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作品评析

第一节 广播媒体与广播语言

字体:16+-

一、广播媒体的特性

在汉语中,“广播”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桓谭《新论·琴道》中有“八音广播,琴德最优”的说法,其中“广播”是广泛传播的意思。而在《三国志·吴志·孙策传》中有“封为吴侯”一语,裴松之注引《吴录》“陛下广播高泽,不遗细节”,在这里“广播”实际上也是广泛传播的意思,但由于传播的是“高泽”,可以进一步解读为普遍施予。在新闻传播领域,广播指的是通过无线电波或者导线向广大地区传播声音、声像节目的大众媒体。很显然,在这里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看,它包含了广播电台与电视台;从狭义上说,它单指电台。在通常的情况下,新闻传播领域所提及的“广播”,都是单就其狭义而言的,本书也不例外。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广播有其自身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纯听觉的媒介

广播不同于报纸,需要受众通过眼睛进行阅读。也不同于电视媒介,缺少来自于画面的信息。广播由于只对人的听觉器官起作用,使得听众在对信息的接收和记忆方面,效果要弱于电视。有科学家研究表明,从记忆效果看,人们对听到的信息能记住20%,看到的信息能记住30%,边听边看的能记住50%。从这个方面来说,“纯听觉”也是一种弱势。

2.线性传播

广播传播是按照时间流程依次播出节目的,每一句话语都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步呈现,传送的信息是瞬间即逝的。这就有别于报纸等平面媒体的空间传播方式,受众在阅读时,可以对前面所看的内容重复进行翻阅。虽然现在出现了网络广播,听众可以通过点击的方式重听某档节目。但在一定时间内,广播的这种传播特点仍然要求听众在瞬间能够把握住信息。

3.伴随式收听

听众在收听广播时,一般都是处于伴随式收听状态。与伴随式收听相对应的是专注式收听。例如,学生在上课的时候,集中注意力进行有目的的倾听,这种状态是专注式收听。而听众在收听广播的时候,通常会一边做别的事情,如开车、做家务、看书等。在伴随式收听的状态中,听众往往会遗漏一些信息。

正是由于广播具有这些与其他媒体不同的特性,在制作广播新闻的时候,就应该加以考虑。如果忽视了广播自身特性,往往会影响信息的传达。例如,我们经常听到广播新闻节目中会用到报纸上的新闻稿件,有一些播音员或主持人,在对待这些稿件的时候,往往不加处理直接播读。如果遇到一些听起来比较费劲的语句,就会影响听众对信息的接收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