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态,是指一个人举止的姿态和风度。看过《罗马假日》的朋友,不会忘记那个迷人、美丽、善良的安妮公主,奥黛丽·赫本以其脱俗的外貌、优雅的举止演绎出一个楚楚动人的公主形象,并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如今,人们用“非常奥黛丽的”来形容那种优雅、高贵、智慧的完美结合。那么,优雅的仪态从何而来?它来自于礼貌敬人的举止和行为。人际交往中,用优雅的举止表达礼仪,常常比用语言更让受礼者感到真实、美好和生动。
一、挺拔的站姿
站姿是人们交际场合最基本的姿势,是工作和社交活动中第一引人注视的姿势,是其他姿势的基础,规范的站姿能衬托出美好的气质和风度。
(一)站姿要求
正确的站姿,应该给人一种平、直、高的感觉,即人们常说的“站如松”。由于性别上的差异,女性站姿应显得亭亭玉立、文静优雅;男性站姿则应显得刚劲稳健、挺拔潇洒。
站姿的基本要求:
上身挺直,头正肩平。
双目平视,下颌微收。
双唇微闭,面带微笑。
立腰收臀,挺胸收腹。
双臂下垂,手指弯曲。
双腿直立,双膝靠紧。
(二)基本站姿
1.侧放式
身体挺直,双目平视,双膝并拢,脚跟靠紧,脚掌分开呈“V”字形,双手置于身体两侧,自然下垂。此为男女通用的站立姿势(见图4-1)。
2.手背式
身体挺直,双目平视,两腿分开,两脚平行,两脚间距离比肩宽略窄,双手轻握置于身后,右手搭在左手上,贴在臀部。此为男性的站立姿势,常用于门童和保卫人员(见图4-1)。
3.前腹式
一种是双膝并拢,脚跟靠紧,脚掌分开呈“V”字形,另一种是一脚在前,将脚跟置于另一脚内侧,两脚尖向外略展开,形成斜写的一个“丁”字,双手在腹前交叉,可将右手搭在左手上,贴在腹部。此为女性主要的站立姿势。男性通常可以两腿分开,两脚叉开以不超过肩宽为宜,双手相握、叠放于腹前(见图4-1)。
图4-1 基本站姿
(三)不雅站姿
身体不正。诸如歪脖、斜肩、弓背、塌腰、屈腿、撅臀等,或者倚墙靠柜。
手位不当。诸如手插衣袋、手托下巴、手叉腰间、交叉胸前等,或者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玩弄衣服、咬手指甲、抓耳挠腮等。
腿位不直。诸如双腿叉开过宽、双腿扭在一起、双腿弯曲或不停地抖动等。
脚位不雅。诸如双脚叉开距离过大、歪脚站立等。
小贴士
说话办事与人打交道,就是一个识人的过程,观察对方的身体姿态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以便因时制宜、随机应变地做出对策。
二、端庄的坐姿
坐姿,也是一种静态造型,是人们在社交场合采用最多的姿势。端庄优美的坐姿,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常言道“坐如钟”,即坐要像钟一样端正。
(一)坐姿要求
坐姿的基本要点是:轻入座、雅落座、慢离座。
1.入座
入座要轻而稳,一般是从左侧进左侧出。入座时,轻缓走到座位前转身,右脚后退半步,从容地慢慢坐下。女士入座时,若着裙装,应双手轻拢裙子,以显得端庄文雅(见图4-2)。
图4-2 入座
2.落座
在正式场合,或有地位较高的人在座时,不能满座位,一般只坐座位的2/3。女士双膝并拢,两脚平行,鞋尖方向一致;男士膝部可分开,距离以一拳左右为宜。女士可将右手搭在左手上,轻放在腿上,男士可双手掌心向下,自然放在膝上或椅子上。
坐姿的基本要求:
上身挺直,头正肩平;
挺胸立腰,双目平视;
面带笑容,双唇微闭;
手姿优雅,脚位正确。
3.离座
起立时,右脚向后收半步,轻轻地起身,轻稳离座。
(二)基本坐姿
1.正坐式
挺直坐正,双膝、双脚并拢;上身与大腿、大腿与小腿成直角,小腿与地面垂直,双手自然放在双腿上。这是正式场合的最基本坐姿。男士双腿可以略微分开但幅度小于肩宽(见图4-3)。
图4-3 坐姿
2.交叉式
上身挺直,双膝并拢,一脚置于另一脚之上,在踝部交叉。交叉后的双脚可以内收,亦可略向左侧或右侧斜放。适合于坐在主席台上、办公桌后面或汽车上。男士女士都可以选用(见图4-3)。
3.斜放式
