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情感学习培训手册

第二节 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现状分析与自身能力建设

字体:16+-

本节目标

1.了解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现状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

2.掌握提升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途径。

活动1 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现状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

【活动目标】

了解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现状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

【活动时间】

30分钟。

【活动材料】

阅读材料、大白纸、胶带、彩色笔、小型便笺纸。

【活动方法】

小组研讨。

【活动过程】

①阅读材料《三毛的故事》,谈谈感想,并以此为线索,谈谈缺乏社会情感能力的教师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5分钟)

②根据表5-2中社会情感能力六个维度的内容,将参训者分为六个小组,每组分别针对一个维度,结合教学实际,分析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现状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10分钟)

③全班分享、交流。(10分钟)

④培训者点评。(5分钟)

【活动提示】

①本活动旨在使参与者正确认识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现状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明确完善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方向和内容。

②活动实施过程中,培训者应通过导入语激发参训者思考问题的兴趣。

③培训者应注意调控时间,巡回指导,把握活动进度,提高活动质量。

【阅读材料5-2】 三毛的故事[2]

初二的时候,我(台湾作家三毛)数学总是考不好。有一次,我发现数学教师每次出考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题叫我们做。当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就直接把数学题目背下来。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100分。数学教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呢?

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给我,并且说:“陈平(三毛原名),这10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 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我坐了10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名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我想请她吃两个。”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进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只是晾晾而已。”画完后,她又厉声对我说:“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3]

【相关链接】一名待优生的故事

我是“待优生”行列中的一员,经受着同其他“待优生”一样的遭遇。然而我并不想当“待优生”,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得分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老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起早摸黑,刻苦努力,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也记不住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预考时,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当时我心里的高兴劲儿就别提了,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意料,老师一进门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心里感到一阵刺痛,那种心情真是比死还难受一百倍。难道我们“待优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

活动2 提升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途径

【活动时间】

30分钟。

【活动材料】

阅读材料、幻灯片。

【活动方法】

参与式研讨、讲授。

【活动过程】

①培训者播放视频“开车遇到的麻烦”。(3分钟)

②阅读【阅读材料5-3】并讨论:情绪能否管理,应如何管理。(10分钟)

③阅读【阅读材料5-4】,谈谈感想,并分组陈述对提升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理解与建议。(10分钟)

④交流讨论结果。(3分钟)

⑤培训者点评并总结有效提升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方法。(4分钟)

【活动提示】

1.本活动旨在使参训者掌握提升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途径。例如,通过及时体察自身情绪、以适当的方式表达情绪、理性面对过**绪等方式管理自身情绪,养成时常微笑的良好习惯等;

2.对于个人情绪控制而言,改变心情是治标,调整心态才是治本,治标和治本要同时进行,但要提醒自己,只有采用治本的方法才能根本解决情绪问题。一旦我们的观念、心态改变,我们的情绪也自然随之改变。

【阅读材料5-3】冲动控制

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行为在身体动作上表现得越强就说明其情绪越强,如“喜”会手舞足蹈,“怒”会咬牙切齿,“忧”会茶饭不思,“悲”会痛心疾首,等等。情绪是信心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信心中的外向认知、外在意识具有协调一致性,是信心在生理上的一种暂时的较剧烈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控制冲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疏导。

第一,体察自己的情绪。时时提醒自己注意“现在的情绪是什么”。例如,当你因为朋友约会迟到而对他冷言冷语时,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这么做?我现在有什么感觉?如果你察觉你已对朋友三番两次的迟到感到生气,你就可以对自己的生气做更好的处理。

第二,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再以朋友约会迟到的例子来看,你之所以生气可能是因为他让你担心,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婉转地告诉他:“你过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我好担心你在路上发生意外。”试着把“我好担心”的感觉传达给他,让他了解他的迟到会带给你什么感受。什么是不适当的表达呢?例如,你指责他:“每次约会都迟到,你为什么都不考虑我的感受?”此时你的指责也会引起的他负面情绪,他会变成一只刺猬,忙着防御外来的攻击,没有办法站在你的立场为你着想,他的反应可能是:“路上塞车嘛!有什么办法,你以为我不想准时吗?”如此一来,两人开始吵架,别提什么愉快的约会了。如何“适当表达情绪”,是一门艺术,需要用心体会,更重要的是要运用在生活中。

