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

一、人类学研究的学科特性

字体:16+-

人类学到底是什么样的学科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命题。前面在介绍人类学的概念时我们已经提到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对人类学的概念有不同的看法。比如,狭义人类学的概念,在英国学术界,狭义的人类学也被称之为“社会人类学”;而在美国,狭义的人类学则被称之为“文化人类学”。虽然目前欧美学者对人类学的概念趋向于将以上两者结合在一起,但我们仍然不难看到人类学发展史上曾经出现的对人类学定义的众说纷纭的看法。

而人类学的学科定位在中国则显得更加复杂。在我国,人类学和民族学的概念在刚被介绍过来的时候其实基本是相同的,事实上,早期的中国学者也很少在两个学科上做严格区分。但在1949年之后,我国的民族学研究开展越来越强调以少数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主张民族学研究应主要研究少数民族问题,为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现状做贡献的倾向成为民族学研究的主流。而与此同时,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类学作为“资产阶级学科”,—直受到冷遇并被相继撤销,这一时期的人类学,作为一个学科长时间甚少被提及而一蹶不振。[1]其实,从学科发展历史来看,人类学、民族学甚至社会学的内涵及其外延都有相当部分的重叠,在研究对象和方法方面也有部分相似,对这几个学科当然要有界限区别,但强行割裂几个学科重叠的界限,并人为地进行野蛮区分却也是不可取的。

而从人类学的发展历史来看,人类学研究首先是文化研究,而在泰勒看来,文化,这种人类学行为和思想的体系,遵循着自然的法则,是可以用科学方法加以研究的。[2] 而文化研究的一个根本特点就是开放性,这也决定了人类学学科开放性的特点。文化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的复杂问题,研究文化的过程中,研究者往往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包括社会科学的、人文科学的,甚至可能也包括自然科学的知识。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及结果也会对其他学科产生影响,如随着人类学的不断发展,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分支学科涌现,如教育人类学、政治人类学、社会人类学,等等。需要探讨人类文化现象的学科非常多,既然人类学是以探讨文化为主的学科,那么相应的人类学分支的纷纷出现就不足为奇了。

通过以上对人类学文化研究的特征的强调,笔者试图说明文化研究其实是一个很庞大、很复杂的领域。作为一名研究者,要全面地识别、理解和解释清楚人类文化,需要研究者在研究中不停地吸取其他学科的养料及其特长。作为要在教育领域开展人类学研究的研究者,对文化的关注必然要求研究者自身要具备多层次的具有较高深度的知识储备和理论视角,采用人类学研究的研究者必定是对其他学科也要采取开放性的博采众长的学科态度的。一个只懂教育学,而对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一窍不通的人,是不可能完成高质量的人类学研究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学研究其实不好做,人类学对学者的要求其实也很高,这一点从事教育人类学研究的学者一定要有心理准备。

[1] 王铭铭.二十五年来中国的人类学研究:成就与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5(7):7~13.

[2] 科塔克.文化人类学:欣赏文化差异[M].周云水,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