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人类学研究结果,撰写人类学研究报告,是人类学研究最终成型的标志,也是人类学研究的最后一个步骤。书写对于研究来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书写是研究者和读者沟通他们观点的方式,一个人类学的研究,无论其田野调查做得多么出色,也无论其资料搜集得如何齐全,理论分析设想得如何缜密,如果研究者不会将所思所想准确地通过精彩的语言告知读者,那么这个人类学研究就远不能算作成功。
人类学研究报告中有几个要点是必须要注意的,首先是要选择合适的写作风格,对于不同的研究者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写作风格,有些研究者擅长长篇累牍的资料解读和理论建构,而有些研究者则擅长通俗易懂的诙谐、有趣的语言,人类学研究从来没有一种模式是普遍适用的,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资料的呈现和理论的讲述,关键是要在丰富的资料面前一针见血,避免陷于语言的陷阱而无法准确、利落地表达观点。[1]
其次,研究者在撰写人类学研究报告时,反思是始终要坚持的写作态度。尽管,个人价值观始终无法避免会影响到研究的结果呈现,但是,任何一个严谨、负责任的人类学研究者,在从事研究报告写作时,都应时刻反思自己是否有意识地规避研究中的某些资料;为了阐述研究问题,是否有意忽略某些持相反观点的资料;是否一直在利用研究对象去阐述问题,却没有为研究对象全面地表达其想法和意愿;是否为了突显结论,构建理论而在有意夸大研究发现。总的来说,资料的呈现及分析一定不能遗漏研究对象的观点,研究者要全面、深入、准确地阐述研究对象的真实想法和研究情境的全貌,给读者一个全景式了解研究对象的机会。学者自律是质的研究的所有的学者都需坚持的价值立场,尤其是到了研究成型的最后一步——研究写作阶段,这些反思更是应时常不怠,而对研究者形成经常的警醒。
最后要强调的是,人类学研究的报告尽管可以有不同的写作风格,但其水准应以公开出版的学术研究作为参照。人类学研究会阐述很多故事,表达很多想法,但是它不是报告文学,更不是小说,人类学研究的报告必须体现一定学术深度,尤其是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总结。理论对于人类学研究而言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我们不但依此去判断某一研究的学术水准,更希望通过扎根于现实的理论分析能使读者对丰富多彩的人类学现象形成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认识,这也是撰写人类学报告的主要意义所在。
[1] 格雷.文化研究:民族志生活与生活文化[M].许梦云,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