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生理问题咨询

尿多犯困糖尿病,控制饮食遵约定——糖尿病儿童的咨询

字体:16+-

糖尿病是一种新陈代谢障碍,因胰腺不能制造足够数量的荷尔蒙胰岛素,使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代谢不正常,个体内部不能正常利用和适当储存糖,使葡萄糖从尿中排出。

糖尿病多见于成年人,但也见于学龄儿童,若不采取适当措施,会导致严重问题。它的症状主要是:尿多,特别容易渴和饿,体重迅速减轻,昏昏欲睡,虚弱,可能合并视觉障碍、皮肤感染(如皮疹、疖子)等。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这类情况中的任何一种,就应立即就医,以便及早做诊断和治疗。

对于确诊有糖尿病的孩子,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坚持严格的定量饮食制度,以保持体内适当的糖分。这种孩子除忌食甜食之外,能享受正常的儿童少年生活,可从事同龄儿童能做的一切事情,但要注意适当休息。

注射胰岛素一般在家庭中实施,应成为像每天洗脸、刷牙那样的常规活动。医生同样会告诉家长如何安排子女每天的生活活动:注射、饮食、运动、护理脚等,以及如何改变生活方式,以使患儿适应。

家长应及时了解糖尿病的有关知识。送孩子到学校后,应该告诉教师有关孩子的潜在问题,如胰岛素反应(低血糖)和糖尿性昏迷。胰岛素反应起因于能加速新陈代谢的任何因素,如运动过度、胰岛素过多、食物不足、神经紧张等。这种反应在白天任何时间都有可能发生,但最容易发生在饭前或激烈运动之后。例如,若不吃早饭,就有可能发生胰岛素反应;进食不足时,通常的胰岛素剂量也会打破平衡。因学校及个性问题而产生的情绪紧张,对这种反应也有不同的影响,因为紧张会使血糖降至正常水平以下,从而诱发胰岛素反应。

个人的胰岛素反应很不相同。情绪不稳是一种征兆,孩子时而心灰意懒、容易哭泣,时而精神抖擞、争胜好强。他们可能感到饥饿、多汗、发抖、注意力不集中、头昏眼花。症状的持续时间也不相同,往往孩子只要适量吃些含糖食品或饮料,症状就会消失(一般是10~15分钟过后);若不能消失,就需去看医生。

糖尿性昏迷和胰岛素反应相反,是得不到胰岛素或对适当饮食忽略的结果。这时,患者体内的糖分过多,须立刻注射胰岛素。通常,昏迷慢慢开始,接下去是发渴、尿频、脸发红、呼吸困难或恶心呕吐。糖尿性昏迷很少发生,但一旦发生,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变得相当严重。治疗方法包括休息、注射胰岛素等。

如果对学生表现出的症状有怀疑,弄不清楚是哪种反应,可以先让其服用一点儿糖,因为身体对糖过多的反应较慢,会慢慢矫正过来,但对胰岛素过多的反应是突然的、危险的。摄入糖后,胰岛素反应即可制止。

对于糖尿病学生,家长和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六点事项。

(1)家长和教师一起确定上午课间时是否给他们吃点心。如果需要,应帮助他们不引人注意地食用点心。如果大家都吃点心,应让糖尿病学生吃规定的食物。也可安排他们早点儿吃午饭。

(2)午餐前不让他们从事激烈的或活动量大的体育活动。应让他们坚持定食制度,以保持胰岛素、食物摄入和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还可鼓励他们实行每天在同一时刻做运动的制度。

(3)让糖尿病孩子随身带些糖果、葡萄干等,以应急需。

(4)家长定期对子女作视力检查,因为糖尿病会造成视网膜脱落,影响视力。

(5)糖尿病学生应灵活如厕,因为他们尿多。如果他们如厕次数或喝水次数骤增,就说明需要医生的关注。

(6)当糖尿病学生出现上述反应时,家长和教师应沉着地进行处置。在绝大多数时间内,对他们的要求和其他学生相同。除了医生规定的限制外,糖尿病学生可参加学校的全部常规活动。要引导他们适应这种疾病,并接受它所造成的限制。要帮助他们形成一种既有充分活动自由,又能保持饮食、休息、活动及药物之间必要平衡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