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索途:一位英语教师的求索之路

(二)化难为易 突破英语语言关

字体:16+-

学生在高考英语中应能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或写摘要;能根据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高考写作不论全国卷中的短文改错、书面表达,广东卷中的基础写作、读写任务,还是其他省市试卷中的任务型读写、短文填词、短文写作、阅读表达、完成句子、话题写作等形式的考查题型,都旨在检测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们不难发现,高考写作命题强调综合能力的考查,在英语词句含义及其语篇等学习和知识获取的同时,着重强调语言输入、输出能力和基本写作素质的培养。要做到这一切,学生需要真诚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夯实语言基础,以通过高考测试所考查的知识和技能这一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过词汇关。词汇是语言大厦的建筑材料,没有建筑材料,再好的设计都无法成形;没有丰富的词汇知识作为基础,再好的思想都无法表达。因此,但凡在教材中出现的重要词汇,学生都需要结合单词的音、形、义及其词性、构词特点,能认、能念、能用、能组词造句,脱口而出。

第二,过语法关。语法是语言的组织法则,包括词法和句法两部分。写作时学生分清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冠词、介词、连词、感叹词,分辨主语、谓语、表语、宾语、定语、状语等成分,弄明白动词时态和非谓语动词等语法概念,十分重要。因为语法能使语言使用者监控和调整语言输出,遵循语言规则,更好更准确地遣词造句,达到交际和运用的目的。

第三,过句子关。句子是由词汇和短语依照一定的语法规则而构成,表达完整的意思或感情的语言单位。英语的六种基本句型构成句子变化的基本单位,属于简单句的范畴,就此衍生出并列句,以及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主从复合句和并列复合句,还有倒装句、强调句,以及非谓语句、惯用句、特殊句等句型结构。这些都是听、说、读、写所必须具备的基础和条件,需要熟练掌握才能运用。因为它们是组成句子的基本部件,又是构成文章的基础元素,只因有了它们,英语句子才能变化万千、丰富多彩,才能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观念和情感。

第四,过语篇关。文章或语段不是单个句子的任意堆砌,而是句与句之间紧密联系形成的有机整体;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总是通过适当的连接手段联系在一起,形成语篇。实际上,语篇是一系列连续的句子、语段构成的语言体系。它必须符合认知、语用和语意原则,具有衔接性。句与句之间的排列要符合逻辑,上下文意思要连贯。篇章结构在句际、段际具有连贯性和对应关系,如照应、替代、省略、衔接等。这一切能帮助学生判断和推理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语篇连贯等衔接手段,强化对语言的敏感度,从而提高阅读和写作技能。

连接手段相当于一种信号,具有提示作用,可以告知读者下文的去向和性质,帮助其推断下文的基本内容。因此,我们从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度入手,就会写出语意连贯、逻辑性强、具有思想深度、高水准的文章。

第五,过思想关。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仅仅掌握语言知识,而是要用所获得的语言知识去激发思维,产生意识,促成观念,形成思想,进而达到表达思想和交流的目的。

在教学中,一篇英语文本,教师从词法和语法的角度分析、解释,学生明白语句和内容,就此认为完成了教学目标和任务;且不知,学生并没有从文章所阐述的思想、人类智慧的结晶、发明创造和历史知识中碰撞出火花——思想,只是被动地接受和了解。高考题型的创新,正是冲着这一症结而来的。其目的就是希望消除长期以来高考考查模式给高中教学带来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从课堂教学起步,创造条件,拓展空间和操练环境,让学生在从最基本的教材学习进程中汲取词汇、语法、修辞和语篇等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获取和整合信息、遣词造句、用句谋篇的基本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获得人文思想、创新精神,能对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用英语表达看法、发表观点。

教师要以高考为杠杆,以课堂为基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要以“过词汇关”“过语法关”“过句子关”“过语篇关”“过思想关”为依托,以“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和读写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从“运用语篇中词语的语义链,拓展操练空间”“运用多元化的操练形式,锤炼语言表达的基本功”“拓展单元话题,依高考命题形式训练写作技能”等多方面进行多元化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充分理解“内容在书中,功夫在书外”的教学内涵,引导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些举措在我的研究性论文《新高考英语写作对高中写作教学的正向反拨及其教学对策研究》等中有具体的行动研究。

《新高考英语写作对高中写作教学的正向反拨及其教学对策研究》获奖证书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空间,增加其词汇量,提高其词法和句法以及语篇等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以此拓展空间,使学生置身于语言应用中,运用语言知识,促成学生模仿力、创造力、应变力、想象力、鉴赏力的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其自学、自用、自创的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探索英语的“易”规律,探究英语知识层面上的“简易”“不易”,结合听、说、读、写、译技能层面上的“变易”“不易”,把握英语语言的“简易”“变易”特点和“不易”规律,使学生高效、有效、省力地学习英语,在“易学、易交际”中达成目标。英语本是一种“易练、易学、易用”的语言。而当今在学英语人数最多的我国,英语学习却困难重重。这固然有英语表达自身的原因,但也需要教师寻找英语语言的“易”属性,用东方智慧破解英语语言,为学生创造条件和环境,使其省力、省时、高效地学习语言,利用自然拼读法和音节拼读法来开拓语音学习新局面,运用构词法使词汇“意会”。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探索;教育是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追求。作为一名教师,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中,我们必须学会通过学习,转变自己的理念;通过实践,检验自己的认识;通过反思,修正自己的行为;通过总结,创造自己的特色。唯其如此,才能使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