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本上来说,社团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是社团存在的主体和意义所在。看起来光芒四射的真光社团,在真光学子们心中是怎样一种存在呢?他们在社团中又有怎样的收获呢?
黄雅思是真光中学曜社的学生,目前也是DA街舞社团社长,她给我们讲起了街舞社的故事。
街舞社是2007年成立的,社团成员50多人。曾经在学校里参加过多场晚会表演,并在社团开放日获得表演一等奖。我自己加入社团一年多了。社团活动并没有影响学习,而是两者相互促进。因为我觉得做一件事情只要够专注,如在社团的时候专注社团活动,学习的时候专注学习,就不会分心,所以两者是相互协调的。
社团在课余时间分舞种开展活动。学校有安排固定的社团课,自己主要是空余时间安排。分舞种训练,都是在校学习,比较容易协调时间。参加社团我首先觉得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陶冶自己的情操,其次也锻炼了能力,包括时间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真光社团文化很深厚,有很多社团可以选择,不同的社团有不一样的体验。
我们街舞开始前会拉筋,男生拉的话就比较困难,会比较搞笑,特别逗。印象最深刻的是上学期,我们街舞社去六中参加比赛,得到了第四名。比赛结束后我们抱在一起喜极而泣,赛前努力训练的日子都很艰辛,获得了成果大家都很开心,最重要的是这样一起走过的经历。
同在曜社的黄芷茵先后参加过多个社团,她给我们分享了一段在欧美音乐社的难忘经历。
我高一参加欧美音乐流行社,高二是电影社,真光社团给我们忙碌的高中生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放松平台,因为现在是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我在欧美流行音乐社,每一个社员上社团课都要做一个PPT向大家介绍喜欢的一位歌手。
我开始什么都不会,PPT也不会做,后来社长手把手地教我做PPT,告诉我怎么才能不怯场,我也跟她成为了好朋友。我们交流了很多音乐知识,也学会了很多电脑技术,交到了很多朋友。后来我也去学生会参加竞选,虽然没有选上,但一年的社团经历,让我收获了很多。所以,欧美音乐社对我有很大的意义。
真光还有一个与时俱进的活动,就是举办了“真光好声音”,然后有一批深藏不露的学生出来一展歌喉,展现了自己也锻炼了能力。还有微电影大赛,就是学生自己组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去呈现一个故事,然后通过网络投票和老师评价的方式来评判比赛成果。这些活动都非常新颖,紧跟社会的潮流。
在我们身边,总是不乏有人担心,除了“好好上课和学习”之外的大部分活动都会“影响学习”。而在真光,我们很容易看到学生在社团中的成长,这种成长不仅关于兴趣和人格,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增长学科知识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晨晖社邓雨芊同学和英语社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高一的时候,由于对英语还有美剧的热爱,我想要成立一个英语社。刚开始这只是一个在我脑海里的想法而已。直到有一天我突然下决心,和我在班里还有在其他班里认识的朋友一起成立了一个英语社团。
在成立英语社的时候我们遇到了许多质疑和困难,许多当时高二的社长都认为我们只是小打小闹,英语社是不会成功的。在成立了英语社之后,又有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都认为英语社是招不到人的。在高二的上学期,我们的英语社一直被笼罩在失败的阴影下。
但英语社永远都是一个让我吃惊的存在,实际上,我们不仅在第一节课就有五六十人挤满了教室,在第二节课我们还邀请到了美国老师来我们课上讲课。
第二个挑战就是对我口语的挑战。为了准备一堂英语社的课我不得不练习好几十遍才能让我自己的口语听起来流利一点。但正是这种自我磨砺的过程,使我不仅在英语方面取得了进步,而且在人际交往与管理方面有了自己的收获。
在不久的将来,我即将升入高三,成为一名在高考路上挣扎的学子。但正是因为有了建社的经历,我变得更加成熟,有担当,让我有勇气去面对成长路上的种种困难。
可能在一些人眼里,社团活动还只能算是小孩子们“过家家”,跟成长、适应社会之类的大主题似乎并不能相提并论。殊不知,还未成年的学生们正是因为有机会在社团活动中“模拟成长、模拟人生”,才能提前积累人生的“第一桶经验”,这将是他们日后生活的起点和宝藏。对此,心理协会副社长韩秋璇就颇为认同。
副社长,这个职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尽管“官”不大,但要做好自己职内工作,可也不容易哩!您可别怀疑这话,因为在心理协会,我就是这样一个“五品芝麻官”。这不,新学期伊始,我就接到了个极大的挑战——招新。
