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健康检查是对地段内0~6岁的散居儿童和托幼机构的集体儿童,按要求的时间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体格检查,系统地了解其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异常,以便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健康检查是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学前儿童健康检查的时间
我国卫生部规定,定期健康检查的时间是:①儿童出生后第一年每3个月检查一次,分别在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进行,1周岁时作一次总的健康评价。②出生后第二年、第三年每半年检查一次,分别在18个月、24个月、30个月、36个月时进行。③3岁以后每年检查一次。如果发现异常,应随时增加检查次数。
对于入托、入园的儿童,都必须进行入园前健康检查,要求在规定时间,在指定的儿童保健机构进行专门的健康检查,以鉴定儿童是否适合过集体生活,并防止将传染病带入托幼机构。
(二)学前儿童健康检查的内容
健康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询问个人现状及既往病史、体格测量及评价、全身体检、实验室检查等。
1.询问个人现状及既往病史
通过向家长询问,可获得有关儿童生长发育的资料,询问内容一般包括:
(1)出生史、喂养史。
(2)饮食、睡眠、户外活动情况。
(3)日常生活习惯。
(4)智能发展情况。
(5)预防接种情况。
(6)患病情况,尤其是传染病。
2.体格测量及评价
体格测量包括身长、体重、头围、胸围、坐高、上臂围及皮褶厚度,其中前三项为必测项目。每次测量均应在固定时间进行,测量用具和测量方法要统一,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测量后要根据测量结果,对各项指标的测量所得数值加以评价,并筛查出生长发育偏离者进行重点管理。
3.全身体检
全身体检包括:
(1)头部。头颅大小、前囟大小及闭合情况,有无方颅及颅骨软化。
(2)眼。眼睑形状、巩膜颜色、视力、眼距等是否正常。
(3)耳。有无外耳畸形,耳道结构、听力等是否正常。
(4)口腔。口腔颜色和形状、口腔黏膜、牙齿数目是否正常,是否有龋齿等。
(5)胸部。胸廓有无畸形,听诊有无心脏杂音及肺内啰音。
(6)腹部。腹部有无异常包块、肝脾有无异常肿大。
(7)外**。外**有无畸形。
(8)脊柱和四肢。脊柱和四肢有无畸形或其他异常。
(9)淋巴结。全身表浅淋巴结有无异常肿大。
4.实验室检查
根据体格测量与全身体检结果,确定相应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一般情况下,所做的检查项目包括:出生后6个月或9个月尿常规检查;2岁后每半年检查一次血红蛋白,1岁后每年检查一次;1岁、2岁时各做一次大便寄生虫卵检查;血液中钙、磷等常量元素以及铁、铜、锌、碘等微量元素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