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打磨

“习克”写作 美丽无限——创建综合化写作课程后的初步感想

字体:16+-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努力探求一种综合化作文课程体系。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个课程的印象,我们为这个课程起了一个有意思的朗朗上口的名字——“习克”。“习克”,英文seek的谐音,寻求、探索之意。

“习克”写作从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历史、地理、自然、科学八大知识体系入手,通过综合化的课程设置,把学生带入一个个综合情境模式中,从中探索、发掘、创造,学生在这样的似乎“没有写作”的综合情境中获得包罗万象的知识。

下面就是我们所创建的综合化“习克”写作课程体系:

续表

续表

希望各位老师能从上面的课程设置中,看出我们创建综合化作文课程的努力方向。1.突出课程:让课程本身成为学生的老师。2.基于资源: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3.强调综合:拓宽作文教学视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综合化作文课程的特点,我们将结合我们在第二轮课程体系中实践的具体案例《我们去探房》(附后)来说明:

一、突出课程:让课程本身成为学生的老师

传统的写作教学,由于种种局限,往往忽略了学生与课程本身的交流,老师教,学生学,任何知识、技巧都要通过老师的口传授给学生。综合化“习克”写作课程强调的是学生与课程本身的交流,让课程成为学生的第一老师。以《我们去探房》着一主题写作教学为例,我们让学生参观、采访,与房产开发公司经理、房产项目工地工人、购房者直接对话,学生在“课程”中,而不是从老师的嘴中了解楼房开发过程和工地工人的生活状况以及购房者的心理。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写作有明确的对象,是课程中的“真实”的人,作文的好与坏在“课程”中接受检验,而不是写给老师看的,优与劣由老师说了算。

二、基于资源: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

我们总以为,真正的写作是需要丰富的资源的。我们看了那些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后面都附有大量的参著作,就我们个人的写作习惯而言,每写一篇文章,九分时间是花在寻找资料(包括实践、体验)上,待动笔时把这些资料全部摊开在面前,任意选取参照引用,文思才不致枯竭。我们再来看些美国小学生的作文题,三年级的作文题目“我们心中的美国”,四年级的作文题目是“我们怎样看人类文化”“中国的昨天与今天”;而六年级的作文题目是“你认为谁对二次大战负有责任”“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用我们的习惯性思维来审视这些作文题,我们一定觉得这些作文题宏大得有些离谱,完全超出了小学生的心智年龄“生活阅历”知识容量,但是出乎我们意料,美国小学生面对这些大得没了边的作文题,不仅毫无难色,反而兴致勃勃。他们上网或到图书馆去查阅大量的参考书,权威工具书(有好多资料教师已经放在班级的图书角中)。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和相关的专家交流,然后用稚嫩的小手信心百倍地做着大文章。至于他们到底写出了怎样的文章,我想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他们在完成文章的过程中看了大量的书,跟人、社会、自然有了亲密的接触与交流。众所周知,写好作文最根本的途径是扩大阅读量,增加生活阅历,好的作文是什么,是“厚积”之后的“薄发”。

而我们在让学生写什么呢?“一件小事”“我们最高兴的一天”“我们最敬佩的一个人”等等。小题目,小切口,仅凭学生的一点点记忆就能完成,“闭门造车”,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上了十几堂作文课,写了十几篇作文,这过程中却没有看过一篇文章或者其他形式的资料。不要自欺欺人了,不看书,不经历“生活”却提高作文水平就像牛不吃草却挤出了牛奶一样不可思议。但是我们好好想一想,我们为什么喜欢出这样细小的带点私密性的题目,是因为我们缺乏利用、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

综合化“习克”写作课程的每个写作主题,我们都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资源。这些资源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例如书籍、音像、知名企业家的介绍,艺术家的人生经历,少管所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因此,在“习克”作文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阅读书籍、观看影片、采访、参观、聆听……在占有了大量资料后,何愁写不出作文?并且这样的写作具有它的长远效益。

因此,习克写作强调的不是“写”,而是写之前的“寻求”与“探索”,习克写作课程实际上是一门综合课程,“写”只是学生与课程交流后顺其自然的延伸。

三、强调综合:拓宽作文教学视野

传统的写作教学培养目标十分狭隘,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上,每堂作文课的重点是教学生“怎么写”,负责的老师还会总结出一二三四……点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就程式化了,有套路了,仿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写天气必定是“风和日丽”,写高兴肯定是“一蹦三尺高”,写走路速度快,无疑是“三步并作两步”,这是语言上的套路。除此之外,结构上也有模式,前段时间,中学生写主题为“责任”的文章,大多数是按照“谈谈孔繁森,批判王宝森,想到钱学森,联系中学生”的程式来写,远远就能闻到八股的味道,迂腐酸臭得很。而让我们难过焦虑的是很多学生写技能不错,挺会用上“好词好句”,但是我们从他们的作文中感觉到,知识结构有明显缺陷,或者对历史一无所知,或者对大自然缺乏了解;有的学生心理状态出现问题,特别是一些女孩子,一天到晚写A和B的恋爱故事,一天到晚在文章中凄凄惨惨,像台湾片一样哭哭啼啼;有的学生缺乏信念、目标,没有自己的主见……这些问题很多老师认为是不属于作文教学范畴的,但我们觉得作文教学如果不去关注这些问题,而是追求“短期效果”,一味强调技巧,作文就要出现大问题了。

综合化“习克”写作课程的教学视野就明显宽了,它设置了8个课程主题,“文学”“社会”“艺术”“科学”“历史”“地理”“自然”“生活”内容无所不通,并且在每一个课程主题中设计了大量的诸如讨论、采访、参观、观赏等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例如: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收集与整理、计划与组织、决策与行动、事实与证据、表达与交流。更重要的是每一次活动都有明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例如,在《我们去探房》这一课程中,我们安排学生与房产开发过程中的各种人物接触(例如经理、设计师、工地工人、售楼小姐等),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岗位的人都是整个房产开发的重要一环,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就是说,学生在“习克”中学写作,不是单纯地学写作,同时是在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社会的生活技巧,寻找自己的人生喜好,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在“习克”写作中,学生是在进行“知识、经验、兴趣、爱好”的排列组合,而不仅仅是文字的排列组合。

附:

生活主题(上):我们去探房

【课程主题】我们去探房

【课程特色】室外实践教学,既有内容的结合,又有能力的综合,层层递进,环环紧扣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锻炼实用文体的写作能力

【课程道具】采访笔记本

【课时】100分钟

【课程安排】

【写作思路】

1.参观临平经济开发区,并描述。(参观写作)

2.联系开发区内一房产开发公司,采访总经理,为公司做广告语和广告画。(广告策划)

3.采访房产项目工地工人,了解楼房开发过程和他们的生活状况。(口语交际,记录采访内容)

4.采访临平房产开发管理部门,了解临平楼市现状。(调查报告)

5.给外地准备购房者写一封信,欢迎他们来临平购房。(应用写作)

6.写作时间,老师做具体引导。

7.回收学生习作,请老师批改。

【效果评估】本课时结束后,请老师填写效果评估表

效果评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