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的阅读教室

你就是这样爱折腾的,不是折腾分数,而是折腾生活

字体:16+-

分数这个东西,你不会轻视它,但是也不会把它太当一回事。不就是应试么,你才不会把生活之舟搁浅在无尽的习题中,你不愿意在茫茫题海里沉没,更是鼓励年轻的老师们不要把自己大好的青春消耗在这种无聊无趣的练习中。考试之前突击一下,做几张试卷,熟悉不同的题型,教给孩子一些必要的应试技巧,足以应付考试了。只不过是小学呢,能有多少知识?你一直记得有位妈妈掷地有声的话语:“给我一年的时间,我完全可以将孩子六年的功课全部补好!”

童年的林子里,要开各色各样的花。

童年的箱子里,先装大石头,再装小石头,最后才是沙粒。这个顺序错不得,所以你带给孩子们的是大快乐、大情怀、大格局,而不是一头钻进应试的泥沼。

你深知在小学时代用力过甚就像长跑运动员一开始发力过猛,到后来一定力所不逮气喘吁吁失去领先地位最后居于中下游,你反感“抢跑”式的各种课外培训,当然也不赞同“赢在起跑线上”一说。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程,有时固然需要快走,有时也需要闲庭信步,慢慢走,欣赏路旁的风景。

你见不得生活里的中规中矩死气沉沉,总想着要突破。当然,首先得有规矩,不然谈何突破。你总能冒出很多新奇的点子,然后鼓动大家去尝试,你有不竭的热情,却也容易气馁和受伤。当应试的呼声渐浓,家长们的热情淡去,环境发生了变化,学校对安全的要求提高,再有趣的活动也做不成了:

六一节前,全班都写好了“夜探校园”的露营方案,因为谁都不敢保证的安全而流产;

孩子们自己写好了绘本剧的剧本,因时间得不到保障而不欢而散;

精心构思的家长课堂,最终因为响应者少而无疾而终;

各种大型活动无法举行,作家进校园活动终止,再也不能和作家面对面……

这些都是你教育生命中最大的无奈,也必定带来最深的悲伤。

很多个夜晚,你在过去活动照片的光与影中寻求温暖,你细数着往日文字重温快乐时光。在你身上,藏匿着一颗不安分的灵魂,你一面向着光明,一面背负黑暗。

你对生活对教育总是充满浪漫的想象,汩汩冒出的热情和创意,正是这诗意的产物,可是你又失之于随意与杂乱,你是感性的,也是随性的。

你的好,你的坏,你的是非与对错,需要你不在场时,才能清晰浮现,只有当你离开,才能产生一个客观的判断。

你精心经营的各类活动,就是用心撒下的希望的种子,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到它的花和果。你尽可以放心让别人去收割,你只问耕耘就好。

活动凝聚了你和孩子们深厚的情谊,也增进了家长之间的友情,融洽了彼此的关系,形成班级合力。可是,手牵得再紧,也终有放开的时候。你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有热情的老师,在别人的生命中,只是暂时的过客,偶然的启蒙者,自知自己并没有多么重要。你只是一个摆渡的船夫,奋力将孩子们渡到河的对岸去,顺利找到自己的知识高地,然后有新的船夫接引,去往新的旅程。

你只是参与了孩子们生命中的局部时光,你希望大家都心怀理想,脚踩现实,顺着内心的指引,走好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