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教学环境中,学业水平评价通常利用纸质的印刷试卷进行测试。随着技术的发展,除可以借助计算机等设备实施数字化测评,题目的组织和试卷的设计等也可借助题库和组卷工具实现。当前网络上还有很多测试试卷、试题等资源供教师、学校和学生下载使用,各种在线测试平台也使测试走出课堂,能随时随地按学习的需要开展。
(一)题库系统
题库即试题库,通常可理解为根据不同的学科门类知识点及知识体系结构,将不同的试题按一定规则汇集起来,为特定学科知识和技能测试提供备选试题的教育资源。通常来说,它比普通试题集的题目数量更为庞大。
《教育部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41.1)对试题库进行了准确的界定。它认为试题库(Item Bank)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严格遵循教育测量理论,在精确的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测量工具。
建立题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确定试题的属性指标以及试题的组成结构,再组织优秀学科教师编写试题或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合适的试题。为了保证这些试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要组织大量的被试样本,进行抽样测试,对试题参数标注的有效性进行校正。由此可见,试题库并不是简单地将某一科目的练习题或考试题收集起来存入计算机就能形成的。简单收集而成的充其量是一个习题集,是题目堆积的仓库,并不是试题库。
完整意义上的题库,除了具有录入存储试题的功能外,还应具备查询、智能组卷、分析反馈等功能。它就相当于一个数据库,可以根据不同测评的要求调用一定区分度和难度的试题,综合各类题型形成完整的测试题,因此组卷功能是题库系统必不可少的功能。
题库系统的题目管理、智能组卷等功能主要是教师使用,而成绩反馈的功能则既服务于教师,又服务于家长和学生。题库系统的反馈数据可以通过网页、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供给学生,便于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成绩、分类得分、知识点掌握情况等,如图6-24所示。
图6-24 题库系统界面
案例:利用题库系统组卷
题库网(http:∥www.tiku.cn/)提供中小学教育各科的试题和组卷工具,操作简单便捷,内容丰富。教师在组织评价前,可利用题库系统选题并形成试卷,然后发送或印制成纸质试卷,进行学业水平评价,其基本应用过程如下。
(1)根据评价的目标,在网站中选定年级、学科、学习模块和题型后,见到题目库所有题目。这里以高一数学必修一为例,选出10个题目组卷。
(2)根据需要选择试题并加到试题篮中,同时教师可以先预览解析方法,以辅助判定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选出10题后,可见页面悬浮的组卷标志上显示出数字“10”,如图6-25所示。
图6-25 题库网数学试卷界面
(4)完成组卷后,可以在以下对话框中下载试卷,也可查看和管理自己组过的卷,如图6-27所示。
(5)在“我的组卷”管理界面中,可以对自己组过的试卷进行管理和再浏览,如果教师已有系列测试卷,则无须从头新组卷,而是对已有卷进行部分修改即可形成新试卷,如图6-28所示。
图6-26 利用题库网保存试卷
图6-27 题库网保存试题成功界面
图6-28 “我的组卷”管理界面
图6-29 预览试卷内容
(6)对组成的试卷点击后可看到全部内容,如图6-29所示。这时如果需要显示解答方法,点击每一题后的“显示解析”可以看到解析过程;如果想看答案,可选择“显示答案”,如图6-30所示。如要下载成Word文件,可以用下载试卷功能(如图6-31所示),保存到本地计算机或其他存储设备中即可。
图6-30 题目答案及解析
图6-31 下载试卷并保存
(二)数字化测试终端
计算机、应答系统、移动设备的普及应用,可以让学生通过手边的学习终端调用题库中形成的试卷完成测试,还可以利用网络在线完成测试,从而使测试进行的时间、地点和场景都更多样化。如学生利用电子书包等进行测试时,只要在学习平台中找到测试题,就可根据教师的要求开始作答,测试系统可以自动统计学生的分数和完成情况。学生在课堂中可利用应答器和电子白板,集体同时进行测试应答,并即时得到反馈信息,有助于教师即时判断学生学习过程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重点,如图6-32所示。
图6-32 利用电子白板监控学生学习进度
