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第2版)

一、托幼机构意外事故的常见原因

字体:16+-

托幼机构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大多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有关,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前儿童运动系统发育不成熟,运动机能不完善,走路或跑步不稳,经常出现摔伤、磕伤、擦伤等意外伤害。

第二,学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对危险因素缺乏认识。学前儿童大脑发育不完善,认识水平较低,对外界事物缺乏准确的理解和判断,更不会对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合理推理。因此,其行为过程中经常出现意外伤害事故。如孩子在玩跷跷板的过程中突然跳下;挥舞木棍的过程中打伤其他小朋友等。如此缺乏对危险的认识而发生的意外伤害,在托幼园所和家庭中时有发生。

第三,学前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活泼好动,缺乏对事物的完整认识;有时还会出现情绪激动和冲动,缺乏理智和判断能力,从而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如错把彩色药片当糖豆服用,引起药物中毒;手插入电线插孔造成触电;从高处跳下造成摔伤或骨折等。

第四,托幼机构的环境和保教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集体环境中,楼道过于狭窄引起拥挤、踩踏;争抢玩具过程中撞伤或打伤;吃饭时饭菜过热、教师过少、责任心不强造成烫伤等。另外,场地不平整,家具、墙角、玩具棱角锐利也是造成意外事故的常见原因。

第五,学前儿童自救能力差,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和灾难(如火灾、车祸)中,受伤害最多的往往是老人和孩子。这和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差是分不开的。

资料链接

意外伤害,悬在独生子女头上的一把利剑

1.我国0~14岁儿童意外死亡专项调查显示:在各种死亡原因中,意外死亡已占第一位,占总死亡人数的31.3%,超过小儿肺炎、恶性肿瘤、先天畸形以及心脏病等高死亡性疾病死亡人数的总和。

2.据推算,我国15岁以下儿童每年因意外伤害引起的死亡人数竟有40万~50万人之多。意外伤害已成为危害儿童生存的主要原因,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第一大杀手。

3.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我国有16 000多名中小学因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自杀等非正常原因死亡,340万名学生因意外伤害住院治疗,127万名学生在意外事故中正常功能受损,34万名中小学生致残,缺课数总计2.38亿日,各种经济损失约32亿元。

4.我国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率为发达国家的3~11倍,由此造成的各种损失可想而知。

因此,意外伤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儿童意外死亡和伤残后对家庭的精神打击无法估量。在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模式中,失去孩子或孩子终身残疾给父母带来的心理打击更是难以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