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政策法规和标准

四、地方有关规定

字体:16+-

1.《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河北省鼓励大中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业。要求“依托院校和养老机构建立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开展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对符合条件的参加养老护理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从业人员按规定给予相关补贴;该考核鉴定证书与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颁发的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技能等级证书相衔接,公办养老机构持有证书人员享受与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同等的工资待遇。对在养老服务机构就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执行与医疗机构相同的执业资格、注册考核政策。”

2.《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黑龙江省在2014年6月发布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黑政发〔2014〕9号)中,提出明确对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的实施意见。制定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规划,将其纳入城市再就业人员、农民工及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培训范围,对符合条件的参加养老护理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从业人员按规定给予相关补贴。引导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教育资源参与,加快培养老年服务管理、医疗保健、护理康复、营养调配、心理咨询和体育健身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鼓励大型养老机构、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立养老从业人员培训基地,支持社会资本创办养老服务培训机构;依托国家和省级养老从业人员培训基地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加快推进养老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考试认证制度。制定实施养老从业鼓励政策,高校毕业生、转业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失业人员和农民工创办养老服务实体的,自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5年内免收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养老机构应当积极改善养老护理员的工作条件,加强劳动保护和职业防护,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提高职工工资福利待遇。鼓励执业医师依法依规到养老机构开展多点执业。对在养老机构内从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执行与相应专业机构相同的执业资格和注册考核政策。建立社会工作者人才引入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在养老服务行业中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建立为老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

3.《浙江省老年服务与管理类专业毕业学生入职奖补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在2013年5月2日发布的《浙江省老年服务与管理类专业毕业学生入职奖补办法》(浙民福〔2013〕113号)中对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给予了明确规定。一、奖补对象:入职本省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从事养老服务、康复护理等工作的高等院校、高职(包括杭州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要求条件必须专业对口和持有人力社保部门颁发的养老护理职业资格证书。二、入职要求:(一)入职的养老服务机构应当经有关职能部门批准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入职奖补”学生必须与养老服务机构签订就业服务协议,服务期限不少于5年;(三)“入职奖补”学生服务期限内,养老服务机构要按规定为其办理各类社会保险。三、奖补名额及金额:(一)名额分配,2013年至2015年,全省“入职奖补”大专以上学生300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1000名;(二)奖补标准,入职满5年给予一次性奖补;(三)高等院校毕业生奖补费:本科40000元,专科(高职)26000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奖补费21000元。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补助标准。四、奖补时限:2013年开始至2015年底前入职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的毕业生。2015年后另行研究。奖补时限从毕业生入职与养老服务机构签订劳动合同之日起算,满5年给予一次性奖补。入职毕业生在签约养老机构服务未满5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服务时间由养老机构出具证明,经民政部门确认盖章,作为以后签订入职奖补协议的有效服务时间。

4.《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广东省在2015年2月发布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实施意见》(粤府〔2015〕25号)中关于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制度明确提出规定性要求:“完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补贴政策,各地对符合条件的参加养老护理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从业人员,要按规定给予相关补贴。对养老服务机构招用本省户籍就业困难人员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对自主创办养老服务企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在校及毕业5年内的普通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学生,可给予一次性创业资助。各地要认真执行国家关于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技术等级评定制度相关规定,实行执业资格认证制度,建立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工资待遇与专业技能等级、从业年限挂钩制度,稳步提高养老护理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对在养老机构中就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执行与医疗机构、福利机构相同的职业资格、注册考试政策。社会办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企业的从业人员,在技术职称评定、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方面与政府办养老机构享受同等待遇。”

5.《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

重庆市于2014年4月发布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渝府发〔2014〕16号),明确规定:“完善人才培养和就业政策。引导和整合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教育资源,加快培养老年服务管理、医疗保健、护理康复、营养调配、心理咨询等专业人才。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服务培训机构,依托院校和养老机构建立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加快市级养老实训示范基地建设。把养老服务技能培训纳入城乡就业培训范围,对符合条件的参加养老护理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从业人员按规定给予相关补贴。在养老机构和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从事养老服务,按规定落实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建立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养老机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对在养老机构就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执行与医疗、福利机构等相同的执业资格、注册考核政策。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本市社会办养老机构(含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招用我市户籍的就业困难群体和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了社会保险费的,可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养老机构应积极改善养老护理员工作条件,加强劳动保护和职业防护,依法缴纳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费,逐步提高从业人员收入。”

小看板

仅在2016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就养老问题就有四次重要批示或讲话。其中两次提出“人才队伍建设”。习近平的讲话不仅体现了大国领袖对老年人的关爱,更是对今后养老服务发展和为老人才工作政策的顶层设计。

2016年2月23日,对加强老龄工作作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对加强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生育、就业、养老等重大政策和制度,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此事要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十三五”期间要抓好部署、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指出,要围绕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实施,抓紧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并注重可操作性。

2016年5月27日,要求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为老服务人才激励政策”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对策举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是深刻持久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习近平指出,要着力完善老龄政策制度。要加强老龄科学研究,借鉴国际有益经验,搞好顶层设计,不断完善老年人家庭赡养和扶养、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待、宜居环境、社会参与等政策,增强政策制度的针对性、协调性、系统性。要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配套政策法规,统筹好生育、就业、退休、养老等政策。要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落实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促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建立老年人状况统计调查和发布制度、相关保险和福利及救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老年人监护制度、养老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制定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政策、扶助老年人慈善支持政策、为老服务人才激励政策,促进各种政策制度衔接,增强政策合力。

习近平强调,要着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我国老年群体数量庞大,老年人用品和服务需求巨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要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要培育老龄产业新的增长点,完善相关规划和扶持政策。

2016年10月11日,提出“推动养老服务业技术、设施、标准、人才建设”。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中央全面深改领导小组会议时称,养老服务业既是关系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要围绕老年化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降低准入门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建立居家养老社区和农村养老服务水平,推动养老服务业技术、设施、标准、人才建设,繁荣养老市场,提升服务质量,让广大老年人享受优质养老服务。

2016年12月21日,提出“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涵,对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习近平强调: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关系2亿多老年人口特别是4000多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晚年幸福,也关系他们子女工作生活,是涉及人民生活质量的大事。要按照适应需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多元供给的思路,尽快在养老院服务质量上有个明显改善,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管,坚决依法依规从严惩处欺老、虐老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