案例:教师组织学生利用电子书包开展测试
教师可以通过电子作业,下发课前、课后作业,也可以查看学生的作业提交情况、作业的完成情况,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逐一修改还是批量修改,如图6-33所示。
图6-33 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
点击“新增”,出现“选择作业类型”窗口,第一步,选择“题库选题下发”或者“试卷库下发”,如图6-34所示。
图6-34 选择作业类型窗口
选择“试卷库下发”,出现第二步对话框,然后选择相应试卷,如图6-35所示。
图6-35 试卷下发窗口
之后出现第三步对话框,这里可以选择下发方式,整卷下发或者选题下发,如图6-36所示。
图6-36 试卷下发方式
教师通过以下步骤上传试卷。
1.导入试卷
图6-37 导入试卷窗口
选择要上传的文件,如图6-38所示。
图6-38 选择文件
点击“开始分析”,分析完成,试卷上传成功。
2.自主组卷
点击“自主组卷”,填写试卷名称、章节,单击“保存”,即可输入新试卷,如图6-39所示。
图6-39 自主组卷窗口
在整卷页面,可以从题库中选择试题,也可以新增试题来进行自主组卷,如图6-40所示。
图6-40 整卷页面
点击“新增试题”,出现以下增加试题的界面,教师可以在其中编辑,设置题型、分值、时间、题目内容、答案、讲评等,输入完成后点击“确定”,如图6-41所示。
图6-41 新增试题页面
3.我的作业库
“我的作业库”是教师自己的试卷库,教师可以查询、查看自己的试卷,如图6-42所示。
点击相应的试卷名称,即可查看试卷内容,如图6-43所示。
图6-42 “我的作业库”页面
图6-43 查看试卷内容
4.我的试卷库
试题上传到“我的试卷库”,只有教师自己可以看到自己上传的试题,教师可以查看、修改试卷,也可以打印试卷,如图6-44所示。
图6-44 试卷编辑页面
5.学校试卷库
上传到“学校试卷库”,本学校内的教师都可以看到上传的试题。
6.公共试卷库
上传到“公共题库”,使用平台的教师们都可以看到上传的试题。
(三)利用测试平台了解测试成绩
随着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测试平台记录学生的成绩,包括各科评测的成绩和每次考试的成绩,生成学生学业成绩的发展报告,存入学生电子档案袋,也可以通过家校协同平台发送给学生家长。这样学生、家长和教师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测试成绩的水平和分布层次,如学生每一门课成绩的变化情况,若下降,可以找出下降的原因,若逐步上升,则需要总结方法并保持下去。
通过电子书包中的电子学档系统可以查阅学生的课程学习测试成绩档案、 知识点掌握情况以及练习题的完成水平等, 并为学习者提供智能评估和反馈。 在个性化服务上,通过对学习者在学习管理系统中的个人测试数据进行分析, 为其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数据分析,可以在教学管理系统中通过调整教学目标、实施教学干预管理和开展课后补救等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测评与考试模块中,对学习者评价的数据包括学生在作业练习和考试中的客观题得分和主观题得分。其中客观题评价部分包括学生正确知识点和错误知识点的统计以及题目难度等,而主观题部分主要评阅学生的知识群得分和内容完整度等。作品评价模块分为个人作品评价和合作作品评价,其中个人作品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作品表现和内容设计进行评价, 而合作作品评价则是对学生的任务参与度、成果贡献度、问题解决过程以及成员之间的协作交流情况等进行评价。
案例:云平台记录和分析学生成绩
数据分析系统可直观提供“学习人数”“未学习人数”“完成进度”等测试信息:查看详情(可编写评语)、修改时间、删除。操作与微课管理相同,如图6-45所示。
图6-45 数据分析系统
教师根据学生的试卷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评判,能够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情况有总体的了解;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可对不同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法和学习内容调整,如图6-46所示。
图6-46 云平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纵横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