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雄飞是教育部“国培计划”第一、第二批专家库核心成员,北京师范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西南大学和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特聘主讲专家,重庆市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领雁工程专家组成员。近10年来,他的脚步已遍及大江南北,在全国讲学近五百场,不断地传播教育理想,不断地推广改革经验,所到之处,都会刮起一股小小的旋风,在全国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中影响很大。
(一)服务本区:开凿教育创新的通道
在区内,每当课堂变革遭遇各种“瓶颈”的时候,“请龚院长讲一讲”成了许多学校领导、老师的口头禅。释疑解惑,鼓劲打气,龚雄飞的一场报告下来,学校领导和老师们郁结于心的困惑冰释了,眉头舒展了,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了。比如针对长期困扰人们的学生小组建设问题,龚雄飞会告诉你:小组规模——人数影响合作;分组方法——文化影响合作;成员分工——组织影响合作;座位调整——空间影响合作。他会通过亲自拍摄的大量中外课堂图片的对比分析,提出具体改进建议。如:为什么在美国的中小学课堂,合作学习好像不需要任何特别的技巧,一切自然而然,顺理成章,成为一种无所不在的学习文化呢?究其原因,是和美国中小学合作小组的规模3~4人有很大关系的。因此他建议:将我国课堂常见的6~8人组调整为3人组或4人组。不少学校照着做了,发现小组人数调整之后,确实更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展开。
比如针对活动展学的有效性问题,龚雄飞会建议你:不仅要处理好教师的“讲”与“不讲”的关系,而且要处理好“教师的讲”与“学生的讲”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教师“讲”与“不讲”的关系呢?他提出教师“学本教学”三不教:第一、学生自学能学懂的教师不教;第二、学生自学有困难但“互学”能解决的教师不教;第三、学生自学有困难、“互学”依然有困难但“展学”中学生能解决的教师不教。如何处理“教师的讲”与“学生的讲”的关系呢?龚院长的建议是:教师的讲,主要是“引导性的追问+关键性的提示”;学生的讲,主要是“思路性的阐释+结论性的讲解”。
许多人都说,听龚院长的学术报告是一种享受。在凤鸣山中学和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有老师喜欢把龚院长在工作例会上的讲话录下来带回家反复品味。而通过区内举行的各种教师培训,龚院长的崇拜者更不乏其人。前不久,在区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班上,龚院长做了题为《班风建设:中小学班级管理的“软实力”建设》的讲座,重庆69中学的一位叫吴文碧的老师听了他的报告,在微博上留言:“如沐春风,如饮鸡汤!”这是今天听了龚院长的讲座最直接的感受!那高深的理论,时尚的管理理念,引领我们在聆听中深入思考,内省自身;那生动的案例,鲜活的素材,幽默的语言,激发我们在笑声中重树理念,找寻方法。龚院长以其精湛的理论,独特的人格魅力征服了每一位学员,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二)领雁巴渝:播撒教育改革的种子
作为重庆市领雁工程专家组成员,龚雄飞经常走山区、访库区,深入课堂,为各地中小学进行学术指导。龚雄飞一开讲,总能给聆听他报告的老师们一种“非常解渴”的感受。2012年9月22日,彭水县汉葭中学邀请龚雄飞为全校教师做了题为《开往幸福的教育专列——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理想与行动》的专场报告。听完三个多小学的报告,县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周勇这样留言表达自己的感受:“龚院长的报告,旨在提升全校教师的学习力、创新力、发展力,同时,也是对初中新课程实验课堂教学的一次有效探讨。汉葭中学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既然迈出了课改步伐,希望把这条‘魅力课堂’改革之路走好,为全县基础教育改革树立榜样。”
应垫江县教委之邀,龚雄飞为垫江全县中小学校长作教育改革报告,引起巨大反响。垫江县一名片区教研员发来这样一条短信:“尊敬的龚院长,您好!上次有幸聆听了您的讲座,收获颇多!在上学期,我们专门去县外观摩学习,那里的学校编排的导学案也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但我个人觉得他们的导学案中习题太多了,而且习题的开放性也不怎么够、层次性也不明,我想这样下去孩子的思维还是得不到更好的发展。我也曾经到市外部分学校观摩过课堂教学,那边很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这点儿我很赞同,但他们主要是让孩子提前一天预习,上课时首先通过前一天发给学生的预习题单检查预习情况,可能由于孩子预习‘到位’,所以每节课容量也很大。孩子们的预习习惯得到培养、自学能力得到提高必是一件大好事。可是,我觉得无论是预习单还是导学案,如果教师只是照搬习题或让孩子自学教材,未能设计几个关键性问题来点燃孩子思维的话,孩子的进步也仅仅是停留于知识这个层次而已。龚院长,我那天从您的精彩讲座得到了很多启发……”
仅以2011年、2012年为例,他就先后应重庆江北、九龙坡、大渡口、北碚、渝北、巴南、江津、酉阳、南川、彭水、秀山、石柱、城口、涪陵、长寿、万州等区县教委或教研部门之邀讲学30多场。应西南大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文理学院和重庆市教科院之邀,为全国中小学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重庆市中小学骨干校长班做学术报告20多场。他的报告既具有宏大的视野和理论的高度,又具有鲜活的案例和实践的厚度,能够让理论落地,实践开花,常常能使接受培训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听完后深受启迪且欲罢不能,很多中小学校长和老师常常是听完他的第一场报告后,一定就会想方设法去听他的第二场报告。他常说:“学术报告的魅力,关键不在口吐莲花式的表达技巧,而是你对教育的思考有多深刻,你的报告就有多深刻;你对教育的实践有多鲜活,你的报告就有多鲜活;你对教育的感情有多真挚,你的报告就有多感人。”他所做的《冲击高端:中小学魅力课堂的价值追求与实践路径》、《学校文化与教育内涵》、《决胜课堂:新课程有效教学的课堂重建与教学问诊》、《立德树人:新课程有效教学的价值关怀与生命高度》、《卓越课堂: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制度设计与教学创新》、《卓越班级:从自能管理到自主学习》、《教育梦、中国梦——走向卓越的学校变革路径》等一系列报告在全国和全市教师中反响强烈。
