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病常由变态反应引起,变态反应造成支气管、肺或两者的堵塞,因为过敏发作时会产生大量黏液,并使支气管肌肉组织发生**,结果使患者呼吸困难,呼吸期延长,脸色发青,喘息,大量出汗。发作可持续几分钟、几小时或几天。
哮喘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据估计,约3亿人患有哮喘。它也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如不积极治疗,1/3至1/2的儿童哮喘可迁延至成年。
我国儿科哮喘协作组的抽样调查显示,1990年全国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为0.91%,2000年已上升为1.5%,这个数字意味着我国存在1000多万哮喘病患儿。目前,我国哮喘患者获得正规治疗的仅占1%。
只要通过及时正确的诊断,进行以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长期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哮喘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哮喘患者完全可以拥有健康和丰富多彩的生活。
哮喘发作可能起因于对某一过敏源的特别敏感、情绪波动,或过分的体育活动。发作会给患儿本人及其他目睹者造成情感压力,这种情感因素又会加剧哮喘的严重程度及发作频率。因此,要设法解除哮喘患儿的思想顾虑。
平时,要注意给患儿增加营养,鼓励他们锻炼身体(但不能过度),增强体质。并可因人而异地采取各种抗复发措施,如于发作季节前1~2个月开始服用色苷酸二纳或酮替芬,直到发作期过后1~2个月,注射哮喘菌苗,或中药敷贴等。只要连续几年不发作或青春期以后不再发作,以后发作的可能性就较小。
应尽量不把哮喘儿童从普通儿童中突出出来,不要因过分保护而使他们不能参加日常的普通儿童的正常活动。家长要注意找到孩子的过敏源,并了解哮喘发作时的适当处理方法。
轻度哮喘发作时,往往只要让患儿坐下,呼吸放松,就可以控制。有时让患儿喝杯温开水,便可制止轻度发作。
哮喘发作时,有的患儿感到坐或站比躺下舒服。因此,可鼓励他们坐在椅子上或别的什么地方,脸向前,双手放在膝盖上,双肩向前,以便于用口呼吸。
上学期间,患儿可靠服药控制轻度发作。教师应密切注意患儿的服药情况,尤其不要过量。
面对哮喘患儿发作时,应考虑可能加重病情的心理因素,注意服药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及引起的行为变化。
教师要在各种活动中营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气氛,一种促进哮喘患儿成长、被接纳和独立的气氛。教师应把观察到的情况提供给家长,以便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法。
对于在运动时发哮喘的患儿,应注意让其做好准备活动,缩短运动时间。有些运动项目,如体操、游泳等,较少引起哮喘发作;短跑和长跑相比,较少引起发作。在温暖、湿润条件下做运动和在寒冷、干燥的室外做运动相比,也较少引起发作。通过适当的处理(如在激烈运动前服药),哮喘患儿可以参加篮球、径赛等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