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集体备课实例[1]
集体备课是教师互助交流、碰撞启发、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平台。根据小学英语学科特点,教师们在集体备课活动中,精心组织、细心准备、热心参与,能够实现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经验整合、信息共享的效果。让参与者在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中不断碰撞,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就能不断提高。一般来讲,集体备课大致会经历如下几个环节。
(一)组建团队,选好集体备课“领头羊”
英语备课组长是教师集体备课的组织者,选好组长至关重要。一般来讲,备课组长应推选那些组织能力强、工作热情高、业务素质好的优秀教师担任组长。组长会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研讨计划,带领本组成员认真学习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研究学生特点,准备教案、学案等。集体备课组长为开展教学研讨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示范引导,明晰集体备课要求
许多学校对开展集体备课在次数、内容、时间、对象以及奖惩方面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即“五定”制度:定次数,每学期集体备课不得低于10次;定内容,每次要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准备切实可行的教案和学案;定时间,每周四或周五上午半天;定对象,要有中心发言人,要有校级领导参与;定奖惩,根据出勤、态度、成果等方面要有奖惩措施,纳入绩效评估。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学校领导与英语教师等参与过程中的角色合作链可以如图5-12所示。
图5-12 角色合作链
(三)精心组织,强化集体备课过程
结合小学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与实践,小学英语集体备课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确定主题,安排人员
一般来讲,学校会保证每周有教研活动,集体备课间周进行,时间保证至少两个小时,在活动前确定备课内容主题,利于参加教师有备而来。
在开学初,教研组长会制订集体备课计划,对活动目的、集体备课内容、集体备课过程仔细思考,并在第一次集体备课上进行宏观性问题的讨论,根据教材编排体系确定本学期各年级教学时间安排、教学重点研讨内容、中心发言人的顺序安排等。从而让每次集体备课都有目的性、针对性、持续性。按照集体备课计划,在每次集体备课两周前再次公布课题,备课组成员认真研究教材,中心发言人撰写发言稿,并且按照小学英语基本教学设计体例,形成规范具体的教学设计。
表5-2为湖北仙桃市小学英语集体备课的教学设计。
表5-2 小学英语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
2.研讨阶段——针对课题,集体研讨
教师应形成习惯性意识,准时到达固定地点,并应有“备”而来。
互动研讨阶段,一般由组长主持活动,中心发言人首先将自己的教学过程设计采取说课的方式与大家交流,针对中心发言人的教学设计,集体备课组针对教学设计表格中的每一项逐一讨论,做到:分析教材、确定课型、统一教学目标、考虑学生学情、创新突破难点的方法等。备课组每一位教师都应根据自己的经验与思考,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且教研组成员轮番充当每一次的记录人员,做好集体备课资料收集。
3.实践阶段——同课异构,凸显创意异课同构,教法突破
在互动研讨阶段后,采取同课异构或异课同构两种方式进入教学实践阶段,由两位或两位以上教师对教学设计践行。“同课异构”指同一课的内容,由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风格、自己的理解,备课并上课。由于教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构思的课堂。“异课同构”则是指虽然课的内容不同、教学者不同、风格不同,但教师课堂实践是针对同一种课型、同一种活动方式的研究,通过不同的课可以使同一种教学方法与理念得到有效的实施。
在实践研讨阶段,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参与备课能够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
4.反思阶段——评课议课,交流反思
在反思阶段,通过评课议课过程,共同发现不合理的教学环节,对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做进一步的完善,从而在教学实际中应用。在此过程中,不是讨论结束,活动就结束。教师的创新思路和成功做法,生成了有研讨价值的问题,以问题作为教研活动的生长点,抓住它、把握它,并就势解决它。针对每一次主题,集体备课组及时总结、完善和反思,将宝贵建议和经验做法归纳整理,形成有推介价值的案例、反思、教学随笔或论文。“教师的成长是经验加反思”,积极参与交流,反思自我,这对于每个教师的进步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策略二:课堂合作
课堂合作的形式多样,这里我们介绍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