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基本问题讨论

二十四、后天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巨大作用是什么

字体:16+-

儿童的心理发展到底是由什么决定和影响的呢?是遗传还是环境?关于这一问题,历史上的争论由来已久,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

1.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儿童心理发展离不开遗传提供的基础,没有遗传便不可能有心理的发展。比如,先天愚型的儿童,由于染色体异常,智力落后;再如近亲结婚导致的儿童智力落后。由此可见,先天遗传缺陷会极大地影响儿童后天心理发展,所以,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2.儿童心理发展能否实现,取决于后天环境与教育

即便儿童出生时遗传基因都正常,但是儿童心理发展能否实现,还是取决于后天环境与教育。说明此观点的最为人知的便是“狼孩”的案例了。

【案例】“狼孩”的成长

20世纪20年代,印度传教士辛格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丛林中发现了两个由狼哺育的女孩。大的约8岁,小的1岁半左右。据推测,她们是在半岁左右时被母狼带到洞里去的。辛格给她们起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Kamala)、小的叫阿玛拉(Amala)。她们被领进孤儿院时,一切生活习惯都同野兽一样:不会用双脚站立,只能用四肢走路;她们害怕日光,在太阳下,眼睛只开一条窄缝,而且不断地眨眼;她们习惯在黑夜里看东西;她们经常白天睡觉,一到晚上则活泼起来,每晚10点、1点和3点准时发出非人非兽的尖锐的怪声;她们完全不懂语言,也不发出人类的音节;她们经常动物似的蜷伏在一起,不愿与他人接近;她们不会用手拿东西,吃起东西来真的是狼吞虎咽,喝水也和狼一样用舌头舔;吃东西时,如果有人或有动物走近,便呜呜作声去吓唬人;在太阳下晒得热时,即张着嘴,伸出舌头来,和狗一样地喘气;她们不肯洗澡,也不肯穿衣服,并随地便溺。

她们被领进孤儿院后,辛格夫妇异常爱护她们,耐心抚养和教育她们。总的说来,阿玛拉的发展比卡玛拉的发展快些。进了孤儿院两个月后,当她渴时,她开始会说“bhoo(水,孟加拉语)”,并且较早对别的孩子的活动表现出兴趣。遗憾的是,阿玛拉进院不到1年便死了。卡玛拉用了25个月才开始说第一个词“ma”,4年后一共只学会了6个字,7年后增加到45个字,并曾说出用3个字组成的句子。进院后16个多月,卡玛拉才会用膝盖走路,2年8个月才会用两脚站起来,5年多才会用两脚走路,但快跑时又会用四肢爬行。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但她直到死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狼孩”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便刚出生时,这两个孩子具有正常的人类基因,但是由于她们在狼群中生活多年,没有接受正常的人类环境的熏陶和教育,因此她们的心理发展也无法正常进行。

3.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上起决定作用

【案例】“智力落后”的山里孩子

陕西有一个山区非常贫困,省里视察时发现有很多“智力落后”的孩子。省里非常重视,先后派了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去考察,最后发现没有水质污染、环境污染等问题。之后,省里又派了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去考察,最后发现,这个地方“不缺少生活,不缺少人格,缺少的是教育、信息”。于是,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对这个地方的儿童进行干预。当地的家长和孩子都非常纯朴,拿出自己家里的白面款待研究人员,孩子还偷偷地塞给研究者核桃……研究人员也深深地为他们的纯朴而感动。但是令研究人员感慨的是,如此纯朴善良的孩子们,就是因为生在、长在大山里,缺乏教育资源和信息,而导致了“智力落后”。

从上面这个案例可以看出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即便这里的孩子出生时一切正常,善良、纯朴,但就是因为缺乏后天教育环境,才导致了当地儿童的“智力落后”。

4.遗传和环境具有交互作用

【案例】著名的小白鼠实验

1972年,《科学美国人》(Science of American)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研究论文:《丰富的经历=更大的大脑?》(More Experience= Bigger Brain?)。这篇研究以小白鼠为研究对象,把36只小白鼠随机分成3组。这36只小白鼠经过了严格筛选,保证在遗传方面的接近性。第一组小白鼠被放置于丰富的环境中,5~7只老鼠住在一起,笼子里有好玩的玩具、丰富的材料供小白鼠操作。第二组小白鼠被放置于贫乏的环境中,每只老鼠单独住在一个笼子里,笼子里什么都没有,只是每天保证小白鼠的吃喝。第三组小白鼠被放置于“中间的环境”。

在养育了4~10周之后,研究人员对这些小白鼠进行了解剖,结果发现在丰富环境中养育的小白鼠大脑重量增加,胶质细胞增多,大脑皮质增厚。这说明,这些小白鼠的大脑变得更加优秀。而在贫乏环境中养育的小白鼠则相反。

以上研究案例告诉我们,先天的遗传基因不是固定不变的,后天的环境和教育能够改变先天的遗传,丰富、良好的环境能够促进大脑的发育。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但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正常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尽量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后天环境和教育,选择适合儿童的学习内容,提供尽可能丰富的操作材料,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方式,不能由于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不足而阻碍儿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