第三,以适当的方式舒缓情绪。舒缓情绪的方法很多,有些人会痛哭一场,有些人会找三五好友诉苦一番,另外有些人会逛街、听音乐、散步或逼自己做别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比较糟糕的方式是喝酒、飙车,甚至自杀。要提醒各位的是,舒缓情绪的目的在于给自己一个厘清想法的机会,让自己好过一点儿,也让自己更有能量去面对未来。如果舒缓情绪的方式只是暂时逃避痛苦,而后需承受更多的痛苦,这便不是一个合适的方式。有了不舒服的感觉,就要勇敢地面对,仔细想想:为什么这么难过、生气?我可以怎么做将来才不会再重蹈覆辙?怎么做可以减少我的不愉快?这么做会不会带来更大的伤害?根据这几个角度去选择适合自己且能有效舒缓情绪的方式,你就能够控制情绪,而不是让情绪来控制你。

【阅读材料5-4】学会微笑[4]

“以人为本,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学会关心、尊重和赞赏每一名学生。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学会微笑对待每一名学生。

有的教师可能会说,微笑是天下最容易做到的事情。是啊,教师的微笑原本不必如此吝啬,可真正发自内心对学生微笑的教师又有多少?很多教师认为,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就得板起脸来,显出自己的威严,否则学生难管。于是,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平时的相处中,教师总是不苟言笑,对学生动辄训斥、责骂和体罚。学生在教师面前噤若寒蝉,甚至到了战战兢兢、汗不敢出的地步。试想,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能主动活泼、富有个性地学习吗?

(一)学生渴望教师的微笑

微笑服务早已是服务行业的一个基本要求,学校也需要微笑教育,学生也需要教师的微笑。学生的心地单纯,就像晶莹剔透的美玉。他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充满微笑的世界,希望周围的人们给他们报以微笑。教师的微笑如同阳光、和风和细雨,无声地滋润着他们的心田,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很喜欢我,老师在表扬我,老师很在乎我。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动力,人的许多潜能和情感便会奇迹般地被激发出来。所以,凡是做教师的,都不应吝啬对学生微笑。

(二)微笑能沟通师生的心灵

每一位教师即使在生活上遇到不如意的事,但是只要一踏进教室的大门,挂在脸上的应只有微笑。上课时,教师向学生微笑,投去友善的目光,进行交谈式的教学;下课时,留在教室和学生微笑着谈心、说笑话;放学后,和学生一起欢快地打羽毛球、乒乓球……只要教师能做到持之以恒、春风化雨,慢慢地,师生之间就一定会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关系,形成良好、和谐的心理气氛。这时,学生就会把教师当作知心朋友,敞开心扉,让教师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三)微笑能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试想,一个连微笑都不会的教师,何谈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怎么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相反,在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真诚的微笑,定能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心境和积极的学习情绪,进而产生奇妙的效应。据专家测定,学生在积极状态下学习的效率,能比在消极状态下学习的效率提高30%~45%。

(四)播种“微笑”,收获“微笑”

《学习的革命》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我想,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微笑之中,他就学会了微笑。确实,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和情感具有感染性。教师的微笑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微笑面对学生,不仅会使教师赢得学生,也会使学生在教师的微笑中学会关心、谅解和善待他人,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从而微笑着面对他人,面对生活。

本节要点

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现状与理想状态之间存在着差距,这明确了提升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方向和内容。参与者应掌握提升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途径。例如,通过及时体察自身情绪、以适当的方式表达情绪、理性面对过**绪等方式管理自身情绪,养成时常微笑的良好习惯等。

本节思考题

1.回顾你的教学经历,你能否找出一个案例,说明你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影响。

2.你认为自己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现状与理想状态之间存在什么差距?如何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