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汇的“易”性
字母构成书写或印刷符号,音标为字母注音并拼读成单词,字母为显性而读音却为隐性。英语大约有40%的独立词根单词,在此基础上,通过构词法衍生出约60%的新词,组成100多万个单词。前后缀构成派生词(large→enlarge、wonder→wonderful);两个或更多的词构成合成词(air+port→airport);一种词类转换成另一种词类构成转换词(drink a cup of water→to water the flower);多音节单词保留词首部分去掉词尾字母(photograph→photo),或保留词尾部分去掉词首字母(omnibus→bus),或保留中间部分去掉其余字母(refrigerator→fridge),或保留词的某些字母拼合(news broadcast→newscast)等多种方式构成缩略词;改变词根单词的元音或辅音构成曲折词(food→feed、speak→speech),这样就组成了庞大的英语词汇体系。英语词族庞大,构词却简明。在四成词根单词的基础上,我们运用派生、合成、转换、缩略、曲折等构词法衍生出六成单词,这都具有“简易”“变易”的特性和“不易”的规律。
英语的“易”在词汇变化方面主要体现在“不易”特性的词根单词之中。例如,动词vary有“相异,多变,使多样化”等词义。它属于词根单词,具有“简易”性,字母少,拼读为[`ve?rI],易读、易记;据此,在var-上加名词后缀-ty/-ation、形容词后缀-ed/-ous 、副词后缀-ly,衍生出多种相异的单词,呈现英语的“变易”属性。然而,词性和词义无论如何“变易”都脱离不出vary这个词根单词的“不易”性规则,所有衍生词都有“变”的“不易”含义。
表4-3 词根单词vary的变化
英语词汇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学生若要提高水平就要刻意学会一定的构词法,基于词根单词的“易”性,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单词的“简易”“变易”“不易”特点,通过分解、合成或合并来衍生词语,分辨属性,感悟词义,流畅阅读;在写作中运用词性的“易”性搭配特点,就可以组词造句,避免中式英语。
我编著了《广东高考英语命题解密与专题演练》。在“词义猜测专题演练”一节中,我指导学生围绕英语阅读,根据词语的“定义和解释、构词法、同义词或反义词,以及对比转折、同位语、因果、上下文线索,借助常识、词义搭配和举例”等在具体语境中探索词语的表达规律,推测词义,开展有效阅读;并指出“阅读时经常会遇到新词,难断词意,如果掌握了词根、词缀等构词法知识,熟悉单词的派生、转化、合成等构词规律,就可以猜测词义”。例如,“He fished out an old book from the bag.”“I had first known she was wrong,that her anxiety had clouded her judgment.”句中有两对旧词新义的单词,是由名词转化为动词的,属于转化法。fish由名词“鱼”转化为动词,根据“鱼在水中游”的认知图式,结合语境可以推测或感悟出“(迅速)摸出,掏出”的词义;由anxiety“焦虑”和名词cloud“云朵,阴影”,就可以推测出cloud“使模糊,使混乱”的动词词义。
语言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学会英语最常见的1000个词,就能理解一篇规范文字80.5%的内容;2000个词,89%;3000个词,93%;4000个词,95%;5000个词,97%。平时看文章,我们大多不会逐词逐句地阅读和理解,只需掌握2000 个常用词即可。《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2014年版)收录的词条、短语和释义达到230000条,但我们只要掌握其中的2000个常用单词就能使用这本英英辞典了。在庞大的百万词汇之中,掌握2000多个常用单词,日常口语和书写交际就有可能成功。正因如此,掌握了英语听、说、读、写的精华词汇,学生便有可能获得语言技能,培养语言思维,发展学习能力,养成语言文化品质,从事一般的英语口头、笔头语言交流。只要根据英语“易”的特征去学习,掌握英语“简易”“变易”“不易”的词类转化规律,学习英语就能事半功倍。
2.句子的“易”性
根据传统语法,英语有十大词性,被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具有实在意义和独立充当句子成分的名词、动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副词属于实词,有意义并与其他词汇搭配起语法作用的属于虚词,有冠词、介词、连词、感叹词。这些英语“简易”的十种词性,用以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补语及同位语,构成“变易”的句子成分。句子按结构可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和主从复合句,按使用目的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按用途可分为强调句、倒装句和特殊句。
按词性和成分的“简易”属性,不同词性的单词可以构成主谓、主谓宾、主谓双宾、主谓宾补、主系表和“There be”六种简单句,呈现“变易”的句子基本结构。某两句或更多的句子由并列连词连接,构成并列句;在此基础上,某一句或更多的句子起名词的作用构成名词性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或与主句一起构成主从复合句;并列句又与主从复合句组合成并列复合句。由此,从句与从句之间又有并列、从属、让步、条件等关系,从句本身又可作为一个或多个从句形成语句,语句重叠,从句套从句,构成多重复合句,纷繁复杂。此外,“主语+谓语”“主语+系动词+表语”等句子结构交换位置形成倒装句,运用强调词it强调除谓语之外的任何句子成分构成强调句,还有少数特殊句型。一切句式的“变易”都建立在“六种简单基本句型”的“简易”属性之上,以引起各类句式的“变易”。除此之外,根据用途或功用,句子又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呈现具体语言在语境中的表达结构和应用形式。不难发现,英语的语句从“简易”到“变易”转化,但不论如何变化,都是基于简单句的“不易”规则之上构成“变易”的种种句子的。
英语语句结构层次分明,而定语和状语的位置灵活多变,这导致句子变化多端。英语的句子内部、句与句之间以大量的连接词、引导词、分词和标点符号等相连接,构成一种重“形合”的结构性语言。而汉语句与句之间是靠内在关系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重“意合”的语言的。比如说“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这句话在汉语中没有任何连词,而用英语表达则要译为“虽然躲得过初一,但是躲不过十五”。“虽然……但是……”这种形式上的连词使两个分句相连接,构成结构上的“形合”语言特征。可见,英语句法比汉语句法更具有逻辑性和严密性。英语语言规则和表达方式,在所形成的英语语言思维和语言体系运作下,与语境交互发生作用,就“产生”了英语的词、句、段、篇、章等;学生运用逻辑、修辞以及文化背景等就能开展英语口笔交际活动,体会语言交际的神奇功能和沟通魅力。