上身挺直,双膝、双腿并拢,双脚同时向左或向右斜放,并与地面形成45°左右夹角,双手叠放于左腿或右腿上。适合于女士穿裙子坐在较低的沙发上时采用(见图4-3)。
4.叠放式
一条腿的小腿垂直于地面,另一条腿叠放它之上,小腿向里收,脚尖向下垂放;双腿亦可向左侧或右侧斜放,与地面呈45°左右夹角。女士穿超短裙慎用(见图4-1)。
5.曲直式
双腿并拢,向前伸出一条腿,并将另一条腿屈后。两脚脚掌着地,双脚前后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是适合女性的一种优美坐姿(见图4-3)。
(三)不雅坐姿
身体不直。或上身前倾后仰,或弯腰曲背,或半躺半坐等。
手位不当。双手或端臂,或抱脑后,或抱膝盖,或抱小腿,或置于臀部下面,或夹在两腿间等。
腿位不雅。或双腿前伸,或双腿过度叉开,或高架“二郞腿”呈“4”字形,或腿脚抖动摇晃等。
脚位不正。或脚尖朝天,或脚尖相对等。
小看板
从坐姿洞悉他人心理
正式场合或社交场合,坐在你旁边的人比坐在你对面的人在心理上更具有倾向你的潜意识。
坐在椅子上,习惯大幅度交叉双足的人,大体上可以肯定他是一个自信、乐观的人。
双膝分开,手脚微开,全身松弛的宽舒姿势,一般有接纳对方的用意。代表不拘小节、放心无拘束的意识情况。
紧紧交叉双臂或双腿,好像要把自己安全包裹起来,此种坐姿多带有自我防卫、拒绝对方的意味。代表抗拒、怀疑、不信任之态度。
左腿跨越在右腿上,这类人通常个性爽朗主动,人际关系较好,有人缘、有主见,略为主观,喜欢自我主张。
跷二郎腿,表示直率,这类人性格开朗,说话爽快,不喜欢拐弯抹角。
把手置于臀部下方,即坐在自己的手上,表示内心处于不安之中,正竭力控制自己,以免脱口说出不该说的话。
双腿不停抖动,表示其潜意识心神不定,优柔寡断,不太能明确表达自己,需要别人的倾听和了解,希望彼此建立信任。
三、洒脱的行姿
行姿是一种动态的姿势,是展现人动态美的重要形式。人们常用“行如风”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
(一)行姿要求
行姿是站姿的延续,以站姿为基础。男士行走,应步伐矫健、稳重、刚毅、洒脱,具有阳刚之美;女士行走,应步履均称、轻盈,端庄、文雅,显示出庄重文雅的温柔之美(见图4-4)。
图4-4 行姿
行姿的基本要求:
上身挺直,双肩齐平;
双目平视,下颌微收;
收腹立腰,摆臀自然;
双臂下垂,自然摆臂(摆幅以30°~35°为宜);
手指弯曲,掌心向内;
步位要直,步速平稳;
步幅适度,步态优美;
表情自然,面带微笑。
小看板
步态的语言
步态是一种微妙的语言,它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情绪。当心情喜悦时,步态就轻盈、欢快,有跳跃感;当情绪悲哀时,步态就沉重、缓慢,有忧伤感;当踌躇满志时,步态就坚定、明快,有自信力;当生气时,步态就生硬、粗重。人们往往可从步态中觉察出人的心理变化。
(二)不雅行姿
肚子腆起,身体后仰;脚尖不正(成明显“内八字”脚或“外八字”脚),叉开双脚(两脚不落在一条线上);手插口袋,抱肘行走;手腿僵直,身板僵硬;拖泥带水,脚蹭地面;多人横行,勾肩搭背;弯腰驼背,歪肩晃膀;扭腰摆臀,左顾右盼。
四、优雅的蹲姿
蹲姿是由站姿或走姿变化而来的相对处于静态的体态,是交往中用得不多,但最容易犯错误的姿态。在社交和工作场合,若能恰当地采用正确的蹲姿,会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印象。
(一)基本蹲姿
1.高低式
下蹲时,左(右)脚在前,右(左)脚在后;左(右)脚完全着地,小腿基本上垂直于地面;右(左)脚掌着地,脚跟提起;右(左)膝低于左(右)膝,右(左)膝内侧可靠于左(右)小腿的内侧,形成左(右)膝高右(左)膝低的姿态;臀部向下,上身略向前倾。下蹲时,女士两腿靠紧,男士两腿间可保持适当距离(见图4-5)。
2.交叉式
下蹲时,右(左)脚在前,左(右)脚在后;右(左)小腿垂直于地面,全脚着地;右(左)腿在上,左(右)腿在下,二者交叉重叠;左膝由后下方伸向右侧,左脚跟抬起,脚掌着地;两腿前后靠紧,合力支撑身体;上身略向前倾,臀部朝下。此蹲姿通常适用于女性,尤其是穿短裙女士,它的特点是造型优美典雅(见图4-6)。