一年一度的招新,是各个社团补充新鲜血液的重要途径,因此各个社团都会使出全身解数,招揽人才,从暑假开始便进行了“抢人大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又以填报志愿前的招新宣传会最为重要。各个社团会在校道两旁摆开阵势,为自己的社团造势助威,如何在招新宣传会中成为那道“亮丽的风景线”,可实在让我们绞尽脑汁。
经过反复的讨论,我们定下了大致的方案:我负责用假期新学会的催眠技能作为表演节目来招新同学,社长率领人马在摊位间流动抢“客户”,其余人坐镇招新摊位做相关咨询。主题定下了,接着是海报的设计、印刷、方案细节各种优化……大伙儿忙得不亦乐乎。
于是,招新宣传日就在我们紧锣密鼓的筹划中到来了。谁会想到,刚开始还是晴空万里的天儿,准备时却下起了小雨。所幸下雨的时间不长,过了一会儿,老天爷就在我们的期盼中把天放晴了,准备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随着准备的结束,高一的同学们开始进入场地,我们却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原来筹划着等有10位志愿者时我们就开始进行表演,结果人数却远远达不到我们计划,怎么办?我当机立断,撤走了准备好的桌椅,给同学们进行了一对一的短时表演。结果,招新的效果异常好;清点报名意向表时,我发现竟有70多位!这可是我们的最高纪录了!我们的兴奋自不必说了。
虽然“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方法总比问题多”,这就是我作为心理协会副社长的小小收获。
观察者认为,社团是发展学生兴趣、发挥学生能力、发掘学生潜力的载体,而真光的社团之丰富,比起当下的大学也相差不多。这在整个中学教育界,也算得上是一个亮点,值得更多学校学习和借鉴,也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思。
“中国的高中生大多在高考前埋头苦读,大学之后才开始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参加社团实践。但真光中学从高中就开始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走在了前面,这也是真光中学素质教育成果的体现!”陈秋兰校长不仅为真光绽放的社团之光而骄傲,也将带领真光社团继续探索创新,斗志昂扬!
【真光心语】
从足球文化浅谈真光教育的特色
真光中学校长 陈秋兰
“真光杯”足球赛,我们是从1970年开始举办的,1972年正式开始。中国现在开始普及足球教育,不过很多学校只是足球队在玩足球,但在真光,足球是普及的,而且是长期的,男女足都有,每年一届,每次每个班出两支球队,一支男足,一支女足,每天下午放学后就开始车轮赛,一直踢上两个月左右。像世界杯一样,有小组赛,然后淘汰赛。所以足球在我们学校已经上升为一种文化,真光做了40多年,很了不起。
2015年的广州市第一届“富力杯”中小学足球赛,我们是全市的男女高中组的冠军,这是很难得的。都说足球是圆的、充满变数的,但有那么多变数,我们竟然囊括了男女的冠军,这一定是长期坚持下来的力量。我们的足球从小学就开始抓,培养尖子,再到初中、高中,是12年一贯的。足球就是我们真光教育特色学校的标志。而且不仅是足球,跟足球相关的文化,像足球海报、足球拉拉队、足球有奖竞猜等,真光全部都有,这就形成了稳定的足球文化。
当时比赛是五月,高中组男子足球决赛和颁奖典礼是在我们学校举行的。我们真的是好紧张,因为是和广东省最顶尖的一所学校PK,我们又是主场,压力很大,整个高二年级的学生全都在当拉拉队。我们的孩子还是非常争气的,踢进了关键的一球,1∶0赢了。
后来颁奖的时候王东副市长就说:“这么难得,囊括了男女冠军,这在广州市学校足球历史上是没有的。”然后记者在采访王东副市长的时候,我们女足的领队就拿着一件衣服马上冲下来让市长叔叔给她们签名鼓励一下足球队。那件衣服是一种寄托,他写了一句话,勉励我们的孩子,还说你们明年继续拿冠军,我再来给你们颁奖。孩子们都高兴极了,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社团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哥伦布”
真光中学团委书记 叶炳健
2006年真光开始评示范性高中,当时是初评,对社团的要求还不是很高。我接任团委书记的时候,全真光一共只有9个社团,那年初评时没有社团展示,相关的研究性学习却也开始渐渐流行。2007年是真光示范性高中复评,那年也开始搞教学水平评估,我们是首批被评估的,那时在评估指标中就开始体现学生社团自主发展的要求了。
当时全校有9~10个社团,校长提出,能不能搞到25个以上?专家来评估时社团能不能发展起来。我告诉学校会尽力尝试。在原有社团的基础上我开始研究如何搞好学生社团,我们开始逐步建立起社团的建设规范,学生社团的基本框架,包括申报流程、运作流程、日常社团课程时间安排等,另外我们必须提供足够的平台,给社团一个发展、展现的机会。
初步形成一套体系以后,我们就开始做学生的工作。当时10个社团之下有10位社长,我们就在学生会成立社团部。很多学校是有独立的学联的,我们没有成立学联,而是在学生会的架设下设立社团部专门负责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跟社团部社长及学生会主席讨论和设计后,我们认为最好的发展莫过于给学生一个自我的平台,提出让学生自主申报:学生就自己的兴趣特长,自行组织5人以上(的团体),能够设立一定的组织机构,包括社长、副社长,形成一套规章制度,能够把社团的特长展示出来,满足这些条件,我们就允许他申报。
