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基本问题讨论

十九、农村幼儿园如何开展区域活动

字体:16+-

区域活动是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为使幼儿进行高效学习、获得最佳发展而精心设计的环境。它可以让幼儿自由地进出各个区域,开展游戏活动;它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区域活动能带给幼儿自主思考、选择、怀疑、设问和探索的机会,让幼儿在自主选择的活动区域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它能满足不同幼儿多方面、多层次发展的需要,是幼儿自主性发展的重要平台。

那么,适合农村幼儿教育的区域活动究竟应该如何开展呢?农村幼儿园有着丰富的资源,如果加以合理利用,因地制宜创设具有农村特色的区域活动,便可以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1.有效挖掘农村自然资源,促进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

对于幼儿来说,只有让他们亲近自然、接触自然,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开放的、具有教育价值的自然材料,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活动乐趣。在这方面,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春天的野花、野草、各种树叶;夏天的水果、昆虫、荷花、荷叶、沙石;秋天的种子、果实、稻草、落叶;冬天的雪地等,都可以作为区域中的材料。

搜集这些材料时,我们可以引导幼儿与教师一起搜集,并搬回活动室,再根据材料类别创设自然材料的创意区。例如,在认知区域,可投放由大到小的种子、蔬菜、熟籽、树叶,供幼儿进行分类。在美工区,如图3-18所示,投放麦秆、树叶、石头、蛋壳、谷粒、竹子等,让幼儿进行摆放粘贴或合作完成作品;用萝卜、地瓜雕刻作品进行漏印。在结构区,如图3-19所示,投放纸盒让幼儿搭建高楼;还可以投放稻草、竹片、木片、土豆、红薯等材料,让幼儿利用这些材料搭出一座座高楼大厦或者摆造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物品。在数学区,可投放贝壳、石子、有颜色的熟籽、小竹片等,让幼儿探索分类、集合的奥秘。在表演区,用竹子制作各种乐器,如沙球、响筒、双响板、小琴;如图3-20所示,还可以让幼儿穿一些水果串,练习小肌肉,立体感知各种水果;用树叶制作服装;野花采来当花环;采集的野果、小树枝用来布置表演区的场地。在操作区,如图3-21所示,可提供农村常见的玉米粒,让孩子拼有趣的图形;用种子串项链;用黑黝黝的泥土捏泥人、小火车、飞机、房子等。

图3-18 蛋壳粘贴作品材料

图3-19 城堡搭建

图3-20 穿水果串

图3-21 神奇的玉米粒

2.利用社会自然环境,开展富有野趣的运动

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的培养目标,幼儿园要不断挖掘附近的自然环境资源,利用周边自然环境的可锻炼因素,进行愉悦的户外区域活动。例如,可以带幼儿进行“远足”,背个小书包,走走跑跑,认认标记,看看家乡,提高运动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可以让幼儿每人提上小水桶,背上小书包,头顶一个沙袋,在农村的羊肠小道上走一圈,锻炼体力和平衡力;可以带着幼儿来到麦场放风筝,在跑跑停停和放风筝中,提高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畅快、自由的活动能够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提高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还可以带幼儿到树林里玩游戏,去草地和稻场打滚,去小河边捉鱼、捉蝌蚪、打水漂等,拉近幼儿与大自然的距离,满足幼儿亲近大自然的渴望,使幼儿天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自主性逐步提升,运动热情更加高涨,充实幼儿的内心世界。

3.利用废旧物品自制活动材料,丰富活动区的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倡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实践证明,幼儿往往喜欢那些价格不高的、低结构化的、来自生活中的游戏材料。因为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能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

图3-22 喂娃娃

农村幼儿园没有足够的资金购置现成的玩(教)具,但是可以利用自然物和废旧物品丰富区域活动材料。在收集废旧物品时,要充分考虑废旧物品的环保性、安全性、教育性、实用性、易搜索性等因素。如图3-22所示,教师用可乐瓶、毛线、一次性碗制成“娃娃”,通过向幼儿提供各类豆子、筷子、勺子,让幼儿使用筷子或勺子喂娃娃。教师和幼儿还可以带来家中的洗发水瓶子、化妆品瓶子投放到“理发店”;幼儿把自己以前穿过的小衣服带来,变成“娃娃的盛装”;还可以把那些大大小小、厚薄不一的泡沫板切割成各种形状来造房子、做蛋糕,这些都为幼儿的游戏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创造空间。幼儿参与制作,动手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增加了,环保意识提高了,也更喜欢区域活动了。在户外活动中,如图3-23和图3-24所示,教师可利用麻袋、黄沙、易拉罐、棍子等农村常见又低廉的东西,自制高跷、跨栏等器具,孩子们可以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自由地活动,在爬、钻、跑、跳、投、平衡等运动中使综合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图3-23 沙袋

图3-24 跨栏

4.利用家长资源,创设家庭活动区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图3-25 时装表演

幼儿园可以邀请家长助教,创设家庭活动区域。在农村,家长们相对比较空闲,鉴于此,幼儿园可以在本园开设家庭活动区,经常有计划、有组织地邀请一些有特长的家长参与各班的活动。如请会编织的家长用稻草编小狗、小鹿、篮子、戒指;请开饮食店的家长教孩子包馄饨、饺子、包子;请卖豆腐的家长教孩子磨豆浆,做豆腐等,帮助孩子们学习生活的本领。如图3-25所示,可以开展由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利用废旧物品自制服装的“时装表演”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穿着与家长一起设计制作的各式漂亮的 “服装”,觉得特别神气,家长们的积极参与进一步丰富了区域活动的内容。

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为幼儿的一日活动提供了宽松的施展空间,幼儿园必须因地制宜创设环境,力求具有地方特色,并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区域活动,让幼儿自主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轻松、愉快的开放性环境中,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实现区域活动最佳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国娟.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主旋律 [J].教育导刊,2006(5)

2.童海安.也谈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现状与策略[J].小学数学研究,2013(26)

3.蔡明黎.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J].教育战线,2008(8)

4.陈文波.农村集镇幼儿园区域活动资源的扩展 [J].当代学前教育,2011(4)

5.耿凤.浅谈农村自然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2012(8)

6.尤燕芳.扩大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 [J].考试周刊(幼教天地),2010(6)

7.王薇薇.浅谈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本土化 [J].学前课程研究,2007(10)

8.李玮生.农村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思考与对策[J].教育视野,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