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作品评析

一、是否符合实际的需要

字体:16+-

对新闻结构方面展开评析,关键要看其是否符合实际的需要。新闻作品的结构虽然有一定的区分,但其本身并没有高下优劣之别。应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结构框架,主要看内容、主题、环境的需要。不结合具体的实例,抽象地讨论哪一种结构更好,这样的事情是根本不成立的。以倒金字塔式结构为例,我们要不要选择这种结构方式,就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是否需要。实际上,这种结构方式的诞生,也是因为战地的特别需要。

1844年5月25日,美国科学家莫尔斯发明了电磁电报,当天下午就被新闻界用来传递信息。它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电讯新闻时代”。正是这种传输方式,为倒金字塔式结构的诞生创造了条件。1861—1863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许多报社争相派出记者去战地采访。由于当时电报技术不过关,经常出现电讯中断故障。为了尽可能把新闻中最重要的内容传输出去,记者们想出来了一个应对的办法,就是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消息的最前头,次重要的内容放在稍后的段落里,以此类推,最次要的放在文章的末尾。埃及的金字塔顶端小而轻,基座大而重,那么这种新闻结构则与之正好相反,所以被称作倒金字塔式结构。这种结构打破了记叙的常规,不是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布局谋篇,而是以事实的重要程度来决定段落顺序。虽然是诞生在特殊的环境中,但由于它的要领就在于把最重要、最新鲜、最精彩的部分放在消息的开端,其实也符合现在人的阅读习惯。人们读报的状态,一般都不会精读细看,而只是大致的浏览,倒金字塔式结构正可以最大可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所以,它在今天还是常见的新闻结构方式。

在新闻写作过程中,对新闻作品的结构不敏感,或者没有清醒的结构意识,写出来的作品就会显得不太专业了。下面是2009年12月4日,北京一家媒体刊发的一篇作品:

通州新城分成56个地块

每块地上都将有学校医院

通州新城155平方公里的土地将被“分”为56个地块,每个地块里都配建学校、医疗、社区服务中心。市规划委通州分局相关负责人昨天(3日)做客北京市政风行风热线时透露的通州新城规划中的一些细节。

56个地块已完成规划

市规划委通州分局副局长赵军介绍,2020年通州新城规划中,城区规划面积15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预留100万人口的容量。运河西岸改造提升旧城,运河东岸聚集城市新增功能。

在教育和医疗问题方面,新城规划把155平方公里分成了56块,把通州区域的规划人口90万人分到56个地块里,在每个地块里配建学校、医疗、社区服务中心。目前这56个地块的规划已经完成了,每个地块都有学校、医疗。

地铁M6线有望到宋庄

通州规划分局赵爱军表示,轨道交通M6线的支线在规划上有两个方案,都是最终到宋庄。不过目前规划方案正在编制中,能不能实施还要看市政府的安排。

此外,通州正在进行通州大街的规划,目前设计方案已经完成,预计明年动工,打通之后能缓解通州和市区的交通压力。

新北京东站选址果园

市规划委通州分局的郑铎介绍,新北京东站将建在果园环岛的东北侧,目前完成了初步设计,规划5个站台,将作为京唐城际铁路的始发站。

万亩森林公园明年7月建成

通州区将沿着运河两岸建设面积达万亩的森林公园,现在已经初步建成,到明年7月份完成建设。森林公园融合生态、自然、运河文化,形成六园、十八景的郊野公园。今年还准备启动通州文化中心的建设,总面积达两万多平米,成为包括通州图书馆等在内的文化娱乐设施的综合体。

运河燃灯塔下建高档休闲区

通州新城规划里,规划了多处文化休闲娱乐设施。运河燃灯塔下将来是一个高档的休闲区域,将建成仿古的水乡。运河东岸也将有一块地作为综合的休闲服务区,会建设引进一些高档的剧场。北苑商务区将建电影院以及一些娱乐设施。宋庄文化创意园将建一个可以互动的动漫影院。通州南部将成为最大的休闲娱乐区,将建设一个主题公园,目前主题未确定。

建设三大商业区

在现有商业设施的基础上,通州还将建3个区域性大型商业设施:第一个是滨水商业区,将建设大型的滨水商业设施;第二个是南部商业区,将结合主题公园在南部建立大型的商业区;第三个是北苑商务区,以商贸、商业为主。

这篇作品的最大特点在小标题的使用上毫无顾忌。通讯作品由于篇幅较大,为了叙述的清晰流畅,一般都用小标题来连贯全文。不是说小标题的使用只是通讯的专利,而是因为内容及篇幅的需要。上面的这篇消息也用小标题来结构文章,但因为这与其内容及篇幅无关,就显得不伦不类。每个小标题下,只有寥寥数语,就是为了要引出另一个内容。这导致整个结构显得非常生硬和突兀。北京日报社的资深记者陈先对它最简洁的评价是“消息不像消息了”,她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记者不会承上启下。部主任很快发现这一状况,懂新闻写作技巧的总编辑开始抓了,新闻文体要规范了,可记者不会写消息了。习惯了像切豆腐似的,从网上扒一大块,来一题儿,想怎么凑成文的写手们,不知上下段该怎么衔接了。二是,消息拉长风毛病难改。因为有小标题,消息一写就容易长,还要四平八稳地面面俱到,短小精悍的消息难产。尽管一些报纸在考核记者任务量时,已将字数改为条数,但长稿质量评分高的账,记者们算得很精。三是消息本身的写作技法荒废了。混淆了消息和通讯文体的同时,消息写作的技巧也被人忽略了。”[13]

可以看出,《通州新城分成56个地块 每块地上都将有学校医院》一文,放任使用小标题,不是因为新闻写作的实际需要,而是由于新闻写作的技巧不熟练,以及处于功利的考虑,消息篇幅拉长在内部质量评比时更有可能获得高分。从新闻评析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理由是很不专业的,撰写出的作品也很难有好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