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3~2014

第六节 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

字体:16+-

欧盟、亚太、北美、南美、非洲五大区域从各自区域特点出发,通过颁布适合本区域教育信息化政策、创建良好基础设施、提供优质数字资源、提升高效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制定有效教育信息化评估方法等一系列措施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分析其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启示如下。

一、北美整体处于教育信息化领先地位

北美地区经济实力雄厚,科学技术先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在早期就开始了教育信息化的相关研究。

美国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起步很早,虽然美国曾遭受金融危机的重大影响,但政府后继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却使美国的教育信息化逐步恢复并得到迅速的发展。美国是全球信息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其教育信息化水平依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美国教育信息化已进入全新阶段。从国家相关法令和政府工作计划来看,美国强调通过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模型转变学习方式,建立高速宽带网络,推动优质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持续不断地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以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需求,并实施持续性的教育评估,从而实现美国教育整体变革的目标。美国在推动学习型社会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功。基于APP的移动学习、一对一学习等成为众人关注的热点,并深入人心,在商业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良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商业公司对教育信息化的关注与投资。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在教育信息化(ICT in Education)的两个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一个是ICT必修课程;一个是阿尔伯塔超级高速网络(Alberta Super Net High Speed Network),这一网络将公共机构连接到高速宽带网络,学校和教师通过技术手段参与应用研究、开发和参加各种创新活动。

分析北美教育信息化发展经验不难发现,我们国家特别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战略规划——行动计划——评估与建议”的机制。为了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能够可持续发展,减少重复建设,提高成本效益,应该借鉴美国的发展经验,加强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将教育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有机整合起来,以教育需求为导向,强化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

二、欧盟推动教育信息化一体化进程

欧盟现有28个成员国,是一个集政治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在推动欧盟各成员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欧盟委员会也相继提出一系列促进欧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案,这些方案都极大地促进了教育信息化在欧盟各个国家的应用,充分体现了欧盟各国教育信息化一体化发展的趋向。

欧盟各国教育信息化进程各不相同,早些年英国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成为一枝独秀,后来其他国家逐步加大建设力度,使欧盟整体教育信息化处于较高的水平。欧盟部分典型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等,采取措施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通过对这些国家的分析不难发现,很多国家的教育信息化(如英国、爱尔兰)都受到了经济衰退的影响,导致政府部门的设置及经费投入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丹麦作为有代表性的北欧高福利国家,其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也排在世界前列;而对于一些工业强国(如法国、德国)来说,国家的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作用、双向促进,推动了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更好发展。此外,透过各类研究报告发现,欧盟各国对于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宽带网络给予了持续性关注。中央政府、地区管理机构和学校层面都在不懈努力,通过新型接入方式使偏远地区接入教育网络、获取丰富教育资源;对于利用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活动、提升数字素养等方面,则被作为核心关注问题而予以强化。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也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如何启动有效的全国性教育信息化项目,既能提升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也能解决某些领域的关键性问题,是教育政策制定者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欧盟各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经验对中国有重要借鉴意义,其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实践值得中国同行认真研究与借鉴。

三、亚太实施教育信息化创新举措

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成员,中国一直以来就很重视吸收与借鉴相关国家或地区在教育信息化发展方面的经验。中国的近邻韩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虽然各国面临的教育境遇不同,但相关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创新举措,确实值得中国借鉴。部分国家出台的措施与计划,在教育信息化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建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信息化成效评估五方面所做的创新性工作,对中国都有很好的启发。虽然中国在上述提及的五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问题和任务,但各国的做法不失为一种可以借鉴的思路。例如,澳大利亚在中小学实施的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s)、日本推进终身学习所实施的“儿童课后计划”、马来西亚政府的“多媒体超级走廊”等。中国台湾地区的“教育云计划”,同样对中国大陆来说也是可以借鉴和采用的。

亚太作为涵盖范围广泛的地区,有着世界经济总量的前列国家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各国虽然经济发展现状与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侧重存在差异,但也都表现出极富特点的发展势态。韩国教育信息化在亚洲乃至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近些年提出的“电子教科书计划”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总务省、文部科学省等都在推动教育信息化相关项目发展,其中的“未来学校”项目探索平板电脑全面进入学校,受到企业界的密切关注。新加坡正在实施的第三期规划重点放在“随时随地学习”,因其涉及教育教学的核心问题,已进入教育信息化的深水区,一旦获得成功,将对世界其他国家带来巨大的影响。

四、南美紧跟教育信息化进程步伐

南美洲各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虽具备发展中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的一般特征,如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水平有较大改善,但是地区差异明显,综合利用率较低,管理尚待完善;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利用远程教育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还需要进一步努力;信息资源建设已经受到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的重视,但资源平台建设和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没有形成,在支持终身学习、提升国民21世纪的整体竞争力方面还存在较大欠缺。上述特征表明南美教育信息化依然有许多可以提升的空间,但这些并未阻碍南美各国紧跟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步伐。

虽然南美洲以穷国居多,但也有很多以重视教育投入闻名于世的国家。巴西作为“金砖五国”之一,与中国同样面临基础教育投入不足、配置不均等问题。然而,巴西政府为解决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增加教育经费、以宪法形式保障教育的发展、加强对教育质量的监测等,这些措施都凸显了政府发展教育的决心和意愿。巴西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占其GDP的5.3%,在发展学前教育、提供平等入学机会、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等方面给予经费扶持,这些措施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作为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的智利,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也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自2004年起,智利就每两三年发布一期新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用以指导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近些年,智利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2010年大地震期间,该国的信息化投入为教育系统的救灾和重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非洲在社会稳定中发展信息化

总体看来,进入21世纪后的非洲整个教育信息化成效非常显著。然而,接下来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任务依然困难重重。非洲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于社会的稳定,因此,非洲各国的当务之急便是力保社会的稳定发展局面。基于非洲地区的特殊国情,各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经验对当前非洲各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宜采用通用策略,因此,针对这一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应以一种创造性的方式采取最低成本、最佳投入产出比的发展思路。

在中国,广大的西部地区同样也有很多落后地区,面临着类似于非洲各国普遍存在的境遇。中国在解决教育公平方面的经验做法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中非经济合作的持续深入推进,中国也必然将自己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发展经验与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分享,并竭尽所能帮助非洲各国推进教育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