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教育基本能力实用手册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与主题活动开展

字体:1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所以,幼儿园教育要选择对幼儿发展有利的、适合幼儿学习的、有意义的主题内容,充分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建构学习的课程内容。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目的性原则。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必须把握幼儿园教育目标要求,一方面要兼顾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每个方面在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上的内容。

第二,适合性原则。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第三,兴趣性原则。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首先要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寻找富含教育价值的内容;其次要注意观察、了解幼儿,找到幼儿的兴趣点,或者与目标接近的、有关联的兴趣点,做到眼中有幼儿。

第四,生活性原则。选择生活化的课程内容,这些内容“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总之,对于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师应该依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相关要求,灵活地选择和创造性地组织实施,充分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选择出符合幼儿兴趣需要的、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内容体系,为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和一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国幼儿园教育中常用的是主题活动的形式,以下做重点阐述。

一、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内涵

幼儿园主题活动,就是在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即围绕某一主题,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种学习内容(幼儿园五大学习领域)有机联系在一起,如图5-1。主题决定了五大领域的活动目标与内容,而五大领域的开展与实施反过来又会影响主题的选择与丰富。五大领域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的,成为一个有机的联系体,而不是简单地拼凑在一起的。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各领域的学习内容在主题中的比重并不是均等的,会因主题自身特点、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幼儿特点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侧重。

图5-1 主题活动的横向结构示意图

二、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特点

课程的整合化已成为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从幼儿园课程改革实践中看,采用主题形式整合各领域教育内容是幼儿园整合性教学的形式之一。其中既有以教师预设为主的主题活动,也有预设和生成相结合的项目活动。在这里,统称为主题活动。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主题活动课程为幼儿、教师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学习内容和教育内容,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那就是:到底该选择什么样的主题?什么样的主题才能引发幼儿的兴趣?什么样的主题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在主题活动中,“主题”是核心,起着统率作用。一般而言,主题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例如,围绕幼儿自身的生活事件、社会生活事件、文学作品或提炼一些现象、过程、原理等形成主题,设计教育、教学活动。由于主题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因而反映的是一个整体的具体的世界、一个鲜活的现实世界。每个主题中不仅包含多个领域的内容,而且能让幼儿对事物获得一个较为整体、全面和生活化的把握。

一般来说,幼儿园的主题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主题活动内容来源于幼儿生活,而不是科学领域

主题活动以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内容为主题,以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为线索。在选择主题活动内容时,更关注幼儿自身的生活事件和生活经验,从幼儿的生活范围中寻找主题活动内容,而不是从科学知识出发选择主题活动内容。

2.主题活动包含各领域和学科的学习内容,但是不以学科领域知识和技能学习为重点一个主题活动通常包含多个领域或学科的学习内容,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主题活动强调多学科之间的有机结合与整合,其目的不在于掌握某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而是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事物,从而对事物获得整体的、全面的理解。

三、主题活动对幼儿的价值

一方面,主题活动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反映的也是幼儿的生活,这有利于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主题活动提供了一种更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和更有实际意义的学习。可以说,主题活动对幼儿教育有独特的价值。

第一,幼儿结合主题内容学习领域知识,有利于其积累学习经验,加深对领域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形成。

在主题活动中,幼儿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并积累不同领域的学习经验。和专门的学科教学活动相比,主题活动中的各领域教育虽然不是围绕某一领域或某一概念系统地向幼儿提供学习经验,但是它的学习内容也考虑到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学习领域知识、能力和发展的需要,而且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容易被幼儿接受和理解,是一种比较自然的学习形式。

第二,幼儿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领域知识,可以亲身体会领域知识的实际应用。

主题活动中的领域知识学习,还有一个重要的价值,就是让幼儿体会到领域知识的实际应用。因为主题活动是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的学习活动,因此问题解决在主题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主题活动中涉及的领域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可以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帮助幼儿解决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亲身体验、体会领域知识的实际应用,增强了幼儿的知识应用意识。

四、主题活动中的领域教育活动设计

(一)在主题中寻找领域教育内容

教师首先要对主题中涵盖的领域教育内容进行分析和检核,以发掘主题所蕴含的领域教育价值。例如,“我长大了”主题活动中的活动内容可包含如图5-2所呈现的几个方面。

图5-2 “我长大了”主题网络图

在“我长大了”主题中,可生成四个小主题:“快乐的我”“能干的我”“懂事的我”“自豪的我”,整合的领域教育内容可涉及五大领域。

(二)以领域内容作为主题的活动设计

主题的来源之一是某一领域的知识,即主题是以一定的领域为基础来设计的,如“美丽的春天”“夏天的水果”“我们的朋友”“明天是六一”等。这些主题明显与科学领域、社会领域、语言领域有关,但在主题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又不仅限于某一领域,往往会将多个领域的内容整合其中。

在以领域教育内容作为主题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有:这一主题涵盖了哪个领域的教育内容?涵盖了哪些领域的教育内容?在这一主题中,幼儿所要学习的经验,需要通过哪些教育、教学活动获得?

【案例】

“中秋节”主题活动

以科学领域的教育内容为主设计,整合多个领域的教育内容,具体如下:讲故事(嫦娥、吴刚的故事——语言);香香的月饼(制作月饼——科学、艺术);分月饼(数学);今天的月亮好圆(语言、艺术);我和妈妈买月饼(社会、数学)等。

下面是“中秋节”主题活动的网络结构图(见图5-3)。

图5-3 “中秋节”主题网络图

活动一:科学活动——认识中秋节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传统节日,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3.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准备一块月饼,并请家长告诉幼儿月饼的品名。

2.民间故事《嫦娥奔月》。

活动过程

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幼儿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3.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教师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4.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1)教师问:月饼有很多种,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月饼?(引导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味道来介绍)

(2)教师问: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呢?

(3)教师小结。

(4)分享月饼。

5.听故事《嫦娥奔月》。

活动二:泥工活动——香香的月饼

活动目标

1.学着用搓、压的方法,把泥搓圆压扁,并能用工具在泥面上刻印各种花纹。

2.喜欢传统节日,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泥工工具以及刻、印的工具。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八月十五中秋节。

2.出示月饼,让幼儿讲讲月饼的形状和花纹,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3.教师讲解并示范用橡皮泥做月饼的方法。

(1)先搓圆再压扁,然后在泥面上用工具画花纹。

(2)用印模的方法做月饼。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大胆绘制花纹。

5.月饼展览会:幼儿互相参观自己做的月饼,并说说谁做得好、为什么。

五、主题活动中渗透领域教育的注意事项

首先,在主题活动中,领域教育内容的整合是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实现的,包括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及日常生活。

其次,在主题活动中,领域教育内容的整合应该自然地渗透其中,不能因为领域内容冲淡了主题。

再次,在主题活动中,幼儿有时还会生成一些与其他领域内容有关的活动,对此教师应给予关注和支持。

六、主题环境创设的实例

师幼共同设计与布置班级环境、设计主题墙,具体范例可参看下图。

升入中班我们大家变得很能干,瞧我会做很多事了

我们自己装饰的小手

这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