图4-5 高低式
图4-6 交叉式
小贴士
不要正面或背面面对他人下蹲,而应侧面面对,否则不太礼貌。不要蹲在高于地平面处。
(二)不雅蹲姿
弯腰、撅臀的“撅臀式”蹲姿;双腿平行叉开的“洗手间姿势”蹲姿;露出内衣裤的“露背式”蹲姿等。
五、规范的手姿
手姿,又称手势,是人的两只手臂所做的动作。俗话说:“心有所思,手有所指。”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那么手就是心灵的触角,是人的第二双眼睛。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在泄露感情的隐秘上,手的表现是最无顾忌的。”
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手姿的运用要规范、适度和准确,要有的放矢,运用适当,宁缺毋滥。恰当地使用手姿,有助于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
小看板
手势的含义
手势表现的含义非常丰富,表达的感情也非常微妙复杂。如招手致意、挥手告别、拍手称赞、拱手致谢、举手赞同、摆手拒绝;手抚是爱、手指是怒、手搂是亲、手捧是敬、手遮是羞等。手势的含义,或是发出信息,或是表示喜恶表达感情。能够恰当地运用手势表情达意,会为交际形象增辉。
(一)基本手姿
1.鼓掌
鼓掌是用以表示欢迎、祝贺、支持的一种手姿,多用于会议、演出、比赛或迎候嘉宾。其做法是以右手掌心向下,有节奏地拍击掌心向上的左掌。必要时,应起身站立。但是,不应该以此表示反对、拒绝、讽刺、驱赶之意,即不宜“鼓倒掌”。
2.递(接)物
递交物品的原则是安全、便利、尊重。
(1)双手为好
递接物品时,宜双手递接,若不方便双手并用,宜用右手递接,以左手递接物品是失礼的行为。
(2)递于手中
递物品,以交到他人手中为好。若是特殊情况,应放在对方方便接拿的位置。
(3)主动上前
若双方相距过远,应主动上前。若坐着,应在递接物品时起身站立为好。
(4)尖刃对己
递接带尖、带刃等物品时,宜将尖、刃部分对着自己,并以言语加以提醒。
(5)正面递接
递接带有文字的物品,应文字正面朝着对方。
3.指示
以右手或左手抬至一定高度,五指并拢,掌心向上,手掌与水平面呈45°角,以肘关节为轴,朝一定方向伸出手臂。指示方向时,手的高度大约齐腰;指示物品时,手的高度根据物品来定,手臂、手掌和物品应呈直线。
(二)手姿禁忌
1.不敬的手姿
说自己时,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尖,讲别人时,用手指点别人;用手指指点方向,或手持物品指示方向等,这些都是失敬于人的手姿。
2.不雅的手姿
当众挠头皮、掏耳朵、抠鼻子、剔牙齿、咬指甲、修指甲、搔痒痒、打哈欠等手姿,既不卫生,也不雅观,会给人留下粗鲁、缺乏教养的印象。
3.过度的手姿
在人际交往中,手姿不宜过多,幅度不宜过大。手舞足蹈,动作夸张,会给人留下装腔作势、缺乏涵养甚至歇斯底里的感觉。
4.不稳重的手姿
在大庭广众之下,双手乱动、**、乱举,或是折衣角、抬胳膊等手姿,既不礼貌,又欠稳重。
5.易误解的手姿
由于各国文化习俗的不同,手姿的表意也会有诸多差异,同一手姿表达的含义可能会大相径庭。因此,在人际交往中,禁忌随便使用自己文化圈中的手姿语,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三)手姿语差异
1.OK手姿
拇指、食指相接连成环状,余下三指自然伸直,掌心向外。在美国表示“同意”“顺利”“很好”等,在法国表示“零”或“毫无价值”,在日本表示“钱”,在巴西则表示“粗俗下流”。
小故事
“OK”手势的故事
20世纪50年代,理查德·尼克松在当选为美国总统之前,曾经访问过拉美诸国,其本意是美好的,他希望能够通过此次访问缓和美国与拉美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当他走出机舱时,尼克松向当地等候的人群做出一个美国式的“OK”手势以示友好。结果,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下面的人们对他嘘声一片。尼克松不知道拉美地区与美国的肢体语言在某些地方有着天壤之别。在当地人眼中,“OK”手势代表的意思是“你就是一堆狗屎”。
