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明确记忆的目的
情绪是幼儿心理的动力系统,记忆效果和幼儿的情绪状态有很大关系。幼儿兴趣强烈,情绪积极,自信心足,记忆效果就能提高。所以家长和教师要注意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激发幼儿对识记材料的兴趣,要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提高记忆效果。
有意识记的形成和发展是儿童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变,识记的目的性直接影响记忆的效果。在日常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教师要向幼儿提出明确具体的任务和识记要求,并进行言语指导,促进他们言语调节机能的提高。事实证明,如果在识记某一事物前,教师向幼儿提出具体的要求,那么就能调动幼儿记忆的积极性,幼儿的记忆效果会更好。
(二)教学内容具体生动,富有感情色彩,促进幼儿的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的发展
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准备丰富多彩、形象鲜明的教具玩具,提供幼儿能直接操作的游戏材料;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有趣,绘声绘色,这些不但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使教学内容成为记忆的对象,而且由于富有感情色彩,容易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反过来又加深了记忆,提高了记忆的效果。如幼儿园经常采用的教学游戏、演木偶戏等形式,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帮助幼儿提高认识能力,提高意义识记水平
许多实验和事实表明,幼儿对记忆材料理解得越深,记得就越快,保持的时间就越长。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尽量帮助幼儿理解所要识记的材料。同时,还要指导幼儿在记忆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逐步学会从事物的内部联系上去识记事物。这样,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在积极思维的过程中记,幼儿识记不仅容易,而且效果好,还有助于意义识记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例如,用单纯重复跟读的方法教幼儿背诵古诗《锄禾》,需要二三节课才能记住。由于某些词、句理解不透,背诵时还经常出错。而一位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幼儿背诵古诗前,先把诗的内容绘成美丽的图画,再用故事形式向幼儿讲述诗歌的内容,进而引导幼儿对诗中的“锄禾”“当午”等词进行讨论,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理解。结果只用一节课幼儿便顺利地记住了这首诗,而且经久不忘。
(四)正确评价识记结果,合理组织复习
幼儿记忆的特点是记得快,忘得也快,记忆的保持性差。所以,正确地评价幼儿的识记结果,对提高幼儿记忆的品质会有很大的促进。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只要幼儿能背出、复述出规定识记材料的一部分,教师就应该给予及时的表扬,而不要去责怪为什么另外的部分记不起来,或用“罚做”“罚背”的办法来惩罚幼儿。这样做只会挫伤幼儿识记的积极性。
给幼儿布置识记的任务后,根据遗忘的规律,及时合理地组织复习,是提高幼儿记忆效果的好办法。复习的形式要多样,尽量避免靠简单的重复、机械识记来复习。可以结合教学和生活活动,用游戏、谈话、讨论等方法让幼儿在活动中对需要识记的材料进行强化,提高记忆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