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第2版)

七、腹泻

字体:16+-

腹泻是学前儿童的常见病,也是许多其他疾病的并发症。严重腹泻时,由于机体大量脱水,可能有生命危险。

(一)病因

第一,感染因食入或使用被细菌、病毒、霉菌污染的食物或食具而被感染。夏秋季节生吃食物多,发病率较高。

第二,饮食不当。如个别对牛奶过敏的婴幼儿喝牛奶即可引起腹泻。

第三,腹部受凉,贪吃冷食冷饮,也可引起腹泻。

(二)症状

饮食不当和受凉引起的症状较轻,感染引起者相对较重,并伴有其他症状。

轻者一日泻数次至十余次,大便稀糊状或蛋花汤样,体温正常或低热,不影响食欲。

重者多因肠道内感染所致,起病急,一日十次至数十次,水样便,尿量减少或无尿,食欲减退,伴频繁呕吐。因大量失水,造成机体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患儿精神萎靡,眼窝凹陷,口唇及皮肤干燥,更重者会危及生命。

(三)防治

第一,提倡合理喂养。母乳喂养为主,及时添加辅食,及时合理断奶。

第二,悉心照料婴幼儿,避免腹部受凉。

第三,做好日常饮食卫生和餐具的消毒工作,生吃的瓜果蔬菜一定要清洗干净。

第四,发现肺炎患者,要及时治疗。

第五,发现腹泻患儿时,要及时隔离,及时治疗,患儿所用衣物、日常用品和大便污染区域及时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