(三)影响中国:引领教育培训的潮流
2014年9月,山东泰安举行的“龚雄飞教育报告会”
龚雄飞的报告以旁征博引、妙趣横生、环环相扣、**飞扬著称。2012年暑期,“2012影响中国·全国首届卓越校长高峰论坛”在南京开幕,中国当今著名的中学校长几乎全部参加,龚雄飞作为西南地区的唯一代表应邀登台作主旨演讲。他的报告条分缕析,高屋建瓴,妙语连珠,精彩纷呈,犹如一场的思想盛宴,使人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会议简报中写道:如何深刻理解和践行新课程理念,先行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我辈当聚众智,敢实践,勤总结,巧提炼,努力探索特色学校新课程教学的新路子。
2014年4月,龚雄飞应邀赴湖南衡阳作“中小学高效课堂构建与教学行为改进”专题培训。培训结束第二天,他收到一位校长的短信:“尊敬的龚院长:您好!我是昨天在衡阳雁城宾馆坐在第一排穿粉红色衬衫听您讲课的一名校长。昨天我和我校老师听您的课以后感触很深、受益颇多,您的报告让我们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让我感觉到课改对我们学校的重要性。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民办九年义务制学校,现有学生1500多人,25个教学班,50名教师,虽然在当地颇受老百姓的信赖,教学质量相对于其他学校也不错,但是教学方式却还是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感觉老师上课和学生学习都很疲惫,而且两极分化的现象特别严重。一直以来我们都想改变这一现状,无奈的是不知从何下手。昨天有幸听了您的报告,你们课改的成功经验和方法,给了我前进的动力和奋斗的方向。我昨晚回到家后我就在思考,观念我们是更新了,动力我们也有了,但是针对我们学校这种情况到底应该怎么改呢,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在我心里留下了一个很大的问号。所以我想让龚院长您给我们提一些意见帮助我们摆脱困境,走向您指的康庄大道。”
2014年4月,龚雄飞应江苏省教育学院之邀,赴河北省石家庄参加“2014影响中国·全国十大课改名校校长高峰论坛”,并在大会上做了题为《内外兼修:中小学学本教学的模式重构与资源重建》的主旨演讲,轰动全场。两天后一位校长发来的信息:“龚院长您好,我教陈崎,是河北一所民办学校校长。前两天在石家庄听了您的报告,非常震撼,您对教育改革深刻的思考、全新的视角而又科学合理的论述和实践令我折服,顿生崇拜之心,想潜心向您学习……”
像这样的微博留言或手机短信,龚雄飞几乎每一场报告后都能收到一条或者几条。他把这些当作对自己的鼓励、奖赏和鞭策,探索不止,学习不止。他走到哪里,就把教育改革的智慧带到哪里,就把教育创新的正能量带到哪里,他就这样一路呐喊,一路前行,影响着中国数以万计的中小学教师与校长。他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讲学被录制成7集系列报告,成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网络培训资源。在百度中搜索“龚雄飞”的名字,网络上已有关于他在全国各地讲学的消息10万多条。2013年,他主持的市级重点课题“中小学魅力课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荣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春天,龚雄飞又在沙坪坝区举办的首届“富民兴区贡献奖评选活动”中,综合群众投票、微博人气指数和专家评审结果,成为10名“富民兴区贡献奖”获得者之一,于2014年1月26日闪亮登上了颁奖台。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这样写道:“‘以学生学习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重庆市区域深化课程改革的牵头人和引领者,研制了全国第一套系统的学本教学评价标准,以国际化的视野引领区域课程改革,为打造区域教育升级版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就是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龚雄飞。”
在与龚雄飞近距离接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一种感觉——他不是政治家,却有着政治家的深邃和大气;他不是梦想家,却有着梦想家的理想信念和创造**;他不是实战家,却有着实战家攻坚克难的智慧和脚踏实地的作风;他不是冒险家,却有着冒险家勇于拼搏的精神和敢于亮剑的胆识。
“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同样也需要关注他们当下的幸福,努力去追求教育过程的品质化和教育结果的优质化。让学生健健康康地成长,轻轻松松地学习,高高兴兴地生活,快快乐乐地成功,把学校建设成为能让师生诗意栖居的绿洲。”龚雄飞的这番愿景寄语正激励着他的同事、朋友和许许多多受过其熏陶感染的教育同人,一道去追寻卓越教育之梦。因为他深知,区域课改还在路上,中国课改还在路上,作为中国大地上“学本教学”的主要发起者和推动者,作为教育改革的呐喊者和教育智慧的传播者,他还将继续前行。
——记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龚雄飞的教育改革之路
本刊记者 毛杰
(载《新教育》201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