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二、教学流程

字体:16+-

运用STAD进行教学时,一般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活动:教学活动、小组学习、测验和小组得到认可。[4]整个活动的周期通常为3~5个课时。所谓教学活动,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小组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课堂讲授之后,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分工合作、认真讨论、互相交流,以掌握课程资料;测验是对学生课程资料的掌握情况进行的测验;小组得到认可是指在测验之后,对小组成绩进行评价,对那些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奖励和表扬等。运用STAD进行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前后相继、环环相扣的,下面我们就STAD的教学流程做一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一)教学活动

STAD的教学策略采用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改进,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将发挥其主导作用,充分呈现给学生小组所要学习的课程材料。讲授活动主要包括课程材料的启讲、展开和定向学习。STAD的课堂授课让每个学生都将注意力集中到课程材料上,教师的讲授与小组学习、测验和小组认可均有直接的联系。根据古德(Good,et.al.,1983)等人的研究和建议,在运用STAD授课时,在不同的环节应注意体现以下精神。

1.准确

在课堂授课的开始,教师应首先告诉学生教学的内容和所学内容的重要性,并尽可能地使用生活中的问题、令人感兴趣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变通

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要紧扣测验的目标;把重心放在弄清意义而不是记忆上;通过视听手段、操作、事例等,生动地传授概念和技能;通过不断提问以获取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反馈;要解释答案对不对的原因;学生一旦掌握了概念的意义,要迅速进行下一个概念或内容的学习;通过消除不必要的间断时间、提问,迅速推进教学,保持授课的连贯性。

3.精解

在定向学习阶段,要使所有的学生思考问题并准备回答问题;采取随机提问的方式以使所有学生必须认真准备;在这一环节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学生只需做一两道问题或例题,教师准备一两个答案,然后给学生反馈即可。

(二)小组学习

在运用STAD进行教学时,首先要分好小组。小组通常为4~5人的异质小组,在构成上应体现一个班级的缩影,即力求使小组成员在成绩、性别、家庭背景等方面具有异质性和代表性。

教师讲课后,发给学生作业单和答案单,要求各小组通过合作学习掌握这些材料。一般情况下,只给每个小组两份作业单和答案单,目的在于使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合作学习。在小组学习中,小组成员的主要任务就是掌握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材料,并帮助他们的小组同伴也掌握这些内容。

小组是STAD最主要的特征。因此,在实施STAD之前,教师应向学生说明小组活动的意义。特别是在小组活动之前,更要让学生了解如下几条小组活动规则:每个学生都有责任保证他们的小组成员学会教学内容;只有所有小组成员都掌握了学习材料后才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在请教老师之前要先请求小组所有成员的帮助;小组成员可以小声地进行交流。当然,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强调,小组成员必须为小组活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并尽全力帮助小组其他成员。

(三)测验

小组合作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对学生应掌握的课程材料进行强化,并通过测验来反馈出教师在课堂讲授和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以备下一次STAD的改进和完善。STAD的测验主要是针对学生掌握课程材料程度的检验,以确定教学和小组学习的效果。教师把预先准备好的试卷发给学生,确保人手一份,并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来完成。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不再允许学生间的互助活动,小组成员必须独立完成测验,教师要监督学生独立完成,及时制止小组成员间的讨论和互助,这一点应该在进行STAD之前就告诉学生。这种个人责任激励着学生在小组学习时积极地进行互教活动,相互解释所学的内容,因为只有小组的所有成员都掌握了教师所教的知识或技能,才是小组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

至于测验试卷的评定,教师可以采用小组互评的方式,也可由教师单独评阅,但要保证测验分数和小组得分能及时评出,在下一堂课之前计算出来。另外,在测验结束后,各小组内部之间要进行“团体活动”[5],为学生提供反思自己表现的机会,以备下一次更好的表现。

(四)小组得到认可

小组得到认可是建立在学生测验分数和小组总体平均分均能提高的基础上的。这一阶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计算学生个人提高分和小组得分,并授予证书(certificates)或给予其他形式的小组奖励。小组认可主要包括提高分的计算、小组得分的计算和小组成绩的认可。

1.提高分的计算

在STAD中,学生为其所在小组赢得分数的多少,取决于他们的提高分,即测验分数超过其基础分的程度。小组提高分的计算方法见表4-1。

表4-1 小组提高分的计算

STAD的提高分是由测验的原始分数减去基本分数而得的。在计算提高分之前,教师要首先把学生的测验分数进行统计,关于提高分的计算参见表4-2。

表4-2 测验分数单:提高分的计算示意

从表4-2可以看出,学生的提高分没有负分,只要学生努力了,不论基础分是多少,都可以获得提高分。运用基础分和提高分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使所有学生都能为所在小组赢得最大的分值,即强调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而不管他们以往的成绩如何。一般来讲,学生会认为把每个人的成绩与他们自己以往获得的成绩相比起来表示学业上的进步,这是公平的。因为所有的学生是带着不同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进入班级的,他们的认知准备情况是不一样的。

2.小组得分的计算

在得到小组每个成员的提高分之后,就可以根据小组成员的提高分来计算小组的团体分数。计算小组分数时,先统计每个小组成员的提高分,并填写在原先小组总分摘要表中,然后把小组全体成员的提高分相加再除以小组成员数,就可以得到小组的团体分数,不要保留小数。

3.小组成绩的认可

对表现优异的学生小组,可以用三个不同等级的奖励进行认可,依据是小组分数。标准如表4-3所示。

表4-3 小组评分等级

在STAD中,并非所有小组都能得到奖励。合作学习倡导“组间成员竞争,组内成员合作”的评价理念,旨在促进小组之间的竞争和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把竞争与合作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兼顾了竞争与合作两个方面。小组认可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取得的进步与不足,并激励学生继续努力,以争取更好的成绩。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从以上标准可见,要得到“优秀组”这个称号,大多数小组成员的得分必须都高于他们的基础分;要得到“超级组”这个称号,大多数小组成员的得分必须高于他们的基础分10分以上,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标准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小组成绩认可中,教师要为达到“优秀组”和“超级组”水平的小组准备某种形式的奖励和认可,教师尽可以利用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创造更多更好的认可和奖励形式,不必拘于一格。只要能达到奖励和认可小组成绩的目的,使学生受到激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