李大爷的日记生涯,使他每当翻阅早年泛黄的日记,一页页地细读,便油然而生一种骄傲、一种满足、一份充实感,给晚年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3]

【情境四】放松心态,告别病魔

老王退休后被诊断出患了“肺癌”,老王不想在家等死,受病痛的折磨,准备选择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结束生命。于是他去和一位最好的朋友告别,这位朋友生性开朗又乐于助人,就给老王出主意,反正都是一死,干脆我陪你到风景秀丽的地方旅游一圈,这样才不白活。老王想想也是,于是买了很多户外旅行的设备,有摄像机、望远镜、指南针等。老哥俩天南海北地转,去过海南、苏杭、登过华山、泰山、嵩山,凡是风景美的地方都游历过。一路上欢歌笑语,老王完全忘了自己是个病人。回家后老王去医院检查身体,癌细胞竟然不见了。虽然这只是极个别的例子,但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参与社交,可以令老年人心境豁然开朗,促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情境五】肖阿姨的兴趣爱好

肖阿姨年60岁,她刚退休时,生活似乎一下子成了死水,不能接受退休的事实。3个月后,在老伴儿的鼓励下,肖阿姨在其社区组建了老年时装模特队,一直坚持到今天,参加了省、市乃至全国的舞台文艺演出,为丰富及活跃老年朋友的生活找到了一条宽敞的道路。

肖阿姨的另一大爱好是网上冲浪。由她策划,并由懂技术的老伴儿制作的个人网站——“金色时光老年网”,成为推广自身及其老年模特队的平台。在这个网站上,文字、音乐和图片等多媒体形式并用,她们把自己的活动向全国老年朋友们介绍,受到老年朋友们的赞赏。而且她们还建立了交流版,把自己对美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对老年生活的信心与老年朋友进行交流,互相倾诉。有网友这样评论:“用心去热爱生活、装扮生活的人,永远快乐,永远年轻!”还有的网友说:“享受退休生活,创新审美品位、理解休闲娱乐,这才是真正的老年生活新起点。”也有年轻的网友留言:“看阿姨们的风姿,让我感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多姿多彩的生活态度和一种别样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这与现在的许多年轻人颓废的生活态度有多大的反差啊。感谢您,也让我们的姐妹们大饱了一把网上风光。”[4]

以上情境表明,老年人休闲心理与行为方式是有差异的,只有掌握老年人的休闲心理与行为特征,才能帮助引导老年人有目的地、科学地、积极主动地让老年人的身心都活动起来,才能真正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才能更好地做好老年人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