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世界首富为何如此抠门

字体:16+-

什么叫适度消费呢?就是孩子花的钱要和他的年龄、家庭收入以及他的能力相一致。你给孩子钱过多,这孩子不会花,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2013年1月29日《21CN财经》所报道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发布的《2012中国少年儿童财商调研报告》中,超过四分之三的儿童拥有零花钱,有16.7%的孩子月零花钱在100元以上,有25%左右的孩子零花钱在50元以下。

调研显示,有26%的孩子完全独立支配自己的压岁钱,36.9%的儿童需要父母同意后才可支配压岁钱,33.3%的儿童由父母支配自己的压岁钱。

理财能力是人的一种生存能力,它直接关系到人的发展和一生的幸福。

那么,理财教育有什么良策吗?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非常富有,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10亿美元财富的超级富翁,洛克菲勒家族在今天的美国仍处于影响非凡的地位。洛克菲勒认为,富裕家庭的子女比普通人家的子女更容易受物质的**,所以,他对后代的要求比普通人家反而更加严格,在金钱上从不放任孩子。

洛克菲勒对孩子的日常零用钱十分“吝啬”,按年龄大小给零花钱,七八岁时每周0.75美元,十一二岁时每周期1美元,12岁以上者每周2美元,每星期发放一次。他还给每个孩子发一个小账本,要他们记清每笔支出的用途,领钱时交他审查。钱账清楚、用途正当的,下周还可递增5美分,反之则递减。同时,孩子们能做家务事还可得到报酬,补贴各自的零用。例如,捉到100只苍蝇能得10美分,逮住一只耗子得5美分,背菜、垛柴、拔草又能得到若干奖励。

后来当美国副总统的二儿子纳尔逊和兴办新工业的三儿子劳伦斯,还主动要求合伙承包为全家人擦鞋,皮鞋每双5美分,长筒靴0.25美元。当他们十一二岁的时候,还合伙养兔子卖给医学研究所。

约翰·洛克菲勒三世小时候曾与父亲“约法三章”:每周给零花钱1美元50美分,最高不得超过每周2美元。且每周核对账目,要他们记清楚每笔支出的用处,领钱时交父母审查,钱账清楚,用途正当,下月增发10美分,反之则减。

下面就是著名的“14条洛氏零用钱备忘录”。[1]

① 从5月1日起约翰的零用钱起始标准为每周1美元50美分;

② 每周末核对账目,如果当周约翰的财政记录让父亲满意,下周的零用钱上浮10美分(最高零用钱金额可等于但不可超过每周2美元);

③ 每周末核对账目,如果当周约翰的财务记录不合规定或无法让父亲满意,下周的零用钱下调10美分;

④ 在任何一周,如果没有可记录的收入或支出,下周零用钱保持本周水平;

⑤ 每周末核对账目,如果当周约翰的财政记录合规定,但书写和计算不能令爸爸满意,下周的零用钱保持本周水平;

⑥ 爸爸是零用钱水平调节的唯一评判人;

⑦ 双方同意至少20%的零用钱将用于公益事业;

⑧ 双方同意至少20%的零用钱用于储蓄;

⑨ 双方同意每项支出都必须清楚、确切地被记录;

⑩ 双方同意在未经爸爸、妈妈或斯格尔思小姐(家庭教师)的同意下,约翰不可以购买商品,并向爸爸、妈妈要钱;

(11)双方同意如果约翰需要购买零用钱使用范围以外的商品时,约翰必须征得爸爸、妈妈或斯格尔思小姐的同意。后者将给予约翰足够的资金。找回零钱和标明商品价格、找零的收据必须在商品购买的当天晚上交给资金的给予方;

(12)双方同意约翰不向任何家庭教师、爸爸的助手和他人要求垫付资金(车费除外);

(13)对于约翰存进银行账户的零用钱,其超过20%的部分(见细则第八款),爸爸将向约翰的账户补加同等数量的存款;

(14)以上零用钱公约细则将长期有效,直到签字双方同时决定修改其内容。

爸爸:(签字)

儿子:(签字)

大家想一想,这么一个世界顶尖的富翁,给孩子一个星期100美元、200美元,那根本就不算什么事,但是他不,他每周只给孩子几毛钱最多2美元,并且签订长达14条的协议。这就是有远见的父母,他要让孩子学会节制,这是有意义的,这就是培养孩子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这就是培养健康人格。

有的时候,我们有些父母会面临一个尴尬,比方说有的父母就很怕带孩子去商场,孩子到了商场,满场的货物尤其是玩具令人眼花缭乱,这个我喜欢,我要这个;那个我喜欢,我也要。他也不管大人到底有多少钱、价格合适不合适,反正我就要。为了达到目的,他开始跟你磨,摇晃你的胳膊:“我要买这个,我要买这个。”你说你不想买,孩子就给你嚷嚷。有的孩子更干脆,你不买他就躺在地上打滚,直到你答应为止。这个时候,有的父母就感到很尴尬,觉得太丢人了,又不能当众打孩子,只好一边骂着孩子一边买了。

任性的孩子和你磨,就是和你较量。一旦孩子胜利了,你就麻烦了,孩子就知道今后怎么样来对付父母:要什么东西你就得给,你不给,不给就打滚。所以呢,好多父母就败下阵来了。

其实,家庭收入不高不要紧,要紧的是要让孩子知道怎样面对困难。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很多家庭比较贫困的孩子成长得都很好。现在许多大学都有这个贷款助学,家庭有困难的学生都可以贷款,甚至还有更多的帮助。最关键的是一个教育问题,就是怎么让孩子面对这个困难。

比如,有的父母走进了一个误区,说什么我家里越穷,我就越让孩子穿名牌,让孩子不自卑,让孩子在人前能抬起头来。其实这样是非常不明智的,正确的做法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家庭的困难,并勇敢地面对它,承担起一份责任来。

我们也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有的爸爸妈妈管孩子管得很严,怕孩子乱花钱,干脆不给孩子零花钱。

不给孩子零花钱好不好呢?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孩子没有零花钱在同伴交往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比方说,有的时候同学在一块玩,渴了就买饮料、买冰激凌或者冰棍雪糕之类的东西,你孩子没有钱,别的孩子就可能会买给他一份。但总是吃别人的,这个孩子心里头也有一些不太舒服,于是有的孩子就开始拿别人的钱,拿家里的钱,或者不管对错都替人家干事情。如老百姓所说,拿别人的手短,吃别人的嘴短。

所以,我建议10岁以后的孩子需要零花钱,哪怕给孩子很少的钱,让他自由支配,这对孩子的独立性和财商发展有一定的好处。当然你要过问,要让孩子告诉你钱是怎么花的,要引导他合理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