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纸质教材到电子教材:教材数字化变革研究

一、信息技能及对电子教材看法的调研

字体:16+-

为了了解北京市小学生媒介拥有、使用、认知等方面情况,2012年,以北京市朝阳区一所小学三个校区的全体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研对象为2465名对电子教材尚不了解的学生,且大部分居住在城区。问卷回收率为96.80%。

调查发现:93.3%的学生家中可以上网;超过50%的学生拥有QQ账号,但只有39.2%的学生有邮箱;80%以上的学生每次上网时间通常在1小时以下;44.2%的学生有电子学习机;15.5%的学生表示自己经常用电脑、电子书、平板电脑或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阅读。分别统计“经常用”和“从来不用”电子设备进行阅读的学生所在年级,可以发现随年级升高“经常用”电子设备进行阅读的学生比例会升高,而“从来不用”的学生比例会明显下降。由此可见,年龄是影响学生是否经常使用电子设备进行阅读的重要原因。

当问及学生对把现有的课本内容都“装进”电纸书或平板电脑,用这些电子设备代替课本进行学习的意见时,参与本次调查的学生中,有12.6%的学生表示这样做“很不好”,10.4%的学生表示“不好”,28.4%的学生表示“一般”,15.0%的学生表示“好”,17.0%的学生表示“非常好”,16.5%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持反对意见的学生约占总体的23%,持支持意见的学生约占总体的30%,有接近30%的学生持中立意见,还有超过15%的学生认为“说不清”。这一结果说明学生对用电子设备取代课本进行学习的意见分歧还比较大。

对用电子设备代替课本进行学习会产生的问题或效果的调查,有22.0%的学生认为“用起来不适应、不习惯”,33.3%的学生认为“对视力可能有不好的影响”,10.5%的学生认为“可能会用它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分散学习注意力”,2.2%的学生认为“保管、维护起来不方便”,15.5%的学生认为“更有吸引力,能提高学习兴趣”,7.4%的学生认为“更方便、快捷”,7.5%的学生认为“能实现很多课本无法实现的功能”,还有1.5%的学生选择“其他”。不难看出,学生对使用电子设备代替课本可能会产生的问题或效果意见是相当多元和审慎的,并没有出现压倒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