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性是一切优秀新闻作品所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新闻价值“特殊素质”中的关键素质。所谓重要性,就是指新闻事实中具有的那部分对社会、公众有较大影响的性质。
一则优秀的新闻作品,必然具备并体现重要性,这既是新闻价值的内在要求,也是事实本身内在潜质所决定的。
判断新闻价值的重要性,主要看新闻报道的事实对受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事实影响涉及的受众范围越广,事实对受众的影响程度越大,新闻越具有重要性。
凡重要的事情几乎都具有新闻价值,因为它们与人们的生存有密切的关系,是人们注意的主要目标;它们影响社会的变动,甚至永久或暂时改变社会的进程;它们出乎人们的预料,突破人们的正常思维,在心灵深处产生震撼。
请看作品《非典型肺炎病原是衣原体》:
非典型肺炎病原是衣原体?
广东专家对此持保留意见,认为病毒引起的可能性极大
本报讯(记者 段功伟)昨天,新华社发布消息,称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共同努力,引起广东省部分地区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基本可确定为衣原体,但广东的绝大多数专家对此持保留意见,他们认为是病毒性肺炎的可能性很大。
北京专家认为病原可能是衣原体
为什么将本次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基本确定为衣原体呢?新华社报道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预防控制所报告,通过电镜观察发现两份死于本次肺炎病人的尸检肺标本上有典型的衣原体的包含体,肺细胞浆内衣原体颗粒十分典型。
报道说,衣原体是一种在真核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某些衣原体曾经被归为病毒,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气溶胶,直接与病人接触,以及与病禽或鸟类接触而传播,临床表现为肺炎和支气管炎。衣原体引起的肺炎采用针对性强的抗生素治疗非常有效,但必须是全程,足量的规范化治疗。同时对病人加强护理和休息,供给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及充足水分。
报道称,该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广东专家认为病毒性肺炎可能性大
昨晚,记者采访了很多广东专家,他们认为本次非典型肺炎是病毒性肺炎的可能性极大,因而对病原是衣原体的结论持保留意见,理由大致如下:
一、衣原体肺炎一般呈散发性,即零零星星地发生,所以流行的可能性不大,但这次广东局部地区发生的非典型肺炎有局部流行的特点;
二、衣原体肺炎死亡率不高,大概在0.1%—1%,而且发病也不凶险,比如发烧热度不会太高,这与本次发生的非典型肺炎不同;
三、衣原体肺炎属肺间质肺炎,肺泡隔会增宽,但这次非典型肺炎死亡病例尸检显示,肺泡隔变化不大;
四、在本次发生的非典型肺炎病例中找到了病毒包含体,这是诊断为病毒性肺炎的重要依据。
鉴于此,还有专家说,不能按衣原体的结论来制定治疗方案,否则可能造成可怕后果。他们表示会按既定预防治疗方案行事。
专家们说,虽然本次非典型肺炎属病毒性肺炎可能性极大,但到底是何种病毒引起尚难确定。这需要多长时间很难说,因为病毒有很多种,很难分离。不过暂时找不到病原体不可怕,可以针对具体症状,对症治疗。
(南方日报2003年2月19日)
关于衣原体的争论,是抗击非典斗争中的一起重大事件。非典疫情发生后,所有人都想知道其病原究竟是什么。2003年2月18日下午,新华社发出通讯,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布非典的病原是衣原体。对于这一“期待已久”的结论,大多数广东专家持不同意见。
在争论中,广东专家尊重科学,没有认同北京专家的意见,坚持实事求是,为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作出重要贡献。《南方日报》在全国众多媒体中第一次如实报道广东专家的观点,既鼓舞了广东专家的士气,也显示出媒体和记者所具有的巨大职业勇气。广东取得非典最低病死率的好成绩,与专家实事求是的态度密不可分。中国最终取得抗击非典斗争的胜利,新闻作品的及时客观报道也功不可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005年4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会见了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这是60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最高领导人的第一次会见。胡锦涛与连战的握手,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引起了全世界和海内外华人的极大关注。
《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以红地毯和光亮的地板做背景,高角度略微俯拍,画面中两位新闻人物以全身取景,同时迈出右腿,伸出右手,拍摄得恰到好处,画面瞬间富有感情,细节生动又与众不同,看后甚觉意味深长。
这一步是两党面对现实、为开辟未来共同迈出的历史性一步,“胡连会”不仅为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写下了崭新篇章,也为促进两岸关系的和解、对话、和平和双赢,开启了历史性的契机。有了这一步,就一定会有第二步、第三步。人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由两党的交流必然会带动两岸的交流,由两党的合作必然会带动两岸的合作,由两岸的合作必然会带动两岸的融合;由此,两岸的和平发展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也就有了一个新的开端。
这幅照片最终获得《人民摄影报》2005年度全国最佳新闻摄影奖、2005年度中国新闻摄影评选金奖、第16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