可见,英语从词性到句子,从句法结构到语篇都在“简易”“变易”“不易”之间转化。学生只要掌握语言“易”的特征和规律,熟读熟练,就有可能快速习得英语。
关于英语语言结构特征和功能用法,我在“句子结构导学练”(《高中英语写作导与练》第9~35页)中,进行了剖析和导练;我还针对五种简单句和“There be”结构以及主从复合句进行英汉结构对照和讲练,以此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英汉句子结构。
3.语篇的“易”性
语篇是比句子更大的语言单位,是指句子的排列、句子间的衔接和过渡,以及段落的排列、段落间的衔接和过渡。语篇是由按照一定层次、有秩序地组织起来的段落构成的,每段的内容都是文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连贯的语篇需要具备语篇特征。语篇中各句是连贯的而并非孤立的,表达的是整体意义,而不是句子或语段意义简单相加成的意义。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段落是构成文章的基本语言单位,一般由若干个结构合理、互相紧密联系、表达同一思想的句群组成。段落中的句子大体分为表达核心思想的主题句,以及支撑句和结论句。阐明主题思想时,段落往往用一个主题句概括主题,常置于段首(也可在句中或句末);再用其他支撑句一一展开,对主题句进行叙述、说明或论证。在段落结尾处,我们常用结论句对段落的主题做进一步说明、强调或总结。主题句、支撑句、结论句就成为段落写作的基本要素,而在宏观上我们还要保证段落的完整性、主题的一致性、逻辑的连贯性。由此成文的段落,结构优美、形象清晰、整体感强。而这一切基本上体现在英语“易”的特性之中。
(1)段落中英语的“易”性特点
①As the English proverb goes,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②For one thing,if you want to be trusted and respected by your friends,you must be honest.③A liar is always looked down upon and avoided by people around him.④For another,if you want to succeed in your work,the first qualification you should have is honesty.⑤It is through honest efforts that Newton and Einstein became great figures in history.⑥Therefore,whatever your aim is,you must work honestly to attain it.
本段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话题+阐述+结论”。句①为主题句,句②~⑤为支撑句,句⑥为结论句;段落中有话题、阐述、结论。
整段文字,语义清楚,结构明晰。词与词、句与句,都按照英语的词性和句子结构的“易”性表达。句①主题句由状语从句引出,主句点明段落的主题;然后用关联词“for one thing…,for another”分别引出两个条件状语从句,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诚实”这一主题;最后结尾句用关联词“therefore”加以强调,呼应主题句。话题及其意义的论述都是在简单句的基础上“变易”出多种语句来表达“主题”所涵盖的意义和内容的。
(2)段落的写法
展开段落时,我们需用细节对主题加以说明、解释和论述。常用的写作方法有事实与数据法、举例法、列举法、比较与对比法、分类法、因果法、定义法、叙述法、综合法和结尾法。
①Technology is making people lazy.②Now when doing laundry,we switch on the washing machine instead of using our hands.③We move on wheels instead of on foot.④To calculate,we use the electronic calculator instead of our brains or abacus.⑤Before the invention of TV,people walked miles in order to see a movie.⑥But now we lie in bed enjoying TV programs right at home,showing no interest in the theater.⑦Washing machines,cars,TV and some other modern inventions are keeping us away from exercise.
本段从一般到具体,运用演绎法展开写作。句①是主题句,归纳一种社会现象,语句的表达具有“简易”特性,是“主+谓+宾+补”的简单句。句②~⑥是支撑句,呈现“变易”性,通过实例具体阐述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使人变得懒惰。5个句子都是简单句,具有“简易”性特征。句⑦是结论句,用“keeping us away from exercise”来表达,具有“不易”性,这既是对具体阐述的总结,又是对段落主题句“Technology is making people lazy.”的呼应。句子结构是“主+谓+宾+补”,具有“简易”性。
(3)段落的连接
连接词除连接单词、短语、句子成分、句子外,还可在篇章结构中被用于连接段落。另外,重复某些关键词,如原词重复、同义词和反义词重复、上下义词重复、概括词重复、代词重复,可以增加段落内容的连贯性。篇章的连贯性可以通过过渡段的使用实现。过渡段通常对前面的内容做一些简短的总结,并对即将讨论的内容做简单的介绍。连接词和关键词起黏着作用,把各部分连接起来,使句子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当然,英语的段落并非都这么简单,这里只是一般性的概述而已。
英语教学,其实是帮助学生发现英语的“易”性,使其更快、更经济、更轻松地学习语言,少走弯路,获得语言的真谛。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编写“易”教材、“易”材料,使学生可以更易、更快地掌握英语的“易”规律、“易”规则、“易”表达,促思融会,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