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简称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以注意障碍为最突出表现、以多动为主要特征的儿童期常见的行为障碍。我们一般将美国心理学会颁布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作为诊断标准。该症可以细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涣散为主的注意缺陷多动症;二是以多动—冲动为主的注意缺陷多动症;三是混合型注意缺陷多动症。国内外调查发现多动症患病率为3%~7%,男女比为(4~9)∶1,且男孩更多表现为以多动—冲动为主的注意缺陷多动症,女孩则表现为以涣散为主的注意缺陷多动症。早产儿童患此病较多。
多动症起病于婴幼儿时期,呈慢性过程。婴儿期表现为好哭、易激惹、手足不停地舞动、兴奋少眠、难以养成有规律的饮食和排便习惯。会走路后,活动明显较正常同龄儿多。小儿除了睡眠时间外,难以有安静的时刻。进幼儿园后表现为不守纪律、好喧闹和捣乱,玩耍也无常性,玩一会儿玩具就更换。这类儿童动作杂乱无章,并不停地变换花样,因而其行为动作多有始无终缺乏完整性而显得支离破碎。如在课堂上小动作不断,一会儿玩玩具,一会儿用笔或小刀在课本上或书桌上乱刻乱画,或做鬼脸逗周围同伴发笑、招惹是非。甚或敲桌子、吹口哨、离开座位在教室里乱跑。全然不顾应遵守的纪律和对周围造成的干扰。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是虎头蛇尾,难以善始善终。且多动行为常不分场合、不顾后果、难以自控。因而其行为常带有破坏性、危险性。易发生意外事故。如在家翻坛倒罐、对玩具、文具任意拆散丢失、毫不爱惜、满不在乎。对老师家长的批评置若罔闻、屡教屡犯。参加游戏活动不能耐心等待轮换,要么抢先插队,要么就是弃而不做。喜欢爬高、翻越栏杆,在行驶的车辆前会突然横穿马路,不会游泳会任意下水,心血**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等。
多动症儿童一般在智力、动作技能、语言、社会性等方面比正常儿童发展迟缓,因而需要对他们进行较多的教育训练,如训练其手眼协调、注意力集中,多让他们与同伴一起做游戏,以增强语言交往和社会适应的能力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多动症儿童的社会阈值较高,不管是正性强化还是负性强化,多动症儿童均不易接受,即一般奖惩不易约束和矫正此类儿童的行为,所以,对这类儿童的教育和训练要有极大的耐心,每一次提出的具体要求不要太高,要让他们通过努力能够达到,以增强其成就感,与此同时,要注意消除其不适宜的行为,当不良行为出现时采用漠视或暂时剥夺一些权利效果较好。行为治疗对学前儿童多动症有一定疗效。研究表明,尽管多动症是一种与儿童发展过程有密切联系的一组综合征,但是治疗与不治疗大不一样。
儿童多动症的预防一般认为有以下措施:
1.提倡婚前检查,禁止近亲结婚,选择配偶时要注意对方是否有癫痫病、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患。
2.适龄结婚,切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有计划地优生优育。
3.提倡自然分娩,因为临床中发现多动症患儿中剖宫产者所占比例较高。
4.尽量避免孩子玩含铅的漆制玩具,尤其不能将这类玩具含在口中。
对于多动症儿童的日常保健,家长要注意治疗期的饮食,不能让患儿吃油腻、生冷、含铅量高的食物;服药期间不能吃辛辣食物、海鲜及方便面、膨化食品等,应以清淡菜肴为宜,适当补充营养。
单元小结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其身体的生长发育相似,存在共同的发育模式,遵循从感知→运动→情绪→动机→社会能力→抽象思维的发展趋势,但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受遗传、环境及儿童的主观能动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儿童,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学前儿童心理的异常发展,轻者可表现为各种心理行为问题,重者则会出现各种心理疾病。
学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通常是由于压力而引起的情绪紧张所致,引起儿童产生压力的事件有很多,与家庭相关的事件是儿童产生压力的主要源头,托幼机构里也会有很多事件使儿童产生压力。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有:吸吮手指或啃咬指甲、过度依赖、不遵守指令、偷窃、发脾气、攻击性行为、习惯**叉擦腿、爱告状和恐惧等。针对这些问题,家长与托幼机构的老师绝不能掉以轻心,但也不能草率行事。
心理疾病是一种心理精神错乱,不仅是大脑的功能发生了异常,而且大脑已有器质性的损害。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疾病有:言语及语言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自闭症、儿童多动症等,这些儿童的家长与老师如果能早发现、早诊断、早训练、早治疗,则对他们的未来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回顾与反思
一、判断对错
1.有人说“动作是个体早期的外显智力。”因此,动作的发展状况常被用作评价婴儿心理发展的指标。( )
2.婴幼儿动作的发展遵循“由整体到特殊的发展”原则,即局部的、小肌肉的活动发展在先;全身的、笼统的动作发展在后。( )
3.学前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和实物,其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 )
4.遗传因素既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又奠定了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
5.有的儿童日常例行作息时间不需要固定。( )
6.对于学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不能姑息迁就,必须严加惩处。( )
二、填空
1.如果新生儿期无惊跳反射,说明其有______。
2.婴幼儿动作的发展由头部先开始,然后到______,最后到达脚部。
3.儿童______岁时发音机制已开始定型,以后再发别的音,就容易有口音。
4.学前儿童产生压力的主要源头是______。
5.学前儿童常见的行为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疾病有:______、、
______、______。
应用与探讨
1.针对学前儿童吸吮手指的行为,提出可行的纠正措施。
2.收集一两个儿童说谎行为的案例,并对其做出具体的分析。
3.帮助有过分依赖行为的学前儿童的家长制订一份培养儿童独立能力的计划。
4.为学前儿童的家长开一个以“如何引导并纠正儿童行为问题”为主题的讲座。
5.针对学前儿童的恐惧,说出三种以上解决方法。
6.对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
[1] 祝士媛.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意义和语言发展的条件[C].幼儿园课程研究论文集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