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习的发展:互联网环境中教与学的理论和方法

三、信息技术支持下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

字体:16+-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环境下教师占有绝对资源优势的局面,为学习者自主决策和实施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也为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进行主动学习创造了条件和机会。信息技术使学习者不再拘泥于传统教学环境的种种限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进行个性化学习,这无疑在调动学习者学习积极性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在进行自主学习设计时,要注意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技术支持,体现自主学习活动的多样性

在技术的支持下,学生通过使用不同技术手段,合理借助资源,采取适当的策略,分阶段、分步骤完成学习计划,这决定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因此学习活动的设计也没有固定的套路和方案,其关键是尽量协调好在整个学习系统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这些因素包括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环境等。实施中只要是能够体现学生自立、自控和自力的具体活动,都可作为自主学习的有效形式。一般来说,学生的自主性越高,自主学习的形式越多样,自主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反过来,如果学生发觉了自主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就越能体现学习的自主性,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有效利用网络中的优质教学资源,灵活地支持自主学习活动

互联网、开放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库等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比如,网络教学平台和电子书包等都为学生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此外,近年来流行的开放在线课程和微课等也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源。其中,微课因其“短小精悍”的鲜明特征,受到了广大学习者的青睐和推崇。

(三)提供必要的学习脚手架,关注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要和特点,保障自主学习的开展

在进行自主学习设计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脚手架和学习工具,让学生自主利用提供的学习材料,或上网收集的相关材料开展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预留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时间,设计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自主学习活动,促进每个学生自力、自律和自定步调地开展学习。

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有了更大的主动性,因此也会更投入,有利于他们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程度和兴趣,有目的地选择学习内容,在灵活自主的学习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发展创新思维。

案例: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活动——《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图5-12所示)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兴趣。

图5-12 《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

然后,学生登录微课学习平台,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自主学习有关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知识(如图5-13所示),目的是知道这三种图形各自的特征,理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会识别几何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还是平行四边形。

图5-13 学习相关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