点评:
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时,切记要尽量减少肢体语言的使用,直到你能有机会观察到当地人如何使用这一无声的语言,并借此掌握个中奥妙,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尼克松先生的错误就在于此。
2.竖大拇指手姿
一般表示“好”“高”“妙”“一切顺利”“非常出色”等。但在美国和欧洲部分地区,表示要搭车,在德国表示数字“1”,在日本表示数字“5”,在我国则表示“赞同”“好”等。
小故事
不当的手势
1990年7月,在孟加拉国的新一届议会召开期间,立法者狂暴地谴责航运部长阿布杜·罗布做出的一个手势,“这不仅是对议会的侮辱,更是对整个国家的侮辱”。孟加拉民族主义政党的议员领袖巴德鲁多扎·乔德呼利愤慨地说。
究竟罗布做了什么动作而引起如此强烈的愤怒呢?据说他涉嫌做出“竖起大拇指”的手势。
在美国,这个手势意味着“进展顺利”;在中国,很多人用这一手势表示“真棒”;但在孟加拉国,它对人是一种侮辱。
点评:
这仅仅是超越文化界限的一系列不慎行为中的一个案例,在对外开放的时代,我们要想在人际交往中潇洒自如,就必须了解一些肢体语言的文化差异。
3.“V”形手姿
食指、中指分开并伸直,其余三指相握,掌心向外,表示“胜利”,若掌心向内,在英国等国则成为一种侮辱人的信号。
4.伸出食指手姿
在我国和亚洲一些国家表示“一”“一个”“一次”等,在法国、缅甸等国家则表示“请求”“拜托”之意。
小看板
手心向上:亮出自己真诚的态度
国外有个社会心理学教授做过一个实验,他让学生们互相访谈,在访谈过程中要求一半学生将手放在桌子下面,而另一半学生将手放在明显的地方而且手心向上。结果访谈结束后,专家发现,将手放在桌子下面的人给人的印象都不太好,他们被认为戒备心强,甚至说话虚伪。而另一半将手放在桌子上且手心向上的人则被认为真诚大方,所说的话也具有较强的真诚度。虽然这个实验并不是非常严谨的科学实验,但是它仍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保持双手可见且手心向上,表示的是动作者十分真诚地亮出自己的内心。
5.拳掌相击手姿
在意大利、智利等国表示诅咒语:“他妈的!”而在中国多表示为自己鼓劲或叫好的意思。
六、得体的表情
表情最具表现力、最能表达人的情感和心理活动,它是仅次于语言的一种交际手段与沟通方式。得体的表情是优雅风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际交往中,认真的眼神、真诚的微笑,会向人们传达积极的信息,让人觉得和蔼可亲,值得信赖,从而沟通就变得容易而轻松。
小看板
感情的表达公式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把人的感情表达效果总结了一个公式:感情的表达=语言(7%)+声音(38%)+表情(55%),这个公式说明了表情在人际间沟通时能够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人的内在感情。
小故事
人应该对自己的容貌负责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曾拒绝了朋友推荐的候选阁员,原因是他不喜欢那个人的相貌。这位朋友感到愕然,认为这太苛刻了,就疑惑地说:“他不能为自己天生的相貌负责呀!”林肯断然答道:“一个人过了40岁以后就应该对自己的长相负责。”在林肯看来,相貌虽然是父母所赐,但人的面部表情是可以熏陶的。
点评:
容貌沉淀一个人的全部信息,一个人的所有一切全会在脸上留下痕迹,相由心生。一个人内心丑恶,经年累月必然会形成狰狞的面目;一个人心地善良,久而久之就显现出和颜悦色。
(一)眼神的意义
眼神被认为是人类最明确的情感表现和沟通信号,在面部表情中占据主导地位。
