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育涂色:园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

(四)重视课程评价,通过评价来不断反思和提升课程质量

字体:16+-

课程评价也是进行课程选择和规划的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重视和开展课程评价,才能全面、整体、客观地了解和分析所选课程的适宜性,进而总结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发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不断反思和提升课程质量。

1.对所选课程本身的评价方式进行运用和反思

当幼儿园选择了一种课程作为园所实施的课程时,同时也就选择了该课程的评价方式。因此,在实施所选择课程的过程中,要重视所选择课程已经形成的评价方式,并且在实践中运用这一评价方式,在实践中考察和验证这一课程的适宜程度,同时也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所选课程的评价方式。这一过程,就是对所选课程的评价方式进行实际运用和反思的过程,也是幼儿园进行课程选择和规划的应有之义,更是园长在进行课程选择和规划时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

2.对所选课程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

还有一种重要的课程评价是对所选课程使用效果的评价,这个使用效果实际上考核的是多方面的因素。使用效果与所选课程本身有关,也与课程的选择与规划有关。因此,对所选课程使用效果的评价,实质上是一种元评价,包含了两种评价。

(1)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即对所选课程整体各要素的评价,包括了对课程理念的评价、对课程目标的评价、对课程内容的评价、对课程实施的评价、对课程评价的评价。

(2)对课程选择与规划过程本身的评价。对课程进行选择和规划的过程本身实际上也影响着所选课程的使用效果。因此,需要考虑如下问题:课程的选择与规划过程究竟是如何进行的?是否遵循了课程选择与规划的各项原则?课程的选择与规划过程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

因此,在进行课程选择与规划的时候,还要重视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对课程选择与规划过程本身的评价。经由这两种评价,来综合考察所选课程的使用效果。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把握所选课程的合理性与适宜性,保证课程质量的不断提升。

另外,在对所选课程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的时候,还要仔细甄选评价者。要注意评价者的多样化,既有幼儿园内部人员参与评价,包括园长、中层管理者、教师、幼儿、家长等;还要有幼儿园外部人员参与评价,包括上级管理者、专家、教研人员等,做到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的结合,从而使评价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3.建立和形成课程评价的制度

除了开展各种评价活动本身之外,为了保证评价活动的正常、及时、有序开展,幼儿园还应当建立和形成课程评价的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来确立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式、评价的时间、评价的参与者等,从而保证评价活动的质量。课程评价的制度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依据评价的内容形成不同的评价制度,如课程理念和目标评价制度、课程内容评价制度、课程实施评价制度、对课程评价的评价制度、对课程选择和规划评价的制度等;还可以依据不同的评价者形成评价制度,如教师参与评价的制度、幼儿参与课程评价的制度、家长参与评价的制度、外部专家参与评价的制度等。幼儿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制定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评价制度,从多方面对所选课程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