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要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这也是新闻评析所要遵循的原则之一。
优秀新闻作品能够提高人的境界、情趣、品位,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精神解放和全面发展,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各种健康思想文化相互借鉴、相得益彰,主张在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有效避免因认识差异引发社会动**;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动融合、相互促进,使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业态各展所长、共同发展。
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以其固有的文化传统为基础而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我国有着优秀的“和合”文化传统,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文明的基本特性和重要价值取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重视尊重规律、休养生息;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重视家庭和睦、融洽相处;在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重视睦邻友好、互利互惠。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然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仍然是衡量人们道德素质的重要尺度,为我们今天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丰富而厚重的思想资源。只有深刻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才能在历史提供的高起点上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和谐文化。
新闻作品要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容,汲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得以新生。继承不是墨守成规,对体现和谐思想的传统文化资源,必须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体现新的时代精神,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思考与练习
1.新闻评析的一般原则主要有哪些?
2.请运用本章所谈评析原则,对若干新闻作品进行评析。
[1] 转引自[美]沃尔特·李普曼,詹姆斯·赖斯顿著,展江译:《新闻与正义:14项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全译本》(修订版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 详见http://xwjz.eastday.com/eastday/xwjz/node514310/node514312/u1a5636968.html。
[3] 即记者捏造的看似合理的想象性描述。例如,陈帆红(网名“菜青虫”)1999年12月9日被评为首位中国网络小姐,媒体对此做了很多报道。陈帆红的腿患骨巨细胞肿瘤,在未确诊之前,她并没有太大的感觉。而出现在许多媒体上的文章,经记者的“合理想象”之后,陈帆红患病时痛得“天昏地暗”、“如刀割般”。另外,陈帆红的父母都是宁波大学的教授,为鼓励女儿战胜病魔,他们虽然内心无比担忧和牵挂,但表现得非常坚强,而不少报道却说“父母终日以泪洗面”。
[4] 刊于《中国青年报》2009年11月23日第1版,作者系《中国青年报》记者王怡波、《民主与法制》记者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