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

三、文献的记录与分析

字体:16+-

(一)文献的记录

在对文献进一步阅读时,对于那些已经鉴别为真实的、与研究课题有密切联系的、有代表性的文献,还需进行必要的记录,进而对其进行分类、归纳、对比,最终形成综述的基本结构。

文献记录的方法主要有六种,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

1.画标记

在阅读文献时,可以用一些符号,如直线、曲线等将文献的重点、难点、疑点、新观点及精彩之处标记出来,以便加深印象或再次重点阅读。鉴于目前文献更多地来源于网络,我们要学会使用常用的电子阅览工具。

2.写批语

在文献相关位置的空白处简单记录自己对文献有关内容的见解、解释、疑问等。

3.摘录

摘录指将所阅读文献中的重要处、精彩处抄录下来。摘录是要保持原文的原貌,不能随意改变或改动原文的字句和标点符号,更不能断章取义。摘录时还需及时注明出处,即书名或文献名、作者、版本、出版时间、期刊名称、期刊号等。这样可以方便日后查找,并且保证引用时的学术规范。

4.写提要

用自己的语言对文献的基本观点、主要事实、研究方法、结论等加以概括。概括时应力求准确反映原文献的思想,不要有意或无意地曲解,更不能随意发挥。写提要尤其要注意避免个人观点的介入。

5.做札记,也就是写阅读笔记

在阅读文献后,把自己的阅读心得、体会,以及阅读时的各种思考、评价、疑问等记录下来,为以后整理成文做准备。及时的记录是提高研究水平的有效方式。札记的内容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其一,用自己的语言把文献的精髓记录下来,总结作者的结论和论据;其二,记录自己对文献内容的思考,包括阅读所得启示、体会和想法,如与其他有关文献的对比分析、此文献对自己研究课题的用途、对该资料的评价。

6.书目登记和列参考文献

为了方便研究者在研究结束后编辑完整的参考文献目录,我们要对每一种阅读过的文献做好完全并准确的书目登记。书目登记可以按出版日期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至于文章,则可根据研究需要按照地域、发表日期及刊名等标准进行分类登记。如果有资料中的信息被引用,还需要在参考文献中特别注明出处。好的书目登记,可以节省时间,减少混乱,避免多次检索。条理清晰的分类登记甚至可以帮助我们形成综述的思路和提纲。

(二)文献的分析

以上所述的文献记录方法是阅读文献并加以分析的基本方法。如果配合文献处理的相关软件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更好地提高效率。

对所阅读文献的记录进行摘要整理是撰写综述的前提。摘要是对所分析文献的有研究价值的信息的综合概括。我们使用上述六种方法进行文献记录的过程即是逐渐形成摘要的过程。完整的摘要应包含以下信息:

①研究背景与重要性: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②研究现状:以往的研究历程、研究的主要结论、代表性观点等是怎样的?

③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次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④研究内容:本研究要探讨的问题有哪些?

⑤研究方法: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研究对象、工具等是什么?

⑥研究结论:本研究的基本假设或结论是什么?

在文献分析工作中,有时摘要不可能反映以上所有信息,但是一定要重点反映出研究内容、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