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入但不干扰
保教工作管理主要由业务管理干部实施,园长的作用是引领、指导。因此园长要本着信任、尊重和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大胆放手,放权给业务管理者,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管理实践和研究。园长要深入实践,但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和教育原则的前提下,园长要尽量少干扰业务管理者的管理。要多听多看,少主观臆断;多沟通多研讨,少指责埋怨;多引导,多言传身教,少指手画脚。这样,业务管理者就敢于创造性地独立开展保教管理,心甘情愿地接受园长指导,从而使保教工作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二)引领但不束缚
园长作为一园之首,有其权力所带来的权威感,容易使部下盲目服从而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在指导保教工作时,园长要尽量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学习研讨氛围,学会让干部、教师敢想敢说,在百家争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专业引领作用。这样会避免以自己的想法代替或者束缚干部的想法,避免使好的想法和做法难以得到呈现或不被理解,这样会扼杀干部的创造意识和能力,让管理失去活力。
案例之窗
察一察,听一听,议一议
北京市东城区大方家回民幼儿园 宋晶晶
保教主任作为园所保教工作的主管,关系着园所保教工作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如何让保教管理者在管理中富有成就感,让老师的教育工作有滋有味,我在管理中改变了以往布置任务式的管理方式,以“进班察,听她说,大家议”的策略对业务干部管理进行探索尝试。
一、察现象
各班的实习生进班实习已经三个月了,实习进展到什么程度了,达到什么效果了呢?我分别走进三个分部的班级进行了连续观察,发现实习生在半日活动中在不停地做事,一会儿打扫卫生,一会儿帮老师制作玩教具,一会儿帮老师带幼儿户外活动,一会儿帮保育员护理幼儿进餐,等等,完全一个“救火队员”。针对此事,我与班长进行了交流,班长说她们每周有实习的重点内容,那么实习生在一天工作中怎么来安排她实习的重点工作呢?怎么整合她的重点工作和班级其他工作呢?针对这一问题我想听一听保教主任的说法。
二、听说法
我把问题抛给各班主任——“你们进班看到实习生工作状况是什么样的?班长是怎么指导实习生的?”
说法一:我们进班看,实习生这一段实习挺好的,干活勤快,工作态度好。
说法二:我们分园的实习生工作有积极性,踏实,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干活挺快,但没有工作经验。
说法三:我们本部的实习生跟着班长,班长指导她们工作,干了不少活儿,她们大多数认真,踏实。
听了她们对实习生的不同说法,我发现了业务干部在指导班长带实习生过程中的问题:注重实习生工作的态度,忽略了实习生的专业成长问题和班长指导实习生的工作思路问题。
三、议妙招
针对实习生实习问题,又一次“小型会诊议妙招”开始了,针对“怎样有实效性地促进实习生的业务成长”问题,集思广益,大家出妙招。
在你一言我一语的无障碍沟通交流中,我们梳理出了带实习生的方案和妙招:
一是结合实习生个人自身优势和个性特点,制订个性化实习方案。
二是班长明确带实习生工作思路及每周指导工作重点。
三是每天20分钟实习生反思,班长反馈。
四是每周班长对实习生进行评议,给实习生提出改进调整的意见。
通过对实习生实习这一问题的管理,“察现象,听说法,议妙招”这一策略引导业务干部进班看现象发现本质性、有深度的问题,再通过大家帮着出主意,想办法,问题迎刃而解。这一过程,不仅是大家集思广益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业务干部学会从观察到的某一现象发现其中的深层问题,在反思中想出应对的策略,调整管理的思路,在实践中再调整,再实践,在教师的变化中体验到了管理的成就感,收获了管理的经验,教师也获得了成长。
(三)亲眼见切忌笼统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园长无论通过什么途径和渠道发现保教管理出现问题时,也都要用实践中亲眼所见的事实有依据地与业务管理者对话,不能道听途说,捕风捉影,避免以讹传讹带来对管理认识的偏差,影响问题的真实呈现和进一步的协商改进。
例如,保健医反应,某班在执行保健卫生制度时总是拖泥带水,不能严格执行:如幼儿喝水总是自己倒,这样水壶的消毒就是问题;进餐时,教师让幼儿自己取,想吃多少拿多少,幼儿的食品摄入量难以保障。园长听说后,不能因此判断班级教师不遵守幼儿园制度,而是一定要深入一线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原因是什么。在深入一线后,园长发现,不是班级教师不知道卫生保健制度如何执行,也不是不愿意执行,而是教师想在培养幼儿主动性方面做些尝试,觉得一些保健卫生制度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和独立生活能力产生了冲突,于是想与保健医商量一个两全之计,能够尽量满足幼儿的需要,又能保证保健制度执行。但是保健医认为,幼儿的生命安全为第一位,所以应该严格执行卫生保健制度,不能灵活处理,于是教师比较为难。园长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后,发现这个困惑在别的班也存在,只不过他们屈从于保健制度的压力而放弃了自己的想法,但心里还有疑惑。于是,园长建议开展一次教研活动,让大家充分讨论如何做到既能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又能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教研过程中大家从保护幼儿身体健康和发挥幼儿主动性两个角度进行讨论,逐渐统一了认识,最后决定:为了培养幼儿的主动性,一是采购方便消毒的,既耐高温又不易碎的水壶,二是全面观察每名幼儿的就餐情况,了解每名幼儿的食量,保证幼儿的营养获取。通过开展教研活动,困扰教师和保健医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自主学习的培养都得到了有效保障。
(四)情感激励
