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随机和定时进班相结合
随机进班更容易看到教师工作的常态,能更客观真实地观察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专业能力和水平,有时能看到定时进班看不到的现象。定时或者有计划、有目的地进班能够围绕管理者关心的问题进行重点观察、研究,更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能力和幼儿园质量。应该说,两种进班看实践都有各自的意义和价值,各有优势和劣势,二者必须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将两者有机结合地进行实践会帮助园长更准确地把握保教实践的信息,更准确了解管理优劣,使园长指导保教管理更有针对性。
(二)共同经历,研讨分析
保教实践管理中的问题,关系到幼儿发展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水平提高,关系到幼儿园的生存,所以是不容忽视的。有时这些问题还不仅仅是保教管理的问题,有时这些问题仅靠业务管理者难以发现和解决,所以特别需要园长与业务干部或管理团队共同实践,在共同经历的过程中去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某园根据环境创设中围绕“自然角”创设出现的问题(不重视,不会创设;材料匮乏,缺少引发幼儿探究的问题)进行了两次教研活动,业务管理者以为教师们说得都很明白,那么自然角环境创设应该没问题了,可是进班看时依然没有看到理想的改变。业务管理者感到很苦恼,于是与园长沟通。园长了解情况后,两人一起进班观察、分析,发现教师呈现的改变显示出教师并没有完全理解自然角环境创设的目的和方法,较少站在幼儿角度思考问题。于是,园长与保教管理者进一步明确了教研的具体目标和方式,最终使自然角的环境创设、材料投放、问题提出适应了幼儿特点,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愿望和行为,使自然角发挥出了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渗透的价值。
(三)个别沟通,树立威信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需要时间的,每个人都是需要被尊重的。当园长发现业务管理中出现问题、需要指导时,要依据问题的严重程度,思考沟通的策略和场合,尽量在不影响业务管理者威信的情况下,多进行真诚的个别沟通,让业务管理者明白问题的实质及危害。要与其共同分析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业务管理者找到问题原因和改进方法。这样的帮助,既保护了业务管理者在教师中的威信,让教师信任业务管理者,又保护了业务管理者的自尊心,有助于其积极学习和改进。
例如,园长发现新上任的业务园长工作非常尽职尽责,善于思考和研究,对教师也很真诚,乐于助人,也敢于管理不怕得罪人,使幼儿园的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业务园长不讲究工作方法,让教师挺有怨言,影响了业务园长的威信,甚至在评价时给了兢兢业业的业务园长很低的分数。业务园长也很烦恼。考虑到业务园长工作繁忙又自尊心很强,直接告诉她不一定能够接受。于是,园长征求业务园长意见,以请她喝茶的方式,边聊天边了解她工作的苦恼和想法,在肯定她为幼儿园保教质量提高做了很多工作的基础上,帮她分析原因并让她意识到,如果不注意方法,不注意尊重教师的劳动和教师特点,很多工作难以做到教师心里,也会让自己的管理越来越陷入被动的道理。经过与园长耐心真诚的沟通交流,业务园长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并愿意改进,开始注意方法,园里的业务管理工作逐步顺畅起来。业务园长也逐渐得到了大家的喜爱。
(四)抽查文本
园长公务繁忙,深入一线的机会非常有限,怎么能了解更多保教管理的真实情况呢?有经验的园长多会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抽查文本即是常用的方式。文本抽查包括教师日计划、笔记、管理者的批阅等,从这些资料中,园长可以了解各类型教师工作状态、工作态度、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了解教师的思想和境界、了解教师的工作及一些生活需要,了解教师的困惑及原因,还能了解教师不为人知的一些闪光点,等等。同时,也可以从业务管理者批阅中了解业务管理和指导是否到位,有哪些不足。可以随时对业务管理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文本抽查的好处是利用业余时间也可以随时了解,弥补了园长工作繁忙无法进班了解真实情况的不足,同时还会帮助园长认识更多的教师。如若园长对文本再进行一些适当指导,更会让教师多一次获得专业指导的机会,能够丰富他们的经验,获得不同的启迪;也能使园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师,了解幼儿,更好地为他们的发展和成长服务。
(五)随机访谈、交流
园长也可利用一些空闲时间,对教师进行个别访谈,或者随机与教师交流,把自己的困惑、想法与教师分享,随时了解教师的心理动态、想法和高招。平等地互相交流和沟通,往往能够打开心结,也会让园长了解一些实际情况,为改进管理措施提供信息。
(六)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其实是了解幼儿园质量问题的一个不错的途径。一是当今家长文化水平普遍提高,看问题的视野和角度也各不相同。二是现在家长非常重视幼儿的教育工作,有些家长也热衷于参与幼儿园管理和教育,注意学习和积累相关经验。所以无论从哪方面说,他们都给幼儿园教育和管理带来了不可多得的资源,如果园长学会利用这一资源,吸引家长更多地参与幼儿园管理和教育工作,家长有了幼儿园教育和管理的主人翁意识,也会给管理提出更多的建议和良策,帮助我们提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