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园管理规章制度的含义
管理规章制度是指一定的社会组织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采用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用于规范组织的各项工作及组织成员行为的各种规则、章程和制度的总称。管理规章制度是保证组织正常活动和完成组织任务的基本准则。
幼儿园管理规章制度是指为了实现幼儿园确定的发展目标,对园内各项工作和各类工作人员所规定的必须遵守的工作规程和工作行为准则。在依法治园前提下幼儿园制定的管理规章制度,就是幼儿园内部的“法则”,是幼儿园内部的管理规则,是全体教职员工在园内必须掌握和遵循的具体工作制度。
(二)幼儿园管理规章制度制定的原则
幼儿园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是幼儿园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一项严肃而又复杂、细致的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四项。
1.遵循国家法律政策的原则
幼儿园规章制度的制定首先要遵循国家法律政策的规定,必须符合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精神,不得违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规章所规定的内容。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幼儿园的发展规划及其教师的行为准则必须符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办学方向,不能偏离教育的公共性和公益性,更不能以营利为目的举办教育机构。
2.符合学前教育办学规律的原则
幼儿园管理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律,具有科学性和进步性,要充分体现学前教育工作的本质属性。例如,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一条规定:“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当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中。”第三十三条规定:“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不得开展任何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这是根据我国学前教育办学实践总结出来的,所有幼儿园制定规章制度必须遵照执行。幼儿园管理规章制度所规定的内容,既要符合国家学前教育办学的基本规律,又要兼顾本地的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同时应当引导学前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当学前教育管理规章制度不适应当前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时,幼儿园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及时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
3.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则
幼儿园的管理规章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运用,幼儿园教职员工在熟悉了岗位职责、规章制度的具体要求后,便能够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形成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工作节点环环相扣,岗位职责明晰,责任到岗、责任到人,从而能够保证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规范开展。
4.充分行使教职工民主管理权利的原则
幼儿园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的过程是全体教职工充分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过程。幼儿园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就是广大教职工充分了解国家政策法律规定精神,理解和领会学前教育的办学规律,明晰不同人员的岗位责任和工作规程的过程。在全体教职工达成共识基础上,充分发挥民主讨论的功效,各方充分发表意见,最终形成集体认同的意志,并形成本幼儿园条文化、规范化的规章制度,这一过程能够调动全体教职工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积极性,从“要我遵守”转变为“我要遵守”,真正提升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