小贴士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一旦学会了眼睛的语言,表情的变化将是无穷无尽的。”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具有反映深层心理的特殊功能。在人际交往与沟通中,诚恳、坦然、友好的目光,让人产生亲近、信任、受尊敬的感觉,而游离、茫然、轻蔑的眼神,让人产生轻视、不被重视的感觉。
1.注视的时间
在人际交往中,注视对方时间的长短往往十分重要。若表示友好,则注视对方的时间约占全部相处时间的1/3左右;若表示重视,则注视对方的时间约占相处时间的2/3左右。若注视对方的时间不到全部相处时间的1/3,则意味着轻视和不感兴趣。
小看板
无形的压力
某公司在迁移到一座新建的硬件设施都很好的大厦办公后,员工的工作效率反而降低了,经营者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管理者经过调查发现,原来问题出在那些为了多方采光而设计的宽广的玻璃窗上,由于外面的情形被一览无余,里面的工作人员觉得外边的人一直在盯着自己看,内心的不安全感造成了工作效率的低下。结果,这家公司只好用百叶窗遮住外面纷扰的情形,以维持员工的工作效率。
2.注视的位置
在人际交往中,由于场合的不同、交往对象的不同,目光所及之处和注视区间是有差别的。
(1)公务注视区域
即由两眼底线和前额构成的三角区域。注视这个区域,会显得郑重、严肃、认真和诚恳。在洽谈、磋商和谈判时使用这种目光,对方会感到你有合作的诚意,且容易把握住谈话的主动权和控制权。
(2)社交注视区域
即以两眼为上线、嘴为下顶角所形成的倒三角区域,也就是双眼和嘴之间。注视这个区域,会令人感到舒服、安心、平等、轻松和亲切。通常在社交场合使用这种凝视,能营造一种热情友好、融洽和谐的社交氛围。
(3)亲密注视区域
即双眼到胸部所形成的区域。注视的对象是亲人、恋人或家庭成员等。
小贴士
在一般情况下,与他人相处时,不能“目中无人”,也不宜注视其头顶、大腿、脚部与手部。与异性相处时,不应注视其肩部以下,尤其是不应注视其胸部和胸下部。
3.注视的角度
在人际交往中,不同的注视角度所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一般说来,仰视表示尊重和崇拜,适用于对尊长;正视表示友好、平等和礼貌等,适用于在普通场合与身份、地位平等之人;俯视带来权威,有诲人之意,通常用于身居高处时,既可以表示对晚辈的宽容、怜爱,也可以表示对他人的轻慢、歧视。
小故事
泄露秘密的目光
王淼是某重点大学的硕士毕业生,在参加一家大公司的面试时,面试官在听完王淼自信满满的自我介绍后对他非常满意。但是在接下来的自由讨论中,王淼却失掉了优势。并不是王淼的观点不新颖,也不是因为王淼的知识面不够广,而是因为王淼在听同组的面试者在陈述观点时,无意中露出了鄙夷的表情。此情绪表现的一个动作就是王淼在看着其他面试者陈述观点时,他的眨眼频率延长,几乎有闭上眼不想睁开的倾向,而有丰富阅人经验的面试官自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在面试官看来王淼未来在企业显然不是一个容易合作的员工。
点评: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眨眼频率延长是蔑视的表现。王淼的眨眼频率延长泄露了他是一个自大而又瞧不起人的人。
小看板
眼睛向上看的姿势
微微地低下头去,眼睛往上看。黛安娜深知这样的姿势具有怎样的吸引力。在低头的时候抬起眼睛往上看,是另一种表示顺从谦恭的姿势。这种姿势同样对男人具有吸引力,因为这会让眼睛显得更大而且让女人看起来像个孩子。这种心理反应可以这样解释:小孩的身高比成年人矮得多,所以在看成年人时必须抬起眼睛往上看;久而久之,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会被这种仰视的目光激发出类似于父母般的情感反应。
在婚姻遭遇危机时,黛安娜王妃用“眼睛向上看”的姿势博得全世界的同情。下巴微微内收,抬起眼睛向上看,露出纤细的脖子,这个姿势几乎已经被黛安娜王妃艺术化了。这种像孩子般的姿势触发了成千上万人的怜爱之情,特别是当人们认为黛安娜王妃遭到英国王室的攻击时,更是希望能像父母一样保护她。
