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卦[1]
乾:元,亨,利,贞[2]。
初九[3]: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4]。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5]。
九四:或跃在渊[6],无咎。
九五[7]: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8]。
用九[9]:见群龙无首,吉。
注释
[1]乾:卦名。卦象由六个阳爻组成,是纯阳之体,具有刚健雄强光明正大的秉性和功德。
选文出自《周易》。《周易》,亦称《易经》,简称《易》,儒家重要经典,“群经之首”,中华文化的源头。“易”有变易、简易、不易三义。“周”有周密、周遍、周流之义;相传系周人所作,故名。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称为《经》,有64卦的卦象、卦名、卦辞和386爻的爻题、爻辞。通过八卦形式(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提出“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等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第二部分称为《传》,是对《经》最早的解说,包括解释卦辞、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旧传孔子作。据近人研究,大抵是战国或秦汉之际的作品,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2]元:始。亨:亨通。利:吉利。贞:纯正。
[3]初九:爻名,即爻题。六爻自下而上,位序为初、二、三、四、五、上。
[4]见:同“现”,出现。大人:有道德修养并身居高位的人。
[5]君子:才大德高的人。乾乾:勤勉努力。惕:戒惧警惕。若:助词,无义。厉:危难。咎:灾祸。此句也有标点为:“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6]或:无定代词,指代对象不确定,表有人、有时,此取“有时”之意。
[7]九五:九为阳爻,五为爻位,这个爻位在上卦之中,象征事物发展到最完美的阶段。古代称帝王为“九五至尊”,称帝位为“九五之位”,即源于此。
[8]亢(kàng):过度、过分、极点。亢龙:指升腾到极高处的龙。有:语助词,无义。悔:因困厄而悔恨。
[9]用九:乾卦特有爻名。乾卦与坤卦均多一爻(坤卦为用六),专表两卦皆全阳或全阴。“用九”意在提醒人们要用表现变化法则的“九”这个数字(老阳)及“用九”辞条下的说辞来作为判断吉凶,决定行止。
坤卦[1]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2],东北丧朋,安贞吉。
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3]。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4]。
六四:括囊[5],无咎无誉。
六五:黄裳[6],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7]。
用六:利永贞。
注释
[1]坤,卦名。本卦是同卦相叠(坤下坤上)六画都是阴爻,用以象地。代表纯阴柔顺之事物,以及与此相关联的人伦义理概念。
[2]朋:朋贝。据传大舜时开始使用贝作货币,十枚一串为朋。
[3]习:熟习。
[4]含:同“戡”,克也,战胜之意。章:当读为商,殷商也。可贞:称心的占卜。王事:即大事,指战争。古代国家以战争和祭祀为大事。此处指战争。终:古人讲终,多指好的结局。
[5]括:收束,扎紧。囊:布袋。
[6]黄裳:裳,即裙、裤。周人以黄裳为吉祥、尊贵之物,这里比喻美德。
[7]玄黄:血流貌,借为泫潢。谓血流得多。
思考与探讨
1.《周易》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
2.结合《乾卦》与《坤卦》谈谈如何发扬积极上进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