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情感学习培训手册

第一节 教师应具备的社会情感能力

字体:16+-

本节目标

1.能够具体描述出教师应具备的社会情感能力。

2.能够理解具有社会情感能力的教师对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活动 描述教师应具备的社会情感能力

【活动目标】

①能够具体描述出教师应具备的社会情感能力。

②能够理解具有社会情感能力的教师对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活动时间】

60分钟。

【活动材料】

大白纸、胶带、彩色笔、小型便笺纸。

【活动方法】

小组研讨。

【活动过程】

①分组列举出教师应具备的社会情感能力的十条具体表现(可不限于十条),并用语言或绘画形式加以具体描述。(20分钟)

②结合实际,谈谈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对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影响。(10分钟)

③根据描述,总结教师应具备的社会情感能力并达成共识。(7分钟)

④根据社会情感能力六个维度的内容,填写表5-1,具体描述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8分钟)

⑤与表5-2对照,进一步完善表5-1的内容。(5分钟)

⑥各小组交流表格填写结果,培训者点评。(10分钟)

【活动提示】

①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每位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情感能力。

②教师应具备的社会情感能力,表现为自我认知方面自知、自信、自尊;自我管理方面坚韧、进取,能够自我调适与反省;他人认知方面懂得共情与尊重,具有亲和力;他人管理方面理解与包容,能够有效化解冲突与处理人际关系;集体认知方面具有集体意识和亲社会意识;集体管理方面遵守规范、团结合作,能够融入集体和维护集体荣誉。

③教师所应具备的社会情感能力与学生对教师的期待应该是一致的。

④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与我国《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教师的专业要求是一致的,参训者可以在标准中找出相关的社会情感能力要求。

【阅读材料5-1】

表5-1 教师应具备的社会情感能力

表5-2 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

【相关链接】

表5-3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内容[1]

续表

续表

本节要点

教师应具备的社会情感能力,表现为自我认知方面自知、自信、自尊;自我管理方面坚韧、进取,能够自我调适与反省;他人认知方面懂得共情与尊重,具有亲和力;他人管理方面理解与包容,能够有效化解冲突与处理人际关系;集体认知方面具有集体意识和亲社会意识;集体管理方面遵守规范,团结合作,能够融入集体和维护集体荣誉。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自我完善将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

本节思考题

1.除了活动中大家列举的内容之外,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你认为还有哪些社会情感能力对教师来说是重要的?为什么?

2.请你举一个教学案例,说明具有社会情感能力的教师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