(二)微笑的魅力
微笑是温馨、亲切的表现,微笑是一种没有国界的语言,微笑是最美丽的交际语言。在人际交往中,微笑作为一种“通行证”“润滑剂”,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沟通变得轻松,人际关系变得融洽。
1.微笑的效用
陌生人相见,微笑可以减少隔阂,增加信任,放松气氛;熟人相见,点头微笑显得和谐、融洽。
领导对群众的微笑,可以拉近与下级和群众的距离,增加亲密感和信任感;长辈对晚辈的微笑,可以缩小年龄差距,增强忘年交流的深度;两性之间的微笑,可以消除原本的戒备心,增加相互的吸引力,获得更深层次的交流和更加亲密接触的信息。
服务人员的微笑,表现的是服务态度的热情与主动;商务人员业务洽谈中的微笑,表现的是潇洒大方、不卑不亢。
成功者的微笑,表现的是自信与谦逊;失败者的微笑,表现的是风度和信心。
微笑着向别人道歉,会消除对方的不满情绪;微笑着接受批评,能显示你承认错误但又不诚惶诚恐;微笑着婉拒别人,代表你的大度,也不会使人感到难堪;微笑着与别人争论,既能缓解对方的紧逼势头,又能为寻找应对办法赢得时间。
小故事
原一平的微笑
原一平在日本被称为“推销之神”,是日本最著名的保险营销专家。
在他最初当保险推销员的几个月里,他没有为公司拉到一份保单。他没有钱租房,就睡在公园的长椅上;他没有钱吃饭,就去吃饭店专供流浪者的剩饭;他没有钱坐车,每天就步行去他要到的那些地方。可是,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
自清晨从长椅上醒来开始,他就向每一个他所碰到的人微笑,不管对方是否在意或者回报以微笑,他都不在乎,而且他的微笑永远是那样的由衷和真诚,他让人看上去永远是那么精神抖擞,充满信心。
终于有一天,一位常去公园的资深老板对这个小个子的微笑发生了兴趣,他不明白一个吃不上饭的人怎么会总是这么快乐。于是,他提出请原一平吃顿早餐;尽管原一平饿得要死,但还是委婉地谢绝了。原一平请求这位大老板买一份保险,于是,原一平有了自己的第一个业绩。这位大老板又把原一平介绍给他许许多多商场上的朋友。……
点评:
机遇之后是成功。原一平凭借其永不言败的自信和真诚出色的微笑使他成为日本历史上签下保单金额最多的一名保险推销员。
2.微笑的要求
(1)真诚和谐
真正的微笑应是发自内心的,而且渗透着自己的情感。只有表里如一、真诚友善的微笑,才能制造明朗而富有人情味的气氛。而发自内心的真诚笑容应是口到、眼到、眉到、鼻到、肌到,即需要使各个部位的动作到位、和谐,否则,笑容就会显得勉强、做作、失真。
(2)适度优雅
微笑虽然是人们交往中最有吸引力、最有价值的面部表情,但也不能随心所欲,想怎么笑就怎么笑,想什么时候笑就什么时候笑。要讲究笑得适时、笑得适度,才能充分表达友善、和蔼、融洽等美好的情感,才能显示出良好的文化修养和优雅的气质。
(3)声情并茂
微笑与语言美是一对孪生姐妹。甜美的微笑伴以礼貌的语言,二者相映生辉。若脸上微笑,却出言不逊、语言粗俗,其微笑就失去了意义;若语言高雅,却面无笑意、表情冰冷,会令人怀疑你的诚意。
小看板
给自己开张微笑处方
你在微笑吗?你在主动微笑吗?
微笑让人精神振作;微笑让人身心愉悦。
微笑展现你的美丽;微笑拉近彼此的距离。
困难和问题在微笑面前退缩,烦恼和愁云随微笑飘然而去。
微笑使我们身心健康,微笑让世间变得精彩。
快给自己开张微笑处方吧,你会感觉生活中处处充满阳光。
微笑地面对他人,主动点头问好,快乐会充满你我之间。
微笑地漫步行走,脚步轻松,心情会与往日不同。
微笑地帮助别人,真诚助人获得心中愉快无比。
微笑地看待事物,你的心胸会博大宽广。
微笑地面对人生,乐观将伴随你的一生。
微笑地展现自我,你会成为受欢迎的人。
微笑地赞美他人,你会让对方充满自信。
微笑地面对乏味,枯燥中寻找出乐趣。
微笑地面对疾病,病魔投降疼痛后退。
微笑地面对失败,困难变得矮小,挫折变成财富。
微笑地承担重任,乐观减轻压力,助你走向成功。
微笑地面对拘谨,冷漠变得温和,紧张变成轻松。
微笑是无声的语言,微笑是美好的传递,微笑把灿烂写在脸上,微笑把阳光带给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