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情感学习教学用书.四年级

主题三 帮助受欺负者

字体:16+-

·学习成果

学生知道作为欺负的目击者意味着什么。

学生知道目击者的作为能使情况变得更好或更坏。

学生知道为什么目击者参与欺负或者不告发。

学生能想出帮助受欺负者感觉更好的方法。

·课前准备

(一)教学场地及材料准备

课前准备“小珍的故事”的阅读材料;准备学生合作探究所需的大白纸和彩色笔。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准备

认识本节课需要聚焦“目击欺负时我该做什么”这一问题,通过对“小珍的故事”的进一步解读,让学生理解“我”作为欺负现场的重要目击者为什么不作为以及是什么原因让“我”做出了沉默的决定;同时,要引导学生从故事中的“我”迁移至具体生活,理解欺负发生时,目击者也是现场的重要参与者,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我们可以做出选择来减少受欺负者受到的伤害。

(三)教学组织方式概览

热身活动:情绪颜色。

主题导航:小珍的情绪颜色。

探究与体验:目击者为什么不告发;目击欺负时我应该做什么。

总结与反思:我会对小珍说。

·学习过程

(一)热身活动:情绪颜色(5分钟)

教师让学生选择一种颜色,并用想象力来说明这种颜色所代表的今天的心情。

“同学们,情绪可以有颜色吗?当然有。我们可以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情绪。比如,‘今天我是蓝色,因为我很平静’‘今天我是灰色,因为我很难过’‘今天我是红色,因为我感觉我充满力量’。那么,今天你的情绪是什么颜色,可以告诉我们吗?”

如果学生用颜色表达了不好的情绪,教师要给予一些必要的安慰和鼓励:生活总会好起来的,我们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有学生对公开表达情绪感到不安或者不愿表达,教师不要强迫学生表达。

(二)主题导航:小珍的情绪颜色(3分钟)

“大家还记得小珍的故事吗?如果我们用颜色来表达她的情绪,会是什么颜色呢?”

教师总结学生的答案,小珍的情绪应该是灰色、黑色等暗淡、没有阳光与快乐的颜色。

(三)探究与体验

活动1:目击者为什么不告发(12分钟)

“‘我’是小珍欺负事件中的重要目击者,但并没有给小珍提供帮助。

“为什么‘我’不告知他人‘我’所看到的欺负呢?

“是什么使‘我’在欺负事件中做出沉默的决定?”

教师将学生所想到的原因列举出来。如果学生没有想到,教师可以提供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欺负很微妙,它不容易让我们判断当时的情景是否是欺负。

·在目击欺负现场时,我们可能担心来自同伴的压力,尤其是在多人参加欺负事件的情况下。

活动2:目击欺负时我应该做什么(22分钟)

“在小珍的故事中,‘我’需要思考如下问题。

“‘我’是欺负事件中问题的一部分吗?我能够成为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吗?

“‘我’的不作为,使得情况好转、变坏或者还是那样吗?

“在欺负事件中,‘我’能改变其他人的行为吗?

“作为目击者,‘我’应该做什么呢?”

“如果我们的生活中发生了小珍这样的故事,或者发生了其他欺负事件,作为目击者,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如果学生没有归纳出来,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作为目击者可以做出如下选择来减少对受欺负者的伤害。

·在确保自己安全的前提下,挑战实施欺负的小孩,告诉他们这样做是错误的。

·“救出”受欺负的小孩,如对受欺负者伸出胳膊,挽着他离开,并说道:“来吧,我们的游戏需要你。”

·告诉一个成年人(如教师)或者告诉那些能够提供帮助的人。

·设计一个解决问题的计划。

·对受欺负的人好一些,安慰他、让他别难过。

……

最后,教师要提醒学生,应根据不同的欺负情节做出目击者相应的反应。比如,打架等欺负行为可能会危害到目击者自身的安全,最好选择告知学校和教师而不是自己直接参与问题的解决。

(四)总结与反思:我会对小珍说(3分钟)

“30年过去了,设想一下,‘我’竟然意外地又遇到了小珍,我会对小珍说什么呢?请大家仔细思考,并写下‘我’对小珍要说的话吧。”

·主题资源

同主题二“小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