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果
学生能说出欺负的关键特征。
学生知道欺负有不同的类型。
学生知道受欺负者的感受。
·课前准备
(一)教学场地及材料准备
准备“找到自己”游戏所需的小动物彩色图片,把它们按照预设的小组人数剪成适宜的碎片;准备学生合作探究所需的大白纸与彩色笔。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准备
了解道本节课是四年级“向欺凌说‘不’”学习专题的第一课,需要学生掌握欺负的定义及特征。
了解针对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应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主体性,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归纳和反思的能力,同时也应对欺负事例进行充分的收集和整理,以作为学生探究成果的补充。
(三)教学组织方式概览
热身活动:找到自己。
主题导航:欺负是什么。
探究与体验:欺负的关键特征。
总结与反思:欺负的概念与三个判断标准。
·学习过程
(一)热身活动:找到自己(5分钟)
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6~8人一组,根据组数选择几个小动物的彩色图片,把每个小动物剪成6~8份碎片(依每组人数而定)。教师将所有碎片混合后随机发给每位学生,要求他们根据手中的碎片,找到这个小动物的其他部分,重新组合为一个整体。游戏以先完成者为胜。
“在生活的世界中,我们都是一个小小的碎片。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会和不同的人组合,一起生活、学习和工作,成为一个新的团队。今天,我们就试着找到我们自己的团队吧。”
·教师要尽量选择祥和、可爱的小动物,如小羊、小猫、小狗、小兔等,能够带给学生阳光、温暖的心理感受。
·教师应选用彩色图片,使各个动物有较强的色彩标识性,以便于学生找到拼凑的规律。
·教师不宜将动物小碎片分得太多,因为碎片越多、越小,学生拼凑的难度就越大,可能会需要更多的游戏时间。
(二)主题导航:欺负是什么(2分钟)
“在刚才‘找到自己’的游戏中,我们组建了一个新的团队。今天,我们的新团队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共同探究‘欺负是什么’。”
(三)探究与体验:欺负的关键特征(33分钟)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都知道哪些关于欺负的事件呢?观察我们四年级同学的生活,讨论以下几个问题:欺负的关键特征是什么?欺负发生在何时何地?你能列出哪些欺负的类型?欺负使人感觉怎么样?请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写在大白纸上。我们共同分享。”
·学生可能在讨论中不能获得关于欺负的典型事例,教师可以举例。
小明和小林从来不在一起玩、也不交谈,小明不喜欢小林。他们都是学校足球队的。在踢足球时,小明经常侮辱小林,“意外地”伤害对方,这使得其他队员很愤怒。
·教师可以引导或帮助学生明确欺凌的类型:欺凌分为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直接欺凌包括肢体欺凌和言语欺凌。肢体欺凌有拳打、脚踢、绊倒、抢夺等;言语欺凌有侮辱、讽刺、嘲笑、恐吓等。间接欺凌包括背地里说坏话、散播谣言、恶意煽动不友好行为等,排挤受欺凌者。
(四)总结与反思:欺负的概念与三个判断标准(5分钟)
“欺负是很严肃的事,它意味着一个人故意使用其力量而让他人感到难过;欺负不是单方面的争吵或者与人打架,也不是当你生气时对别人不友好;欺负是持续一段时间的行为,是故意的;欺负能使受欺负的人感到痛苦和伤心。
“欺负是在力量不对等的情况下具有侵犯性的、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标准来判断欺负。
“第一,它是故意的。它不是突然、无意地伤害别人,而是有意的、基于一定目的的行为;它也不是平等双方的对抗。
“第二,它是不公平的。欺负者依靠他们的强大或力量享受欺负带来的快乐,而受欺负的人却遭受不公平的痛苦。
“第三,它不是偶然发生的,往往是持续的。它经常是重复的行为。我们可以用相关的字词来表达,如每天、一次又一次、一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