每个人都有价值实现的需要,每个人都需要鼓励、接纳和宽容,园长对自己的员工做出的成绩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表扬最能激励士气。所以园长在指导保教工作中,要学会运用情感激励的手段,多鼓励业务管理者,对他们做出的成绩、想到的点子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表扬,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尊重的关系。即使发现管理中的问题,也要在充分肯定其努力的基础上再指出问题,这样会让业务管理者感到被理解、被尊重,而又不失自信,从而愿意改进,并努力把工作做好。
(五)管理一致
管理者管理的一致、协调和统一是幼儿园管理中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这里的一致应是价值观的一致,以及管理要求、制度落实等方面管理的一致。因为这些问题涉及如何给基层教师进行指导,教师如何在实践中根据指导改进观念和行为。特别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园长和保教管理者分别进班,同样一个问题对班级和教师的指导方向明显不一致,使教师不知道听谁的,有的教师可能会只听园长的,不听业务园长的,不仅使业务园长威信受到影响,也难以使保教管理有实效。
例如,有的园长自身学习提高不够,新的理念和思想接受得少,做不到理念的更新,却在进班指导过程中对教师支持幼儿主动学习、给幼儿探索空间的做法观察不够,不理解,而只一味强调常规培养,要求教师改变方式,使业务管理者辛辛苦苦的指导付诸东流,教师的观念、行为出现矛盾和倒退。这些问题是园长的指导与保教管理者观念和管理不能达到一致的典型表现,这种错误的指导方式会造成教师思想和行为的混乱,给质量提高带来负面影响。
应该说,幼儿园保教管理确实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特别需要管理者有专业水平,所以园长一方面要与时俱进注重不断学习吸收新的教育理念,也要随时与保教管理者多沟通思想,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达成管理的共识。“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园长的指导和保教管理的一致才会更好地带着幼儿园这列火车跑得稳,跑得快。
园长手记
“教研提纲”追问记
北京市东城区大方家回民幼儿园 蔡秀萍
教研活动是幼儿园日常教育的先导,是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教师专业水平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教研活动中业务干部的引领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也是提升业务干部专业指导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为了保证每次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我们要求业务干部在组织教研活动前一周确定相应的教研活动提纲,包括研究内容、活动流程、相关链接等几个方面,这样能让干部、教师对教研活动了解在前、学习在先,以便更充分地投入教研活动中去。今天又是业务干部和我一起研讨教研提纲的日子,教研主任兴高采烈地来到办公室,出示了第一份教研提纲,并告诉我这次主要针对“自然角游戏中的观察记录”来研讨,因为科学活动的记录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让孩子学习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去完成自然角中的各项工作。看着她自信满满的样子,我及时给予肯定“提纲制定得不错,问题清楚明了,过程设计也紧紧围绕问题,有视频,有问题讨论、问题梳理,力求让老师明白如何去支持孩子的游戏,很好!”同时,我也向她提出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观察分析幼儿在自然角的活动,预设支持幼儿探究学习的策略’作为本周的研讨题目呢?”主任说:“因为在进班时我发现老师不会观察幼儿,有部分年轻教师根本不知道看什么?怎么看?”我说:“那你说说,教师在自然角应该看什么?怎么看?”主任想了想说:“看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说了什么,干了什么。”我说:“还有吗?”主任说:“孩子对什么有兴趣,材料合适不合适……”我说:“这是你想到的,有可能老师也会想到这些,那么现在的国内外研究,在观察幼儿方面还有哪些信息呢?”主任不好意思地说:“我没有查阅这方面的资料。”我说:“好,这个可以去查,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引领教师进行讨论。再问个问题,如果教师们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来,你都可以用什么方法引导?你预测一下,教师在讨论时大概会出现几种情况?你要如何应对?”主任:“我明白了,您容我再回去想一想吧!”
教研活动前,当我们再次就教研活动的设计进行讨论时,主任手里的提纲由一张纸变成了一个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干部前期学习的心得,以及教师在教研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引导策略。所以,由于干部准备充分,教研时教师讨论热烈且很有收获。园长的追问,使业务干部清楚地认识到:一是要研究老师,研究教师的现状,研究教师目前的需求,还要研究教师在教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等。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业务干部研究教师需求的能力,能够选择适宜的问题与目标,让业务干部学会自下而上确立研讨的问题,帮助干部提高对问题的筛选和价值判断能力。二是要研究内容,让教师讨论的内容,干部一定要先做“功课”,学清弄懂,才能更好地引领教师的研究。三是要研究引领策略,提高干部设计适宜的研究过程和问题、选择适宜的研究方式、把握适宜的研究目标和研究节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