我们把申报的各方面条件张榜公示,高一、高二的学生就可以申请,允许新建社团。当时反响还是非常强烈的,因为除了那10个社团之外,很多学生还有自己的特长,几个好朋友一起就可以申报一个新的社团。当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有指导老师的;另一种是选择外聘老师,即从校外请老师对本社团的发展做一些专业性指导。当时报名的场面很热烈。
我记得我上完课之后,有一个女孩带着两个男生来找我,说要成立一个魔方社。我心想在学校玩魔方会不会影响学习,我问她有什么可以展示,她说魔方可以锻炼空间思维、动手能力、记忆力、现场临时应变力等;我问,什么时间玩,会不会一天到晚都玩?她说不会,我们有专门的时间玩。她带的一个男同学参加过全国比赛,她讲得还不错。我给她提了一个条件:如果1分钟之内能还原被我扭乱的魔方,就考虑给你成立魔方社。结果她40多秒就把魔方还原了。我觉得它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是有帮助的,我们当时就审批这个社团成立了。
如果学生真的是有一技之长、又能把这些兴趣爱好在一个群体中展现出来、又是很积极向上的,我们都是支持的。所以从那次开始,社团从10个变成了36个。学生社团是怎么来的?一般是某个同学有一项专长,他会找一帮亲近的志同道合的同学,成立社团。我们今天刚刚成立了一个经济社,其实这个在很多学校早就有了,叫商业社团。孩子们都特别有想法,我们就是要让他们热爱,就是要给他们平台,可以把他们的理念、兴趣爱好传播,参与度就会提高。
在兴趣的海洋里,每个人都有着像哥伦布一样去探索、去徜徉、去发现“新大陆”的愿望,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学生们提供一条去往“新大陆”的小船,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船长,去追寻心中的热爱和愿望。这条小船,就是社团。
社长的小故事
陈森开
大家好,我是现任真光心理社社长。我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我的一些社团小故事。
社长之职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来临之前的一个晚上,在晚(发)修(呆)的我看到门外有两个人向我招手,示意我出去。我走近一看,不是心理社的社长和副社长吗?怎么找我来了。他们说是心理老师推荐我当心理社下一届社长,一说到老师推荐,就勾起了我那段记忆……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们和另一个班一起上心理课,正好到我们组上去展示PPT,我到现在还记得自己准备的关于犯罪心理学的PPT是怎样的。因为我以前也是心理社的一员,PPT的灵感也是从社团课上来的,可能是生动的课件加上我和其他同学之间有提问、互动给老师留下了印象吧。
好了,回到那个晚上。当他们问到我是否愿意当下一任社长的时候,我当时就答应了,于是我就这样当上了社长。
社团招新
众所周知,我们有社团招新日。那天我发挥了自己的所有战斗力,拿着张海报四处宣传,而副社长在摊位实力表演假期里学的催眠。从起初人影寥寥到后来越来越多人登记填信息,莫名的欣喜与满足感涌上心头,我们的准备没有白费,顺利地完成了招新。
展望未来
最后当然是希望把心理社搞好,组织一些能让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可以令身心放松的活动,这样大家就可以有更好的状态去学习。
DA街舞社的板报
DA街舞社创立于2007年,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由一个起初只有不超10人的小社团发展到如今有四十多名学生参与的社团,是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集体。
街舞是青春,是梦想,是我们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的一部分,而承载着这一切的DA街舞社,充满着青春的活力。我社拥有Hiphop、Jazz、Popping、Breaking等舞种,社员在紧张又充实的学习生活中,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发展自己的街舞兴趣,丰富课余生活,从而使我们的校园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DA街舞社严格管理社团,具有良好的社规,积极举行并参与有关的社团活动,在学校的社团课上,我社向学生传授一定的街舞知识,鼓励学生大胆通过舞蹈表达自己。在学校举办的英语节、艺术节、社团开放日等活动当中,我社学生积极参与表演,大放光彩。另外,我社在课余时间定期进行社团训练,积极参加义演活动,秉承“真光之子,真光就是爱,爱就是真光”的真光精神,以青春活力的街舞表演,向社会传播爱。
相信DA街舞社将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社里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目标,以行动来渗透属于我们的街舞文化。